-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56021
- 條形碼:9787541156021 ; 978-7-5411-5602-1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本書特色
榮獲第52屆書店新風獎特別獎
日本新銳歷史學家娓娓道來,引導讀者漫步神秘的日本中世世界
語言通俗、內容詳實,生動還原一場影響日本歷史的大動亂
◎ 編輯推薦
☆當事者的權欲私利與重重誤判釀成世間慘禍,數十萬大軍齊聚京都分陣廝殺,繁華古都化為焦土。一場沒有英雄、延宕十一年的大亂,卻掃清了舊勢力,帶來新的英雄時代。
☆應仁之亂是室町幕府后期積累的各種矛盾的總爆發,與將軍繼承人之爭、畠山家家督之爭、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政爭、斯波家家督之爭等均有密切關系。日本新銳歷史學家吳座勇一以小見大,從東大寺兩位高僧的日記入手,將應仁之亂的起因經過分條縷析,娓娓道來,引導讀者漫步神秘的日本中世世界。
☆日文原版銷量突破48萬,屢登日本亞馬遜網站與各大書店暢銷書榜,《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主流媒體競相報道。
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內容簡介
日本室町幕府末期,諸大名動員數十萬兵力,以京都為戰場,分東軍、西軍相互廝殺長達十一年之久,史稱“應仁之亂”。戰亂過后,貴族與寺院勢力式微,室町幕府走向衰亡,社會秩序近乎瓦解,“下克上”之風日盛,地方勢力崛起,日本步入戰國時代。應仁之亂作為時代轉折點,被著名歷史學家內藤湖南評價為“日本歷史上*大的事件”。
新銳歷史學家吳座勇一以興福寺兩位高僧的日記為基礎,結合多種史料與學術界*新研究成果,從將軍承嗣問題、管領家畠山氏內斗、細川勝元與山名宗全政爭入手,細致入微地剖析了應仁之亂的起因,以通俗的語言生動、翔實地還原了戰亂的經過與參與者之間的合縱連橫,總結了戰亂的后果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這場催生了日本戰國時代的大亂。
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目錄
**章 畿內的火藥桶— 大和
第二章 通往應仁之亂之路
第三章 大亂爆發
第四章 應仁之亂與興福寺
第五章 眾徒、國民的掙扎
第六章 大亂終結
第七章 應仁之亂后的室町幕府
終章 應仁之亂的余波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年表
出版后記
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相關資料
◎ 名人推薦
小說般的筆法,內容通俗,謀篇布局出色。
——小說家 伊東潤
以當時的當權者日野富子為題材的大河劇收視率慘淡,本書卻廣受好評,作者的筆力著實了得。
——歷史學家 今谷明
應仁之亂是什么?本書的結論是,它是標志著天皇、公家和武家之間,京都和地方之間曾經達成的不可思議的平衡最終出現破綻的事件。而戰國時代就是摸索重新達成平衡的階段。身處大時代的當事者們機關算盡,但與此次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歷史意義相比,他們的盤算顯得無足輕重。
——社會學家 大澤真幸
本書雖是研究著作,但作者對登場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應仁之亂起因的描述簡單有趣,易于理解。權威在時代崩壞之際竟以這樣的方式終結。古往今來人類行為果然相差無幾。智慧似在增加,所行何其相似。
——前環境大臣 山本公一
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吳座勇一,1980年生于東京,東京大學博士,日本中世史專業,現任職于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要著作有《日本中世戰爭史》《一揆的原理》《日本中世的邀請》等,《日本中世戰爭史》獲第12屆角川財團學藝獎。
譯者簡介
康昊,復旦大學學士,大阪大學碩士、博士(日本史 學),現任職于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世界史系。研究方向為日本中世史,側重14-15世紀日本政教關系史、東亞海域交流史、日本佛教史。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