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法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01121
- 條形碼:9787521601121 ; 978-7-5216-011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法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本書特色
讀懂生態文明政策和法治基本問題,以及社會轉型期內各領域的前沿政策和法治問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法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分總論和各論, 對轉型期生態文明政策和法治基本問題及各領域的前沿政策和法治問題開展了論述, 對生態文明的各項制度和政策進行了闡釋, 是宣傳貫徹中央精神的優秀作品。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法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目錄
**部分 總論
**章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建設與改革的現狀和挑戰 3
**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概述 3
第二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的建設與改革現狀 6
第三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的建設成績與經驗 18
第四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建設的問題與挑戰 26
第五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改革需穩中求進 34
第二章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面向2035年的發展方向與走勢 39
**節 以成效為導向看新時代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的發展方向與走勢 39
第二節 以問題為導向看新時代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的發展方向與走勢 45
第三節 以發展為導向看新時代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的發展方向與走勢 52
第四節 以目標為導向看新時代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的發展方向與走勢 63
第三章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面向2035年創新的思路、重點與重大任務 74
**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體系面向2035 年創新的思路與重點 74
第二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體系面向2035 年創新的戰略方向93
第三節 生態文明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體系面向2035 年創新的重大任務 113
第二部分 各論
第四章 生態文明與理論構建 124
**節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豐富和發展 124
第二節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內涵與時代貢獻 126
第三節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貫徹和落實 134
第五章 生態文明與體制改革 137
**節 河長制的法制基礎和具體實施 137
第二節 省以下環保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 141
第三節 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的體制和機制構建 152
第四節 環境保護中介技術服務機構的信用管理 185
第六章 生態文明與規劃發展 191
**節 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的環境準入 191
第二節 雄安新區的科學定位與綠色發展路徑 196
第三節 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保規劃的制定 204
第四節 長江經濟帶的綠色協同發展 208
第五節 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和嚴守 218
第七章 生態文明與美麗鄉村 226
**節 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和機制 226
第二節 鄉村振興中的生態文明考量 241
第三節 鄉村振興中的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 247
第四節 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 254
第八章 生態文明與藍天白云 266
**節 《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實施情況 266
第二節 噴水干擾空氣質量監測結果的責任追究問題 273
第三節 區域霧霾治理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 282
第四節 區域霧霾治理需要來場“大革命” 290
第五節 區域大氣污染侵權的法律救濟問題 302
第六節 氣候變化應對的中國貢獻與策略 316
第九章 生態文明與固廢管理 324
**節 “無廢城市”建設方法的科學合理選擇 324
第二節 垃圾分類的“小事”需要大統籌 328
第三節 固廢跨區域運輸處置監管制度和機制的健全 335
第十章 生態文明與法治保障 342
**節 中國生態環境法治的總體實效與主要經驗 342
第二節 中國生態環境法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344
第三節 促進中國生態環境法治工作的總體建議 354
第十一章 生態文明與立法完善 364
**節 生態文明入憲的問題 364
第二節 《生態文明促進法》制定的基本問題 374
第三節 《長江保護法》制定的主要問題 381
第四節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的難點和亮點 386
第十二章 生態文明與執法司法 393
**節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環境執法和司法 393
第二節 野生動物走私與中國的法治應對 400
第三節 環境保護的形式主義及其防治 417
第四節 環境公益訴訟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432
第十三章 生態文明與督察問責 437
**節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現狀與法制改進 437
第二節 甘肅祁連山生態環境事件的責任追責 456
后 記 461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法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作者簡介
常紀文,男,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位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博士后,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湖南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文經管學院兼職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委員會專家、最高人民法院環境審判咨詢專家。 曾參與《物權法》《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立法工作,參與《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的起草工作。 先后出版《生態文明的前沿政策和法律問題》等著作7部,主編《環境法學》《國際環境法學》等著作10余部。在《法學研究》《人民日報》《美國國際法期刊》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80余篇,有關學術研究成果被《自然》雜志、美國《時代周刊》等報道。 2010年9月當選為首屆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2011年獲得十大感動社區人物稱號。因在環境保護黨政同責理論首倡的法學創新貢獻,2016年7月獲得全國人大環資委、環境保護部等授予的“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14—2015)稱號。2017年8月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十大杰出法學博士后提名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