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貴州省地圖(袋裝折疊大全開)(大比例尺1:790000)
-
>
亞洲地圖
-
>
滄桑之變.中國地理卷:中國地理大變遷
-
>
山海經:精選插圖版(全彩)
-
>
實用中國地圖冊紅革皮(2022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盒裝(2022版)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廣西(2018年版)
中國傳統村落實證研究:雙鳳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737100
- 條形碼:9787548737100 ; 978-7-5487-371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村落實證研究:雙鳳村 內容簡介
李哲副教授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大壩鄉雙鳳村為研究對象,從宏觀層面(雙鳳村自然與文化背景、族源和語言、宗教信仰與精神世界)、中觀層面(道德教化與鄉賢文化、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堪輿規劃與村落空間、建筑形式與裝飾藝術)及微觀層面(局面建筑形式及營建技術、民族文獻)等三個層面,全面研究民族地區傳統村落的文化特征,探尋了中國本土文化的核心。書中*后從旅游開發適應性的角度對雙鳳村提出傳統村落保護需適度同旅游開發相適應并相得益彰,又從改善民生的角度以雙鳳村為例對旅游開發與傳統村落建設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與對策。
中國傳統村落實證研究:雙鳳村 目錄
第1章 自然與文化背景綜述
1.1 自然環境狀況
1.1.1 地理條件
1.1.2 氣候條件
1.1.3 建筑材料資源
1.1.4 農作物及經濟作物
1.2 社會文化狀況
1.2.1 建制沿革
1.2.2 社會形態沿革
1.2.3 文化形態
第2章 族源與語言
2.1 土家族的族源
2.2 雙鳳村原住民的族源
2.3 土家語
第3章 宗教信仰與精神世界
3.1 村落宗教信仰
3.1.1 多神崇拜的土家族原始信仰體系
3.1.2 信仰場所
3.1.3 信仰活動
3.1.4 村落宗教信仰的變化
3.2 村落精神世界
3.2.1 思想觀念
3.2.2 民族精神
第4章 道德教化與鄉賢文化
4.1 村落道德教化
4.1.1 圖騰與道德教化
4.1.2 神道設教與道德教化
4.1.3 鄉規民約與道德教化
4.2 村落鄉賢文化
4.2.1 鄉賢人物及事跡
4.2.2 鄉賢文化的影響及意義
第5章 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5.1 村落的民俗文化
5.1.1 飲食文化
5.1.2 服飾文化
5.1.3 婚嫁文化
5.1.4 喪葬文化
5.1.5 節慶文化
5.1.6 禁忌文化
5.1.7 音樂戲劇文化
5.2 非物質文化遺產
5.2.1 擺手舞
5.2.2 毛古斯舞
5.2.3 打溜子
5.2.4 哭嫁歌
5.2.5 土家族織錦
第6章 堪輿規劃與村落空間
6.1 村落的堪輿規劃
6.1.1 堪輿理論及指導原則
6.1.2 選址與布局原因
6.2 村落外部空間結構
6.2.1 山體
6.2.2 水系
6.2.3 農田
6.3 村落內部空間結構
6.3.1 聚落的結構與形態
6.3.2 聚落形態的組成要素
6.3.3 形態要素之間的組合關系
第7章 建筑形式與裝飾藝術
7.1 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7.1.1 依山就勢的干闌式建筑
7.1.2 建筑用材
7.1.3 建筑造型
7.2 傳統民居
7.2.1 平面形式
7.2.2 基本功能組成
7.2.3 構架形式
7.2.4 特殊的生活設施
7.3 其他建筑
7.3.1 祭祀建筑
7.3.2 交通建筑
7.3.3 寨門
7.4 建筑裝飾藝術
7.4.1 裝飾范圍
7.4.2 裝飾題材
第8章 動態保護與發展研究
8.1 人口遷離與村落“空心化”的原因
8.2 村落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綜合平衡的方法
8.2.1 清潔能源的來源
8.2.2 排污排廢
8.3 傳統民居的有機更新
8.3.1 生活設施革新改造技術
8.3.2 民居隔熱保溫性能改良
8.4 村落傳統文化的保護思路
8.4.1 建立文化保護的意識
8.4.2 建立有機整治的保護思路
8.4.3 建立文化發展與傳播的保護思路
附錄1 測繪圖紙
附錄2 土家民歌
附錄3 哭嫁歌
附錄4 擺手歌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