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疾病病例精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61108
- 條形碼:9787518961108 ; 978-7-5189-6110-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疾病病例精解 本書特色
神經內科成立于建院之初,1952—1960年分別由蘇聯專家斯喬賓教授、契爾考夫教授和安格杰教授擔任科室主任。歷經60余年的不斷沉淀和開拓創新發展,目前在北京市西城區和通州區兩個院區的住院病床數達130余張,年門診、急診量達18萬余人次。科室分為腦血管病組、癡呆和認知障礙組、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組、感染免疫組、癲癇和電生理組、神經心理組等專業組。于1981年正式成立神經病理實驗室。近30余年來每年主持北京市神經科臨床病理討論會一次,并提供疑難病例及病理資料。
本書介紹了近些年由本院醫師診斷和治療的52個少見和疑難病例,包括神經感染免疫疾病、腦血管病、運動障礙性疾病、脫髓鞘性疾病、神經變性病、周圍神經疾病、神經系統遺傳性疾病、神經肌肉接頭疾病和肌肉疾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理化因子及中毒所致神經系統損害和系統性疾病所致的神經系統并發癥。其中器官移植后狂犬病、抗NMDA受體腦炎、八肽重復區插入突變的家族性克雅氏病家系、具有詳細病理資料的橋本腦病等均是國內首例。有些病例目前看比較典型,容易診斷,但在當時臨床研究不充分、醫師認識均不足的情況下,診斷過程還是比較曲折,如抗NMDA受體腦炎,以頑固性呃逆、惡心、嘔吐為主訴,曾被考慮“淺表性胃炎、腦干腦炎、腦血管病、中樞系統淋巴瘤、副腫瘤綜合征”等,但*后診斷為以極后區綜合征為首發癥狀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等。對于這些病例的總結,促進各位醫師再次進行臨床思辨和總結,從而進一步提高臨床診斷能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疾病病例精解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神經內科臨床典型病例,深入剖析權威專家診療思維及診治技巧,全面系統闡述常見病、疑難病及罕見病等診療方案,以不斷提高臨床醫生診療技巧。本書通過展現作者從接診病人到患者出院全過程的診療思維,啟發和引導讀者建立起科學縝密的臨床思維。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疾病病例精解 目錄
001 器官移植后狂犬病2例
002 家族性克雅氏病:八肽重復區插入突變1例
003 散發型克雅氏病1例
004 EB病毒感染致可逆性胼胝體壓部及大腦深部白質病變1例
005 腦膿腫伴皮層靜脈血栓形成1例
006 神經布氏桿菌病1例
007 卒中樣起病腦曼氏裂頭蚴病1例
008 瘧疾后共濟失調1例
009 巴貝西蟲病1例
010 旅行者乙型腦炎1例
011 HIV合并梅毒感染所致腦膜炎1例
012 間斷發熱17個月的新型隱球菌腦膜炎1例
013 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腦膜炎1例
014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1例
015 經病理確診的肥厚性硬腦膜炎1例
016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1例
017 以快速進展的彌漫性腦萎縮為表現的抗LGI1抗體腦炎1例
018 以癲癇大發作起病的抗抗γ-氨基丁酸B受體腦炎1例
019 抗Amphiphysin抗體陽性副腫瘤性小腦變性1例
020 抗Amphiphysin抗體相關副腫瘤神經綜合征1例
021 以不安腿綜合征為主要表現的腦橋梗死1例
022 Percheron動脈閉塞致雙側丘腦腹內側綜合征1例
023 表現為異己手綜合征的胼胝體梗死1例
024 腦干梗死致“八個半綜合征”合并雙側共濟失調1例
025 持續按摩致頸動脈夾層形成1例
026 雙側自發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瘺1例
027 伴皮質下梗死和白質腦病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腦動脈病(CADASIL)1例
028 遺傳性AT缺陷所致靜脈竇血栓形成1例
029 Trousseau綜合征1例
030 發作性運動誘發性肌張力障礙1例
031 繼發于干燥綜合征的帕金森綜合征1例
032 以極后區綜合征為首發癥狀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1例
033 阿爾茨海默病1例
034 皮質基底節變性1例
035 進行性延髓麻痹1例
036 表現為急性延髓麻痹的吉蘭-巴雷綜合征1例
037 誤診為吉蘭-巴雷綜合征的POEMS綜合征1例
038 Churg-Strauss綜合征合并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1例
039 ANCA相關血管炎性周圍神經病1例
040 結節性硬化1例
041 縫隙連接蛋白B1基因T278G新突變導致伴有短暫性腦白質損害的X連鎖CMTX1型1例
042 重癥肌無力免疫治療致播散型諾卡氏菌感染1例
043 抗信號識別顆粒抗體陽性壞死性肌病1例
044 核黃素反應性脂質沉積病1例
045 酷似急性腦血管病的晚發線粒體腦肌病1例
046 遺傳性神經性肌強直1例
047 全脊髓室管膜瘤1例
048 18F-FDG-PET低代謝的囊性變間變型星形細胞瘤1例
049 笑氣吸入所致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1例
050 肉毒毒素中毒2例
051 嗜血細胞綜合征繼發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1例
052 橋本腦病1例
附 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疾病病例精解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張擁波,醫學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疾病中心副主任,兼任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病學教研室主任。
社會兼職: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生化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北京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卒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常務理事及腦小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腦血管病防治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心腦血管病共防共治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參編書籍6部。先后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曾獲得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項目和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培養——“215”學科骨干人才資助,并獲得北京市“十、百、千”衛生人才中“百”層次人才稱號。主編簡介
張擁波,醫學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疾病中心副主任,兼任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病學教研室主任。
社會兼職: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生化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北京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卒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常務理事及腦小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腦血管病防治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心腦血管病共防共治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參編書籍6部。先后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曾獲得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項目和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培養——“215”學科骨干人才資助,并獲得北京市“十、百、千”衛生人才中“百”層次人才稱號。
主編簡介
脫厚珍,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
社會兼職: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委員會基因與精準醫學組常務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感染與免疫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基礎與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
從事神經病學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20年。主要研究方向: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性疾病,不安腿綜合征,腦血管病和動脈粥樣硬化。
獲得“2005屆北京市科技新星”榮譽稱號;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市級科研基金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核心期刊論文多篇,作為副主編出版專著《不安腿綜合征》。
主編簡介
劉占東,神經病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分管醫療保健中心神經內科。在神經系統老年病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從事慢性疲勞神經調節機制方面的研究,發表文章20余篇。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
目前為國家體育總局奧運會聘任醫療專家;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生化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醫療監督學組委員;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醫療與健康專委會委員;北京醫學會抑郁障礙分會委員;國際神經化學會會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