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江恒源教育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305567
- 條形碼:9787519305567 ; 978-7-5193-055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恒源教育文集 本書特色
劉旭光教授的話顯得輕描淡寫。但眾所周知,近現代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有其名其字其號,還有別號、綽號,甚而以書房、籍貫、典故等署名,加之手稿、記錄稿字跡等等,都需要一一鑒別、校正、考辨,需要閱讀大量史料以佐證、歸納方可完成,其中的感受難為外人所知。完成這項工作,整理編著者必須具備相當的造詣、定力和素質條件,具有一種情懷,一種拒絕浮躁和虛妄的心態,一種于燈火闌珊處甘于寂寞、習慣冷板凳的習性,否則勢必功敗垂成。 顯然,編著者具備這些素質條件,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與動力,我們從跋中可以看出端倪:*次知道江恒源先生,是在求學期間,因為他是從我市走出去的享譽全國的著名教育家;待工作后,才知道先生曾任職校長的江蘇省立第八師范學校是編者的工作單位——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再到幾年前才發現先生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創始人。這些種種的因緣,促使編者去挖掘、去了解先生。 這段樸實無華的道白是編著者純真情感的流露,是令人感動的一種可貴的情懷。就是這種情感和情懷,促使劉旭光教授以嚴謹的態度完成了一件很有價值很有意義之事。我們在表示祝賀之同時,應該感謝民盟江蘇省委和連云港市社會各界的遠見卓識。我們這代人,是站在江恒源等前輩的肩膀上,有著遠比前輩當年更優越的條件,更廣闊的視野,更高的起點。站在這樣高的起點,我們任重道遠,需要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去創造更加輝煌的歷史。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后,中共中央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作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以推進我國走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解決“三農”問題。這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提升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江恒源教育文集》向我們提出一個值得格外注意和認真研究的問題,即江恒源先生的農村教育思想體系,反映的是他的“大教育觀”。他首創了“富教合一”理論,摒棄古之“先富后教”之說;他界定了農村教育“區域”的概念,從而使農村教育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與科學性。 同時,江恒源先生之“大教育觀”宗旨很明確:“教'人'做成一個'人'的教育”;是在“成人”中“成才”。要達到受教者“愛人愛物”,具有“社會服務”精神、“民族精神”之目的。江恒源先生在“誓言”中斬釘截鐵道:這是“農村教師的使命!” 160余萬字的《江恒源教育文集》,涉及江恒源先生30多年中關于職業教育、師范教育、鄉村教育、民眾教育、生活教育、女子教育、人生教育、普及教育、特殊教育等著述、論文、大會提案、演講記錄、講話稿等豐富內容。這是江恒源先生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對以救國為目的傳統教育改革的思考、職業教育和農村改進的研究心得、探索和實施的經驗總結。江先生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江恒源教育文集 內容簡介
江恒源,號問漁,別號補齋,出生于1885年11月,連云港市灌云縣(今海州區)板浦鎮人。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愛國民主人士,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創始人之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首屆全體會議教育界代表,曾被毛澤東稱為“老成碩望、公正無私”。曾任北京中國大學、上海大夏大學教授,江蘇省立第八師范學校(現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校長,江蘇省教育廳長,河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等職。1928年7月起,接黃炎培任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辦事部主任,并先后任評議會主席、中華職業學校校長、副理事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江恒源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華東文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委員等職,是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是我國職業教育重要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鄉村建設運動重要領導人。 《江恒源教育文集(套裝共6冊)》收入江恒源先生畢生教育著述,按發表時間順序編排。共六卷。 《江恒源教育文集(套裝共6冊)》在編輯過程中,遵循依照原文原則,盡可能保持文章原貌。但對版式作了一些必要的技術處理。如繁體字豎排,現改為規范字橫排。因此原文“如左”等中的“左”或“如右”,均改為“如次”;對于作者著述中不符合現今標準用法的“的”“地”“得”等進行了規范,對標點符號用法方面,也按現行語言文字標準作了改動;為保留文章原貌,對于“工夫”“惟一”“那末”、語氣詞“罷”等字詞未作修改;對文中明顯的錯字,作了修正并備注。個別處有省略的表格或文字,均在文中作了標注。 《江恒源教育文集(套裝共6冊)》收集了作者以江恒源、江問漁、問漁、補齋、補學齋、蘊愚等為名發表的涉及教育類文章,形式包括公開發表的論文、大會提案、演講記錄、序(緒)文、講話稿、文稿等,內容包括職業教育、師范教育、鄉村教育、民眾教育、生活教育、女子教育、人生教育、普及教育、特殊教育等,其中“民眾教育”部分的較多文章,編著時經權衡未錄入《文集》;對于別人領銜、作者附署的文章,未收錄;對于以其所主持的工作名義發表的規章制度等,未有署名的,未收錄。
江恒源教育文集 目錄
卷
論各地方亟宜組織學術研究會/1
民國二三年間全國實業學校教育之概況/12
國文學教學法商榷
——(以討論不錯中學國文教學問題為主旨)/19
《倫理學概論》自敘/40
改組江蘇教育公報宣言/48
丹徒城外兩個優良鄉村小學筆記/49
六合城外費省效宏之優良小學/52
致各縣縣長、第三科、教育局、縣視學公函/53
注重鄉村小學教育的函/58
河海工科大學專門正科第八班畢業祝詞/59
對任用師范生之通函/60
蘇省文化事業征募書籍之通函/63
學校中之道德問題/64
江寧縣北固鄉小學校視察紀略/74
江寧堯化門小學校視察筆記/78
視察無錫小學筆記/86
與第二屆全省實業行政會議諸先生商榷實業教育
兩方聯絡合作諸問題/88
提議設立鹽業學校敬告海屬諸父老昆弟書/94
推廣學校畢業生出路方法/98
蘇省教育行政意見/104
視察東海教育概況/107
農村教師的使命/109
整理江蘇教育計劃書/110
全國教育經費保障條例/160
頒布各省區教育經費獨立官署組織大綱案/162
教育經費會計條例/164
建議請大學院頒布中學校畢業考試委員會規程通令
各省區市尅期施行案/168
大學院應設立大學暨專門學校畢業生考試委員會考試
全國大學暨專門學校畢業生給發證書及授予
學位案/174
人生習業擇業及服務時所應具的必要條件/180
職業指導問題/188
《村治與農村教育》序言/205
中國三十年來鄉村自治與農村教育/210
鄉村自治與農村教育機關應如何聯絡的問題/218
改進鄉村的實施辦法/224
《村治與農村教育》結論/240
調查江蘇泰縣全縣農業概況報告/244
江蘇泰縣顧高莊境況及改進計劃/249
《不錯中學國文讀本分周教學方法綱要》冊總說/252
何謂職業教育/258
盡瘁于農村教育之武君鑒衡/267
提倡國貨聲中可注意的幾件小事/269
理想的中學/277
農村教育與農村自治/295
《徐公橋》卷首語/302
《徐公橋》序言/303
《徐公橋》/306
實施民眾教育應具的條件/327
職業教育問題/332
職業化民眾教育
——職業的教育偏重本人技能,民眾的教育偏重
公民常識/340
鄉村教育
——上海縣學員聽講筆記選錄/342
職業教育指南/359
談談女子家事教育
——民國十七年九月一日在江蘇泰縣女子職業
學校講演/370
職業教育的意義目的與范圍/378
第二卷
職業與職業指導/387
職業指導
——十八年七月在中大民眾教育院講/400
在浙教廳歡迎會中的報告/411
理想中學/414
調查江蘇十七縣農民生計狀況后的感想/415
“富教合一”主義/423
關于師范教育的幾個重要問題/429
三方融合之人生觀/440
職業指導
——在江蘇省立民眾教育院演說辭/446
中華職業學校校歌/457
對于成年補習教育的意見/458
鄉村師范生所負之使命及鄉村教育者應有之目標/469
民眾職業指導/478
參觀了廣東省立中學以后聯想到中學前途影響
社會國家大問題/541
職業指導
——在勞大講/552
擬請政府厲行職業指導救濟失業民眾案/561
擬請工商部厲行工商補習教育以期增益服務道德工作
效能促進工商事業發展案/564
《黃墟農村改進事業試驗報告》序/566
三方融合的人生觀/568
讀書提要
——《西洋教育制度的演進及其背景》/573
中國當前之危機
——農村社會完全破產/576
我國中學教育的前途/585
民國十九年的職業教育/616
鄉村教育/629
*近對于教育上的兩種新感想/652
職業指導概論
——在江蘇省立民眾教育院講辭/660
為鹽業教育事函/694
青年研究國文的方法/695
青年之三種需要/699
青年三關(又名青年難關)/701
作文和筆記/705
青年研究國文的方法
——在商會通問班講/707
讀書提要
——《德法英美四國教育概觀》《歐洲新學校》/711
中國女子職業問題/717
《小學訓育法ABC》序/720
關于鄉村改進問題的解答/721
考察日本職業教育后的感想/729
今后中國教育改革之方針/734
理想的鄉村中學/744
參觀大連職業學校以后/759
日本女子職業教育/767
日本帶有職業性的中學校及師范學校/777
第三卷
日本職業補習教育/785
日本職業教育概觀/794
日本職業學校/804
職業化的日本教育/836
多元的鄉村改進法及主張省縣設立鄉村改進綜合機關
理由與具體方案/850
補習教育的效用在那里/864
日本教育*近之趣向與中國應有之覺悟/872
反優生的生活程度問題/881
成績展覽與服務精神/886
日本的現狀及其教育對象/888
《文字蒙求》序/895
讀書提要
——《*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899
游日感想/902
《一個新農村》序/907
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在省保衛團訓練員教官
補習所講/908
怎樣做一個人
——在省保衛團訓練員教官補習所講/916
做人的方法/924
中國教育與中國需要/930
讀書提要
——現代教育名著《教育哲學大意》/934
呈一件為呈請解釋電影教育在學制上地位由/937
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十二屆年會致詞/939
福建《民國日報》題詞/941
職業教育的真義與使命/942
關于山東省地方教育的意見/944
讀書提要
——《新興俄國教育》/951
國難中民族復興問題/955
鄉村教育與鄉村改進/967
職業教育
——在山東省教育廳講/974
讀書提要
——《現代教育名著丹麥的民眾學校與農村》/981
農村教育與農村改進/988
中國幾個特殊的文化團體/992
江問漁先生語錄勇/1013
《職業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序/1014
敬告全國青年/1016
何謂農村改進
——農村改進的意義、范圍與目的/1019
農村改進機關
——八種農村改進機關組織的方式/1023
農村改進事業實施辦法/1028
農村改進的人才/1037
怎樣做人/1042
可憐哉上海的學齡兒童/1048
考察日本教育后的感想/1051
《一個小學校長的日記》序/1056
江蘇省職業教育之改進計劃/1057
家庭教育與民族前途/1060
《中華職業學校十五周年紀念刊》序/1062
小學勞作教育與社會問題/1066
軍國民主義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實施方法/1083
現代的教育可能救國/1093
如何能解決農村改進事業前途的困難呢?/1097
與灌云鹽業界同人商榷辦理鹽業學校書/1100
農村問題/1103
對于商務印書館出版國語及社會教本意見/1117
讀書提要
——《農村教育》/1121
十六年來之中華職業教育社/1126
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十三屆年會開會詞/1165
畢業與失業/1167
中華職教社社歌/1169
小學教育與職業教育/1170
中國教育目標及現今教育需要/1172
關于青年修養三問題的解答/1180
軍國民教育之重要及其實施方法/1183
六年來的中國職業教育/1188
江問漁先生語錄/1191
一年來之中華職業教育社/1192
呈請上海市教育局轉呈教育部文/1204
讀書提要
——《過渡時代之思想與教育》/1208
中國鄉村改造之我見/1214
第四卷
國立北平圖書館事業概說/1219
復興民族教育問題
——在省立揚中實小講/1222
教育與救國/1230
關于醫學教育的一點小意見/1233
*近中國社會對于新醫的需要及今后新醫界的態度/1237
目前的中國究竟需要什么教育?/1240
《中華職業學校職業市市刊》序/1246
目前中國教育應取之方針及職業教育實施之標準/1247
個人謀生與社會服務/1265
升學指導與就業指導的意義和功效/1268
怎樣受職業教育/1275
職業教育之立體觀/1283
農村改進與農村教育/1294
中國當前幾個重要的教育問題/1312
中華職業教育社之農村工作/1322
如何解決生活的矛盾/1329
本屆大會議決案之結晶/1332
升學指導/1336
《農村復興與鄉教運動》序/1342
大學生出路問題/1343
答復“如何做人?”問題/1346
談談青年健康及體育問題/1351
鄉村運動與民族前途/1356
《與中華職業學校畢業同學一封書一席談》序/1361
《農村改進》創刊號發刊詞/1365
參加第二次鄉村工作討論會后感想/1369
中國職業教育問題/1375
做人究竟是為什么
——心理建設之基本觀念/1383
《試驗六年期滿之徐公橋》序文/1394
讀書問題/1400
關于農村教育的三個重要問題/1406
對于讀書問題的我見/1423
職業補習教育還不值得提倡么?/1430
做人的兩種責任/1435
做人的目標
——在龍門社講/1438
從普及職業教育及復興民族教育做起/1446
對于讀經問題的意見/1452
教育與國防/1459
《中華職業教育社通問班紀念冊》序/1464
人生哲學/1465
江恒源教育文集 節選
《江恒源教育文集(第1卷)》: 今天到貴校來參觀,姜校長叫我來講演,這是很榮幸的,但是又很抱愧的。諸君有名師的指導,不時又可聽到名人的講演;淺陋如我,在旅行期中,又沒充分的預備和參考,必然不會有什么貢獻,對于在座諸君。請原諒吧! 道德問題,初看像是老生常談,在座諸君誰不曾聽得爛熟,看得明明白白。學校中那些修身公民倫理:功課以及訓育上一切,都在指示這個問題,更用不著我來贅談了。今天我所要講的,自己卻以為有些獨特之見,可以和大家談談。——雖是大家或許看做很平常的了。 道德問題的研究者,常把道德問題分做道德行為和道德生活二項來討論。什么是道德行為呢?他們以為那行為和社會有利害關系的,我們可以下善惡的判斷的;叫做道德行為,其和社會沒有利害關系的,便沒有什么善惡判斷的必要了。可是廣泛地觀察一下,一切行為都和社會有利害關系的,幾乎沒法可以從一切行為中去辯別出什么道德行為呢!譬如:早晨下床,不把床褥折好;洗了臉,不再把牙齒擦過。這些事,像是私人的事,和社會全沒有什么關系的。但是你且想:不折被褥,藏著一窩惡濁空氣,對于同居的朋友不是有妨礙的嗎?凌亂地一床子,不聽使人看了引起不快之感嗎?不刷牙齒,在講話時候,滿口的臭;有了傳染病馬上可以傳染;不是顯然在妨礙別人嗎?所以一切的行為,雖是至微至少,都和社會有利害關系;換言之,一切行為都可以歸在道德行為范圍中的。 什么是道德生活呢?人類的生活很是繁賾,從這繁賾的若干生活中,取那與風俗人心有關系的,命之為道德生活,這是一般研究人生哲學者的見解。可是這話也似乎有討論余地:一、道德生活并不能離開一切生活而獨立;二、道德是包含善惡兩者,我們決不可專以善者以人道德生活中的。——廣義講來,道德生活和一切生活便是一物的兩面呢! 道德問題范圍十分廣大,關系也很復雜,決非短時間所能匆匆討論的。今天且裁取*重要的部分——學校的道德問題來研究一下。我們一生*緊要的,便是在學校受教育時期(本來教育的范圍也很廣大,不過學校有固定的場所和教者,我們姑且目之為教育)。學校生活也和道德生活*有關系。在學校以前,我們的一切都不曾完全,經過學校一番訓練、一番培養,正和初茁的芽兒受著太陽的照耀、雨露的滋潤才完全發育一樣。 學校生活可以分做三個階段,——小學、中學、大學。在這三個階段中,無不與道德有密切;一切功課,一切學術,都和道德相依;無道德,便無所附麗。我們在學校,應該養成一種道德的工具,就是應該注重這道德問題。說到此間,又要討論一個相關的問題——現在學校中有所謂德育,這德育究竟能不能成立的問題。許多學校中,在公民論理以外,又有所謂訓育主任訓育員之類,好像特地為著德育而設的。懷疑的人們以為專叫訓育主任或訓育員來提倡德育,說是特別注意德育;其實把范圍很大的道德縮得很小的了。這話也有相當道理。你想:學校中的功課,有如手工,或者可說是和道德沒有關系的;但從事于手工,既可以練習肢體,又可以集中注意力;并且經過一番勤勞,即有一番報酬,使我們明白天下沒有不勞而獲之理,不是在增進我們的道德嗎?即如圖畫,在它里面所表現的情感*和氣,人們平時比長較短的心計在審美觀念中消除得千干凈凈,豈不是我們養成道德工具時的*好磨練嗎?說到數學和幾何,那更明顯可以看出道德的關系來。二加三必等于五,任誰都不能否認,可以說一切沒有比數學再誠實的了。幾何的證明,必須按著一定的程序、一定的規律和合理的判斷,這“程序”“規律”豈不是道德上*重要的條件嗎?這樣看來,我們一生日夜沉潛在道德生活之中,息息在道德生活中過來,必如孔子所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才完滿呢!所以學校能夠以道德生活和一切生活相輔依,那是*好(美國名哲杜威也這般主張)。否則由**步(由主訓育提倡德育)過渡到第二步來(道德生活和一切生活相輔依),那也很好。 ……
江恒源教育文集 作者簡介
劉旭光,男,1973年4月出生,江蘇東海人。民盟連云港市委副主委(不駐會),連云港師專質量監督處處長,教授。主要從事專業教學和歷史文化研究。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十幾篇。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課題多項,獲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及連云港市科技成果獎多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