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面向關鍵期:六歲前,高質量的陪伴決定孩子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048868
- 條形碼:9787511048868 ; 978-7-5110-4886-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面向關鍵期:六歲前,高質量的陪伴決定孩子未來 本書特色
如果用花兒來比喻孩子,那么,孩子就像是新生的待放的花朵,那么美好,那么純凈,同時,又那么脆弱。此時,孩子**需要的,也許就是父母的陪伴。 本書從嬰兒期父母陪伴的重要性開始說起,從孩子的角度和感受出發,給父母闡明陪伴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陪伴的真正內涵,并告訴父母怎樣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相信,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有自己的體悟,也一定會對陪伴孩子有著新的看法。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意識到你真心的陪伴對孩子究竟意味著什么。同時,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父母*完全的愛、*有理性的愛,從而更加茁壯成長。
面向關鍵期:六歲前,高質量的陪伴決定孩子未來 內容簡介
六歲是學齡與學齡前的分界點,而6歲前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齡段,是兒童心理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智力發展迅速,在此期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父母去做,就是要給足孩子高質量的、深度的陪伴。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時期的家庭教育,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掌握教育的真諦 精美全彩插畫詮釋教育的意義 家庭教育專家魯鵬程老師為父母指點迷津,從嬰兒期父母陪伴的重要性開始說起,從孩子的角度和感受出發,給父母闡明陪伴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陪伴的真正內涵,并告訴父母怎樣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面向關鍵期:六歲前,高質量的陪伴決定孩子未來 目錄
“失不再來”的學齡前美好時光
孩子長大就好像是一瞬間的事,昨天他還小小的一團窩在我們懷里,
可再一轉眼,他就長高了,長大了,已經到了可以背起書包獨自行走的
時候。而這一遠離,可能就是漸行漸遠。孩子學齡前,那段他遠離前的
美好時光,失不再來,何不在他遠離之前,好好陪伴?
學齡前時光是*美好的親子時光/ 2
大房子、好車子和好孩子,需要用心選擇/ 7
把孩子交給保姆,你會失去什么/ 14
媽媽回歸家庭,是個不錯的主意/ 18
用各種方式記錄下孩子的成長過程/ 25
第二章
從嬰兒期起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
很多人都會在孩子長大之后才擔憂親子關系為什么這么不和諧,其
實這個不和諧的根源存在于嬰兒時期。要想和孩子擁有良好的親子關系,
CONTENTS
我們需要從他還是嬰兒時,就開始與他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聯系,從而讓
這段關系能日漸根深蒂固。
孩子哭了,要不要去抱/ 30
母乳喂養,是媽媽給孩子的**件禮物/ 35
要蹲下來,才能明白孩子的視角/ 38
不做“親密的平行線”/ 41
在適當的年齡,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45
保持童真,和孩子一起興奮尖叫/ 50
我們“吵架”了:大人錯了也需要道歉/ 53
第三章
爸媽用心陪,孩子更自信
自信是身心健康成長的精神支柱。有自信,孩子會更樂于積極主動
行動,不會為困難障礙所困擾。孩子能否獲得自信,與我們的表現緊密
相連,如果我們給予孩子用心的深度陪伴,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與被愛感,
那他的自信感也會隨之增強。
警惕,不要把孩子變為“索愛”的孩子/ 60
一出門就要買東西,其實是想得到父母的愛/ 65
各種興趣班,這真的是孩子的需要嗎/ 69
給孩子自信,好父母不要盲目炫耀與攀比/ 76
高情商父母,把家“裝扮”成歡樂的海洋/ 81
第四章
黏著媽媽,讓我感覺很幸福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就算媽媽沒有做什么特別的
事情,孩子也喜歡黏著媽媽,哪怕只是簡單地和媽媽在一起坐著,孩子
內心的幸福感也會滿滿的。顯然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那么媽
媽何不順應孩子的需求,滿足他的幸福感呢?
媽媽叫我起床,那么溫柔/ 88
媽媽,媽媽,我要讓你抱抱我/ 92
親子烘焙時間,孩子*愛吃媽媽親手做的點心/ 98
和媽媽一起做家務,親手把家變得更美/ 102
親子瑜伽或者按摩,媽媽帶來的健康與溫暖/ 110
美美的睡前故事,我一定可以做個好夢/ 114
第五章
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超人
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是一個需要摸索才能認識的存在。當他慢慢
接觸并了解世界之后,就會對爸爸的身份有新的認識,不管是男孩還是
女孩,都會希望爸爸變身為自己心目中的“超人”,能夠在諸多重要時
刻一展身手。所以,做爸爸的千萬不要辜負孩子的期待。
爸爸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 120
和爸爸在一起,總能體驗運動的刺激/ 124
你沒聽錯,爸爸帶你去撿垃圾!/ 128
去大自然中吧!那里有*新鮮的空氣/ 132
在家里,爸爸陪你聊聊天/ 137
偶爾角色互換,今天爸爸來下廚/ 141
爸爸是個男子漢,是可以依靠的人/ 144
第六章
在陪伴的過程中,養成孩子好品格
品格,也就是一個人的品性、性格。孩子好品格的養成是需要時間
和環境的。養成好品格的*佳時間,就是從孩子小時候開始,越早越好;
孩子養成好品格的*佳環境,就是有我們陪伴的時候。所以,不要錯過
與浪費掉陪伴孩子的時間,積極培養他的好品格吧!
分享,先讓孩子體會擁有的滋味/ 150
愛打人的孩子一定是小壞蛋嗎/ 153
他怎么了?這么難聽的話也說得出口。 157
學會尊敬長輩,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161
學會“兄友弟恭”,孩子常交益友/ 168
因為愛你,所以管教你,就像給小樹修剪樹枝/ 173
每天都要有的“全家讀書”時間/ 177
第七章
上幼兒園了,你喜歡新環境嗎
一般而言,滿 3 歲之后,大部分孩子都要進入幼兒園,開始他從沒
有體驗過的全新的集體生活。但也正是因為從沒有體驗過,有相當一部
分孩子對幼兒園的感覺并不算好。如何讓孩子能順利適應幼兒園的新環
境,也就成了我們必須好好考慮與應對的問題。
要上幼兒園了,怎樣平緩度過“分離焦慮期”/ 184
每天晚上按時休息,不然會遲到/ 188
壞了,在幼兒園養成了壞習慣/ 193
孩子總受欺負,到底該怎么辦/ 197
和老師多多交流,及時掌握孩子的“動態”/ 201
孩子回家后,要和孩子做“優質”的交流/ 206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老師作負面評論/ 210
第八章
高質量的陪伴不只是付出時間
什么是陪伴?有人說:“我每天什么都不做就那么陪著,大把時間
都給孩子了,這還不算陪伴嗎?”如果只是這樣,那家里像手機、電視
這些無生命的高科技產品恐怕更能勝任陪伴這項工作,可顯然那并不叫
陪伴。高質量的陪伴不只是我們付出時間,還要付出真心。
陪伴是心與心的交流/ 216
玩具再好,也比不過爸爸親手做的小玩意/ 219
無緣無故大發脾氣,其實是愛的“缺失癥”/ 223
親愛的媽媽爸爸,請放下手機好嗎/ 227
陪孩子一起看電視,這難道也叫陪伴嗎/ 231
孩子*能看出我們的“三心二意”/ 235
第九章
和孩子享受一起成長的幸福
孩子長大就是一瞬間的事,不在意、不認真的話,我們就會錯過許
多重要的美好時光,也會錯過許多共享的幸福。實際上,陪伴孩子成長
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該靠自己的努力來帶領孩子走得更遠,
感受他的每一個令人驚喜的變化。他幸福了,我們豈不是也能更幸福?
夫妻關系和諧,孩子自然性格好/ 240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指責/ 245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和家庭/ 249
因為有你,媽媽的潛能得到了*大的發揮/ 253
因為有你,爸爸更懂得珍惜/ 257
原來,教育真的不是嘴上說出來的/ 260
面向關鍵期:六歲前,高質量的陪伴決定孩子未來 作者簡介
魯鵬程,家庭教育專家,教育暢銷書作者,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推動者。 曾出版《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 100 招》《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等十余種作品。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