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尋找宜居行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490849
- 條形碼:9787544490849 ; 978-7-5444-9084-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找宜居行星 本書特色
系外行星的發現,革新了人類已有的世界觀。原著作者是全球行星科學領域的開拓者,書中清晰闡述了行星科學前沿,系統梳理了相關知識的由來,理性展望行星科學的未來發展,還有科學家親身沉浸其中的獨特感悟。該書內容豐富、角度新穎,涉及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多學科知識,是一部極為難得的跨學科科普專著,與地球生命起源和尋找外星生命等當前天文和行星科學前沿熱點密切相關。
尋找宜居行星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深度解讀,是全球行星科學領域領軍科學家的力作。得到中科院院士方成、歐陽自遠、常進,和著名天文專家卞毓麟、薛隨建等專家教授的傾情推薦。 泰晤士報、衛報、金融時報、自然、新科學家、選擇、BBC聚焦等媒體、約翰·格里賓等,評價本書為教科書級的科普書。 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評價本書是比較行星學的發展和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共同培育出來的美麗璀璨花朵,她拓展了人類對生命起源、生命發現和生物演化的視野,是探尋地外生命的科學指路明燈。 譯者鄭永春博士是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內*卡爾薩根獎得主。其專業背景和譯文為本書增色不少。 本書為長三角閱讀馬拉松大賽*指定用書并入選北京市第二屆“科普科幻與閱讀大賽”推薦書單,已有數十個城市、上百所圖書館的上萬名讀者閱讀過本書。
尋找宜居行星 目錄
尋找宜居行星 相關資料
這是對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深度解讀,是全球行星科學領域領軍科學家的力作。 ——方成 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前副主席 本書全景展示人類探尋“第二個地球”的發展歷程和各種方法,必將全方位拓展我們的宇宙觀。 ——卞毓麟 著名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前副理事長 《尋找宜居行星》是“比較行星學”的發展和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共同培育出來的美麗璀璨花朵,她拓展了人類對生命起源、生命發現和生物演化的視野,是探尋地外生命的科學指路明燈。 ——歐陽自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 《尋找宜居行星》涉及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學科知識,與地球生命起源和尋找外星生命等天文學和行星科學前沿熱點密切相關。該書內容豐富、角度新穎,既可以作為了解系外行星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公眾和青少年的科普讀物,有助于我們從宇宙視角,更好地認識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 ——常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 人類來自哪里?去向何方?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人類的好奇心不僅驅動了天文學科的前沿探索:搜索宜居星球,探測生命跡象,同時帶動地基和空間天文觀測技術的協同發展。下一個10年,將進入空間6米級和地基30米級光學-紅外望遠鏡并駕齊驅的時代,人類將實現對宜居星球及其大氣成分的直接成像和光譜探測。新的科學發現必將層出不窮,異彩紛呈,極大豐富人類對宇宙中生命起源和演化多樣化的認識。幸運的是,盡管起步較晚,但中國科學家正在快速追趕國際*水平?梢灶A見,在這一領域,不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觀測技術,都會有中國科學家的獨特貢獻。 ——薛隨建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30米望遠鏡國際天文臺執行理事、中方項目部經理 即使你對在宇宙中的其他地區發現智慧生命不感興趣,《尋找宜居行星》仍然是一個關于我們的地球,甚至是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歷史的易于理解的極好故事。 ——著名科普作家、天文學家 約翰·格里賓,《文學評論》 卡斯汀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家,他能把十分復雜的問題分解成一個個清晰的片段,易于理解。本書作為該這種類型圖書的*本,顯 得十分獨特,未來也將成為行星科學家和學生不可或缺的助手。 ——沙琳·布魯索,艾德·阿斯特拉火箭公司 一次令人陶醉的閱讀體驗,這里有你需要了解的宜居世界的方方面面。 ——薩拉·西格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ㄋ雇∮醚普T的方式,清楚地解釋了相關主題。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不少新知識。我一定會把它推薦給我的同事和學生。 ——克里斯托弗·麥凱,美國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 這本書可讀性強,指引我們去探索人類對太陽系也剛剛才了解的那些東西。 ——蒂姆·拉福德《衛報》 卡斯汀是NASA未來尋找太陽系外類地行星任務的重要規劃者,對“生命起源、尋找生命、生物世界”的各種復雜因素有深刻理解。他寫的這個主題深刻、準確而清晰,描繪望遠鏡觀察到的事物與我們(已知的*生物圈)的清晰聯系。《尋找宜居行星》,是人類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到宇宙中的其他地區尋找生命的權威指南。 ——SEED雜志 這本書寫得非常好,為讀者理解天體生物學和搜尋地外生命提供了完美的介紹,也為專業研究人員提供了重要的*資料。特別吸引我的是,卡斯汀反駁了“只有地球存在生命”的假設,還討論了對行星宜居性非常重要的幾個特征。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周刊》 你關心地球氣候的演化嗎?你對人類會如何探測地外生命、哪怕只是單細胞生命感到好奇嗎?這本書*會讓你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自然》雜志 他令人信服地證明,地球的大衛星——月亮與地球的強磁場并非生命存在的先決條件,是與事實無關的論點。在書的第二部分,他詳細介紹了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搜索,并展望未來。 ——《新科學家》雜志 這是一本“廣受歡迎的教科書”,推測的成分少,科學事實的成分多,本書涵蓋從其他恒星周圍的宜居帶,到如何找到其他類似地球的行星等全部主題。如果在這些相關主題的書中只能選一本的話,那只能是卡斯汀的這本書了。 ——英國廣播公司《聚焦》雜志 《尋找宜居行星》是一本技術性強,可讀性高的書,正如卡斯汀在中所展示的,在發現遙遠恒星周圍的行星方面,我們正在取得快速進展,目前已經發現的大約有500顆了。 ——《金融時報》 這本書對如何縮小“宜居行星” 搜尋范圍的主題而言,是一本簡明而深刻的科學說明書?ㄋ雇∨c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密切合作,是全球研究“宜居行星”的領軍人物。書中,他調查了用于尋找宜居行星的*技術,描繪了科學家們正在尋找的生命信號,以及他對該領域的未來預測……全書深刻而有趣。 ——《宇宙》雜志 一本討論讓人沉醉話題的杰出著作。 ——《選擇》雜志
尋找宜居行星 作者簡介
原作者:詹姆斯·卡斯汀 全球行星科學領域領軍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等重要組織的核心成員,致力于評估恒星周圍宜居帶。主要研究行星大氣和氣候演變,以及其他恒星周圍的行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2005-2006年,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委員會負責設計 “類地行星搜尋”太空望遠鏡專門委員會聯合主席,希望尋找到類似地球的行星。2009-2011年,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系外行星探索計劃分析小組(ExoPAG)組長。2008年獲得國際生命起源研究學會頒發的金質獎章,其關于火星的研究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LexEN獎。201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院早期地球與生命科學獎史丹利·米勒獎章。 譯者:鄭永春 行星科學家、科普作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中國科協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學傳播中心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香江學者聯誼會理事長,卡爾薩根獎得主。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