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9871
- 條形碼:9787552029871 ; 978-7-5520-2987-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關于探討與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問題的理論著作,旨在通過大量的理論分析與實踐考察,詳細梳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發展過程與演變狀況,深入論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理論與方法,系統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體系,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的編制、研究與利用建立研究基礎。本書是一部關于探討與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問題的理論著作,旨在通過大量的理論分析與實踐考察,詳細梳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發展過程與演變狀況,深入論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理論與方法,系統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體系,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的編制、研究與利用建立研究基礎。 本研究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項目,作者主要從本質論、方法論、價值論三個維度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它們是建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體系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反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中*為本質的核心內涵。在書中,作者重點強調了三個方面的統一關系,其一是傳統與現代的統一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是一種運用“圖譜”的形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整理、歸納、研究的科學研究方法,它一方面立足于傳統,另一方面又著重于現代,并從傳統理念、方法與現代理念、方法相結合的基礎上提出了對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理論與方法體系建構的整體性思考。其二是中國與世界的統一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首先是一個世界性的概念。自20世紀末21世紀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一文化理念以來,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加入了世界非遺保護的公約之中,這為中國非遺保護事業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工作的開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另一方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建構又必須是在符合中國本土國情,體現中國本土特色的基礎上完成的,在對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建構中,作者特別強調中國自身的立場,并從其理論基礎、研究對象,到研究方法、材料運用等方面充分體現鮮明的中國特色。其三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關系。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非遺保護方面的大量實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的編制創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要想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科學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體系,僅僅依靠現有的工作實踐是不夠的,它還需要在對大量的現有實踐經驗進行總結與歸納的基礎上,抽象出一套可以用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實踐進行指導的系統、宏觀的理論思想與研究方法體系,包括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本質內涵、形態特征、分類標準、研究方法、功能價值等。而在書中作者正嘗試建立這樣一套較為完整的,具有現代學科研究與方法論意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體系,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的編制工作真正上升到一種理性的高度,具有更強的學術性、系統性與規范性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于探討與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問題的理論著作, 旨在通過大量的理論分析與實踐考察, 詳細梳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發展過程與演變狀況, 深入論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的理論與方法, 系統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編制體系, 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譜的編制、研究與利用建立了一定的研究基礎。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 目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圖譜編制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蔡豐明,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化室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城市民俗研究”特色學科帶頭人,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與資源圖譜研究”首席專家。專業研究領域為民俗學、民間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共文化服務與體系建設、社區發展與文化產業等。主要著作有:《江南民間社戲》《上海都市民俗》《吳越文化的越海東傳與流布》《城市語境中的民俗保護》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