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陳應松文集:一灣青草虎渡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1287
- 條形碼:9787559441287 ; 978-7-5594-412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陳應松文集:一灣青草虎渡河 本書特色
《一灣青草虎渡河》是作家陳應松*新散文集。陳應松的散文如同他的小說一樣充滿著蒼茫激蕩的氣象,開闊深邃的詩意,沉雄銳利的語言,優雅睡美的品質……以深刻的人生經驗和沉郁的生命體驗作為散文穿行天地的雙翅,讓一篇小小的散文濃縮所有自然、生命和世界的大美。
陳應松文集:一灣青草虎渡河 內容簡介
《一灣青草虎渡河/陳應松文集》是陳應松的散文集,收錄陳應松散文多篇,包括《一灣青草虎渡河》《踏雪尋肉記》《春夏的恍惚》《神奇的北緯30°小鎮》《兒子是個數學迷》《良心的危機》《留下美好》《銅錢與鄉愁》《為了光陰的流逝使我安心》《湘西紀游》等。
陳應松文集:一灣青草虎渡河 目錄
踏雪尋肉記
北京青創會追記
不知不覺
城里的鄉下人
春夏的恍惚
釣魚
公安有虎
狗性
神奇的北緯30°小鎮
老房子
電視12345
對城市的指責
海歌
兒子是個數學迷
對兒子說
兒子和我
趕豬
良心的危機
家的召喚
感謝別離
留下美好
揀熟悉的寫
沒有四季
劇作家
那是1975年
平凡與幽居
千禧年祈愿
七扯八拉
人生就是考試
拾石小記
熱氣騰騰的寫作
詩與生命的凋落
手機
土家之源
戲迷
舞臺
水貨
銅錢與鄉愁
為了光陰的流逝使我安心
土語
文學的品質
香溪常香
我愛船工
我看見過UFO
湘西紀游
我的外祖父外祖母
我無言的父親
兩本書
小品二題
遠離警察?親近警察?
鐘聲
中緬潑水節
愛的迷失
尋找小說
愛·恨
搬家
我不是水手
春節禮說
別去廣東
寫小說從何入手
淡化痛苦
書齋也茫然
棗陽夜宴
有線電視憂喜錄
藏龍島印象
游泳與跑步
擁有的……
憶陳善文老師
松山戰場行
為亡靈彈奏
書的絮語
小說武大
老人
救人的學生與中國的教育
草根寫作
答日本漢學家大久保洋子
必須支持方方
漫話對聯
去海子湖
從船工到大學生
寫作筆記
陳應松文集:一灣青草虎渡河 節選
《一灣青草虎渡河/陳應松文集》: 一灣青草虎渡河 在沙市便河寶塔不遠的對岸,長江有一條支流向南流去,彎彎曲曲地注入洞庭湖,它便是虎渡河。 虎渡河很野,野河必清幽。兩岸野堤,芳草連天。宋代仁宗皇帝有一次召見公安人張景。仁宗問:“卿居何處?”張景答:“兩岸綠柳遮虎渡,一灣青草護龍洲。” 虎渡河被稱為沱水,并且曾是長江兩大支流中的一支。這是近年我在《楚北水利堤防紀要》中看到的,不知真假。據說周朝之前,虎渡河為長江南支。漢代時,南支淤塞,北支擴大為長江主流。北支即為岷江。南支虎渡河(沱水)僅成為長江泄洪的小河了。 按老輩人的說法,這樣的記載值得懷疑。老輩人說,過去的虎渡河不過是一條小溝,兩岸的人可以隔溝對火,以后逐漸崩坍才成如今這模樣。《公安縣志》也記載,當年虎渡口寬僅丈許,故江流之入者細。因吳三桂蹂躪,撤毀石磯,導致今寬數十丈,故江流取捷徑入洞庭。為何吳三桂干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來,不得而知。 河水常年沖刷以致河流增寬,歲月如此,不足為奇。在我的故鄉黃金口碼頭,與水相近的岸邊,多是傾圮的墻基,斷磚碎礫,銹蝕銅錢歷歷在目。老輩的人說,黃金口沿河過去是一排排吊腳樓——公安靠近湖南,建筑風格與湖南近似(黃金口的一條主街就叫益陽街,多為湖南益陽人居住),居民在后門用吊桶打水。后來,這些吊腳樓就被洶涌的河水嚙噬一凈了。在那些被波浪沖刷的瓦礫中,可以想象得到故鄉小鎮——一個繁華河埠的古老小鎮。 虎渡河流域,多有熱鬧小埠,僅稱為“小沙市”“小漢口”的就不少,像閘口、南平、彌市、黃金口等。原因是它為連接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主要河道;從三湘四水來的貨物,木、竹、漆、篾器、干魚、板栗、李子等,都經此河而流向長江;而從四川、湖北、河南甚至下江來的各種貨物,特別是日用雜品,又同時送抵洞庭湖沿岸。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僅黃金口碼頭就千帆林立,河堤上到處是貨物。小小虎渡河流域,竟有五邑幫、河南幫、衡陽幫、荊宜幫、湖南幫(又稱南幫)、天門幫、九里幫、黃幫等船民幫口,各種船如湘駁、烏江子、湖南倒扒子、銅勺子、麻洋子、五板子、七板子、舵籠子、丫梢劃子、松滋葫蘆子、瀏陽鏟子、蛾眉豆、荊幫劃子等不下幾十種船形來來往往,各種口音的人熙熙攘攘。小時常常跟著船民的孩子唱:“烏江子,兩支角,只走新康靖港河,出了靖港河,就要扳掉兩只角。” 在我看來,*干凈整潔的船要數湖南來的船,他們的船總是刷得金黃锃亮,船艙一塵不染。這些船都是一家一戶,很有點居家過日子的味道。而四川來的船就糟糕透頂,那些舵籠子蓋的篾篷歪歪倒倒,破爛不堪,船身從沒有過桐油的光澤。川船上都是單身男人,狗窩一般就不足為奇。而且川船上的人都不知羞,時常光著屁股扳舵,當地的人是不理他們的。 船數湖南的倒扒子*多,規格因地而異,有臨湘的、長沙的、湘鄉的、湘潭的、衡山的、撈刀河的,等等。這種船可以兩頭航行,吃水深,適應性強。我至今還記得“倒扒子,兩頭尖,有水能上天”的歌謠,倒扒子簡直就是湖南人性格的化身!*好看的船要數五板子了,時常看見三桅的它,扯起三張大帆來,在虎渡河中,真是氣象萬千,風情萬種。螞蟻一樣*小的船要數篾貨幫,是本地的一種小船,篾篷,常獨來獨往,夜泊時也不與大船扎堆,船頭船尾蓋得嚴嚴實實。若在雪景中,就是一幅意境深遠的畫。它們主要運一些竹制品,而船主在沒事時也愛在艙里編一些筐、籃之類的篾貨,故名。 虎渡河是一條季節性的河流,四月至十一月期間可以通航。每到十一月湖南的船就都從長江進入了虎渡河,泊在一處碼頭過冬,修理船舶,而川船大都回了巫山深處(冬天三峽的水清緩,好回家)。虎渡河的冬天是船家休生養息的好地方,他們可以一直玩耍到來年的四月,等川江的汛水下來,然后又投入與風浪的搏斗中去。到四月,小火輪也要開班了。沒有汽車的年月,小火輪是人們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在虎渡河流域大抵如此。小火輪開班,是沿岸人一件盼望已久的大事。通常航運公司會在沿岸各小鎮張貼海報,告知船期、班次。來往于虎渡河的有公安的客輪、沙市的客輪和湖南安鄉、津市的客輪。虎渡河沿岸的碼頭大多在十五里左右的間隔,好像很早就規劃好了一樣。小火輪情趣特別,百十來個乘客,上下兩層,不緊不慢地航行于夏季的汛水中,兩岸綠柳逶迤跟隨,村莊掩映其中,間或有蘆蕩起伏、鸕鶿船出沒。可以說,坐小火輪的享受,是如今所有的交通工具甚至飛機也比不上的。我那時候在夾竹園讀高中,黃金口到夾竹園,水路十五里,票價兩毛,不分上下水,然而那時卻極少享受坐船的待遇,平時都是走旱路步行。真坐一次小火輪,那是相當奢侈的事。記得“文化大革命”時,我父母親單位一次到夾竹園參加批斗會(夾竹園為區,黃金口是公社),單位出錢坐小火輪,小孩子免費,一個羅姓的孩子想去而他母親不讓他去,原因是他家成分不好,那次區里的批斗會與他家有關。這個孩子被阻止在碼頭不讓上船。船開了,這小孩就跟著船跑。在河堤,赤腳的他瘋狂奔跑,趕著河里的“韶山號”。小火輪開得很慢,這十一二歲的少年時而在船后,時而又跑到船頭很遠。他的母親在船上大喊,要他回家,可他就是不停下來,硬是跟著船跑了十五里路,幾乎與船同時到達。這小孩若是被長跑教練馬俊仁發現,定是王軍霞第二。此情此景,至今還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
陳應松文集:一灣青草虎渡河 作者簡介
陳應松,生于1956年,祖籍江西余干縣,生于湖北公安縣。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為新世紀“底層文學”的代表作家。現為湖北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國家一級作家。 出版有長篇小說《獵人峰》《到天邊收割》《魂不守舍》《失語的村莊》,小說集《陳應松中篇小說自選集》《無鼠之家》《一個人的遭遇》《陳應松小說》《陳應松作品精選》《呆頭呆腦的春天》《暗殺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鴉為什么嗚叫》《狂犬事件》《馬嘶嶺血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車》,隨筆集《春夏的恍惚》《靈魂是囚不住的》《所謂故鄉》《世紀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鎮逝水錄》,詩集《夢游的歌手》《中國瓷器》等50多部:《陳應松文集》6卷:《陳應松神農架系列小說選》4卷。 小說曾獲魯迅文學獎、中國小說學會大獎、《小說月報》百花獎、《中篇小說選刊》獎、《小說選刊》小說獎、中國環境文學獎、上海中長篇小說大獎、人民文學獎、十月文學獎、梁斌文學獎、華文成就獎(加拿大)、湖北文學獎、屈原文藝獎等.2014年獲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頒發的“湖北文化名家”稱號。曾7年進入中國小說學會的“中國小說排行榜”中篇小說十佳。 作品被翻譯成英、法、俄、波蘭、羅馬尼亞、日、韓等文字。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