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7144
- 條形碼:9787542667144 ; 978-7-5426-6714-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本書特色
“軸心時代”是人類歷史上光耀千古的時代,是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發端,也是人類精神給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個時代誕生了四大文明——中國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臘的哲學理性主義得以形成。“軸心時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時代,是人類偉大精神導師集體亮相的時代——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猶太先知們,共同塑造了此后2000多年人類的心靈,實現了人類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體飛躍。
面對史無前例的暴力,軸心時代的賢哲們認識到古老部落宗族倫理的局限,將關切擴展至所有造物,發現了可以將自我提升到超越個體和世界的內在根源,開始用理智、道德的方式面對世界。他們不約而同地發現了相同的“金規則”,即推己及人、關愛眾生。孔子教導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印度教推崇守貞專奉,佛陀說“是故為自愛,勿以傷害他”,《圣經》中的首要誡命之一“愛人如己”,古希臘悲劇對同情和憐憫之心的呼喚,都是金規則的體現。人類形成了某種“深刻的互相理解”,“邁出走向普遍性的步伐”,這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人性的*本源的表現”。“軸心時代”是人類歷史上光耀千古的時代,是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發端,也是人類精神給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個時代誕生了四大文明——中國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臘的哲學理性主義得以形成。“軸心時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時代,是人類偉大精神導師集體亮相的時代——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猶太先知們,共同塑造了此后2000多年人類的心靈,實現了人類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體飛躍。
面對史無前例的暴力,軸心時代的賢哲們認識到古老部落宗族倫理的局限,將關切擴展至所有造物,發現了可以將自我提升到超越個體和世界的內在根源,開始用理智、道德的方式面對世界。他們不約而同地發現了相同的“金規則”,即推己及人、關愛眾生。孔子教導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印度教推崇守貞專奉,佛陀說“是故為自愛,勿以傷害他”,《圣經》中的首要誡命之一“愛人如己”,古希臘悲劇對同情和憐憫之心的呼喚,都是金規則的體現。人類形成了某種“深刻的互相理解”,“邁出走向普遍性的步伐”,這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人性的*本源的表現”。
本書按時間順序追尋四個軸心民族的發展歷程,以及這些突破性洞見如何醞釀、生根、發展、輝煌,并*終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漸次逝去。歷史上,我們從未超越軸心時代的洞見,當歷經精神和社會危機之時,往往回溯軸心思想以尋求引導。軸心時代的賢哲們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發出的一致見解,昭示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面對當代紛繁復雜的問題,我們亦有必要回溯軸心精神,訴諸人性的共同本源,尋求更深刻的相互理解。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內容簡介
軸心時代——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是人類文明坐標的原點,之前的一切都只為迎接它的到來,之后的一切都以它為起點。“軸心時代”是孔子、佛陀、蘇格拉底,以及以色列的先知、印度的苦行者和希臘的悲劇作家生活的時代,也是人口遷移、王朝更迭的動蕩時代。在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軸心時代”是在知識、心理、哲學和宗教方面*創造性的時期,這個時代的貢獻與精彩空前甚至絕后。解答關于“軸心時代”千古追問的經典之作為什么*偉大的人類精神導師群聚于這600年?為什么中國、印度、希臘、以色列四大文明得以集中涌現?為什么四大文明不約而同發展出了超越時空、地域的,全人類共同倫理規范的“金規則”?四大文明如何各自迎來了自己的文明高峰,開創了黃金時代,而又如何各自走向了這個輝煌時代的終結?……這些千古追問,都將在凱倫·阿姆斯特朗這本《軸心時代》得到解答。作者凱倫阿姆斯特朗是英國乃至全球*負盛名的文化、宗教學者之一。全書以精巧的構思、深邃的思想、恢弘的氣度、凝練的文筆,以及悲憫的情懷,直抵東西方賢哲思想之精髓,兼有宏觀歷史畫卷的展示和微觀人物、思想的細膩刻畫。譯者同樣兼有深厚的學術背景,上下求索、認真負責的精神,以及精準漂亮的譯筆,完滿呈現了原著風貌。 本次再版,全文重新校譯、修訂,更正了諸多訛誤。同時,改為精裝,書衣設計大氣典雅,與內容相得益彰。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目錄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相關資料
在軸心時代,蘇格拉底、柏拉圖、釋迦牟尼、孔子、老子創立各自的思想體系,共同構成人類文明的精神基礎,直到今天,人類仍然附著在這種基礎之上。 ——雅斯貝爾斯[德國哲學家] “軸心突破”奠定了一個文明的精神特色,所以中國、印度、希臘、以色列四大軸心文明*后無不自成獨特的文化體系。軸心突破以后的獨特精神取向在該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長時期的引導作用。 ——余英時 人類社會生活,必有群居。許多個別的個人,當有一套群居的價值,規范其彼此互動的方式,庶幾能互濟合作,而不致沖突排斥。這些規范,各大文化系統都已在樞軸時代逐漸界定其基礎,衍生、闡釋發展為整套的倫理、道德及法律……如何將各文化系統間觀念格逆不能兼容之處,求取共同機關,當是我們必須嚴肅思考的課題。 ——許倬云[著名歷史學家,《萬古江河》等作者] 精彩的著作……清晰透徹、可讀性極強……對充滿暴力沖突和教派仇恨的當今世界極為有益。 ——《紐約時報》 這本書是阿姆斯特朗的*之作,她用清晰的文字解析復雜的歷史……她呼吁我們重拾蘊含于人類所有宗教傳統核心的同情精神,極具感召力。 ——《華盛頓郵報》 當希臘的智者在亞德里亞海岸思考著人和物的關系的時候,印度的智者在恒河邊上思考著人和神的關系,中國智者在黃河邊上思考著人和人的關系。 ——余秋雨[文化學者、作家] 凱倫·阿姆斯特朗是我敬仰的大學問家,我在《儒學與全球化》一書中,提到她的《軸心時代》,這是一本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閱讀的佳作。 ——加西亞·佩雷斯[秘魯前總統]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 作者簡介
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1944— ),英國當代最負盛名的文化、宗教學者之一,主張進行跨宗教對話,尋求不同宗教傳統中的共性,現擔任聯合國“文明聯盟”大使;2008年獲富蘭克林·羅斯福四大自由獎章(Franklin D. Roosevelt Four Freedoms Medal),2013年獲英國國家學術院納伊夫·魯贊跨文化理解獎(Nayef Al-Rodhan Prize for Transcultural Understanding),2015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BE)。 她的著作被翻譯成45種語言,暢銷全球,本書之外,另有作品《神的歷史》《耶路撒冷》《血田》《以神之名》《神話簡史》和《佛陀》等。譯者簡介孫艷燕,哲學博士,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世俗化與當代英國基督宗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譯著除合譯《軸心時代》外,另有《劍橋基督教史》第9卷([英]休·麥克勞德編,合譯,待出)。 白彥兵,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