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70936
- 條形碼:9787504770936 ; 978-7-5047-7093-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分析 本書特色
我國電子商務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從很開始被認為是概念炒作,到今天電子商務已經實實在在地走入千家萬戶。電子商務不斷與各領域融合,涌現出新模式和新業態。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促進創業就業,還驅動傳統經濟轉型,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分析》在梳理電子商務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大量案例研究,歸納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分析了電子商務市場競爭的主要特點和規律,展望了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八種融合趨勢給這些趨勢對市場競爭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面臨的問題及監管對策建議。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在梳理電子商務實踐的基礎上, 結合大量案例研究, 歸納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 分析了電子商務市場競爭的主要特點和規律, 展望了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八種融合趨勢給這些趨勢對市場競爭帶來的影響, 提出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面臨的問題及監管對策建議。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分析 目錄
一、概念3
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情況5
三、電子商務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作用11
四、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19
第二章 競爭手段27
一、人才戰29
二、渠道戰31
三、價格戰34
四、合并重組39
五、多元化戰略42
六、專業化戰略46
七、廣告戰47
八、口水戰49
九、生態戰51
十、訴訟戰54
十一、創新戰略55
十二、組織架構調整58
第三章 競爭特點63
一、規模化是電子商務平臺競爭的必然結果65
二、電子商務平臺的競爭是自組織的過程69
三、競爭格局處在動態變化之中70
四、創新是驅動成長的關鍵要素76
第四章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趨勢79
一、前景光明81
二、發展趨勢帶來深刻改變134
第五章 競爭中存在的問題139
一、競爭主體之間的關系和權責沒有理順141
二、平臺無序競爭問題時有曝光142
三、假冒偽劣屢禁不止144
四、對安全問題重視不夠145
五、平臺企業創新遇到瓶頸146
六、個人信息被過度搜集和濫用,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犯147
第六章 對策與建議151
一、關于假冒偽劣問題的治理對策建議153
二、關于不正當競爭問題156
三、關于消費者個人信息被泄露和濫用問題157
四、關于平臺企業創新遇到瓶頸問題159
第七章 案例和啟示161
一、模式創新,社交電商快速發展163
二、社交電商存在的問題164
三、社交電商的治理對策166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分析 節選
自1991 年我國正式引入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以來,電子商務從無到有,幾經起伏,從*開始被認為是概念炒作,到今天電子商務已經實實在在地走入千家萬戶。電子商務不斷與各領域融合,涌現出新模式和新業態。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促進創業就業,還驅動了傳統經濟轉型,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尤其*近幾年,我國在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電子商務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準扶貧方面也發揮了顯著作用。 一、概念 1. 電子商務與網絡零售 簡單地說,電子商務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交易對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消費者,另一類是企業等機構主體。以消費者為對象的電子商務活動也被稱為網絡零售。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廣泛應用于商務活動,使得電子商務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工業互聯網、網上訂票、在線點餐、在線醫療、在線教育都蓬勃發展起來,無人超市、機器人送貨也相繼出現。由于電子商務的外延越來越寬泛,而每一細分領域的電子商務發展特點和趨勢各不相同,無法在一本書中說清,因此本書主要聚焦于網絡零售,把網絡零售作為研究對象。本書中的電子商務特指網絡零售。 2. 網絡零售與新零售 2017 年,新零售掀起熱潮,新零售是網絡零售發展的更高級階段。在這個階段,網絡零售融合了新的消費理念,加入更多的技術和商業創新內容。未來,像天貓和京東這樣單純的網絡零售平臺可能并不具有優勢,單純的電子商務時代即將消退,多領域的融合時代即將到來。新零售也不是簡單的無人店鋪,高科技并不一定能給消費者帶來*完美的體驗。融合是新零售的關鍵,融合代表了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融合不是兩兩因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多因素的互相滲透,全方位發生化學反應,*終迸發出新業態,產生新動能,進而變革整個產業鏈條,提升交易效率,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3. 平臺競爭與商家競爭 電子商務是一個生態系統,主體之間是競爭與合作的關系。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包括多種主體:平臺、商戶、消費者、政府、行業協會、服務商等。電子商務系統內同時存在多重競爭。其中,*主要的兩種競爭是電子商務平臺之間的競爭和平臺上商戶之間的競爭。這兩種競爭中,平臺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平臺競爭的核心是爭奪用戶流量和優質商戶。競爭的初步目標是獲得風險投資和盈利。只有用戶數量占有優勢,才能吸引更多商戶;只有優質商戶落戶平臺,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促進交易和品質提升;只有更多的商戶落戶平臺,平臺的增值服務才更有價值,才能獲取更多利潤。 電子商務平臺之間的競爭與傳統零售企業間的競爭有較大的差別,其中有兩個本質差別。一是競爭的范圍不同。電子商務平臺開通后,可以覆蓋全國,而傳統零售業的經營受地域的限制,用戶群體主要是當地居民。二是競爭的規則有差別。傳統零售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有盈利,而電子商務平臺前期可以不盈利,主要靠風險投資生存和擴張。 本書主要研究的是平臺之間的競爭。 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情況 1. 網絡零售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從網絡零售規模來看,成交額持續擴大,2018 年網絡零售交易規模突破9 萬億元,相當于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3.63%,比上年增長4.01 個百分點。網絡零售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同比增長25.35%,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2.8 倍。網購人群規模同樣保持增長趨勢。截至2018 年年底,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6.1 億人,年增長14.45%,網民的滲透率達到73.49%,比上年提高4.5 個百分點。 2. 網絡零售繼續拉動消費 網絡零售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在網絡零售總額中,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達到7 萬億元,增長25.4%,占網絡零售總額的77.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38%,比上年提升3.4 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45.2%,比上年提升7.3 個百分點。網絡零售交易服務業營收快速增長,B2C(商業對個人)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交易服務營收為3713 億元,占比達到63.94%,C2C(個人對個人)營收2094 億元。 3. 電商與實體店的融合勢如破竹 電子商務虛擬空間與實體店物理空間融為一體,滿足消費者各種物質和文化需求,將成為新零售行業發展的新方向。中國傳統零售行業和電商零售業快速擁抱,各大巨頭紛紛尋找合作伙伴,進行優勢互補。尤其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牽頭的一系列大手筆合作,引來廣泛關注。與阿里巴巴合作的零售企業有銀泰、蘇寧、盒馬鮮生、三江購物、百聯集團、聯華超市、新華都和高鑫零售等。與騰訊合作的零售企業有京東、唯品會、每日優鮮、永輝超市、萬達商業、家樂福中國、海瀾之家、步步高等。巨頭們的合作涵蓋了零售的各種業態,不僅包括百貨商店、超市、生鮮店等傳統業態,還包括新崛起的無人店等新興業態。不僅如此,京東和阿里巴巴還宣布整合小賣部、夫妻店等小微零售資源,實現線上和線下資源的融合,如京東宣稱五年要開100 萬家京東便利店。 4. 電子商務平臺加快與物流、金融等服務領域融合步伐 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加快與服務企業的橫向融合,進而拓展市場,促進交易,提高盈利能力。2017 年4 月,京東成立物流子集團,在服務自身的同時,實現全面開放,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后等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順豐的專線物流將代收款作為創新業務,方便消費者提供貨到付款服務。2017 年9 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增持菜鳥網絡(簡稱菜鳥)股份,計劃打造一個全球性的物流網絡,打通倉儲、運輸、配送多個鏈條,實現“中國24 小時、全球72 小時必達”。京東“白條”在此前應用場景延展的基礎上,進一步走出京東,服務于更加廣闊的消費金融市場,螞蟻金服推出“花唄”消費金融服務。 5. 新技術賦能電子商務突破瓶頸 新技術與電子商務的融合,推動了電子商務演進的步伐,解決了電子商務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加快了整個商業流通效率,提升了消費者體驗,驅動電子商務展開新一輪變革。物聯網用在電子商務庫存管理中,可以準確識別貨物全部信息,提高商品營銷和物流管理效率。基于物聯網,還可以建立產品智能可追溯網絡系統,為食品和藥品安全提供堅實保障,有效促進電子商務交易額提升。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增強了數據分析和計算能力,方便商家了解市場趨勢,對用戶畫像,讓營銷更有針對性。智能技術讓電子商務流程更簡單,利用機器人進行倉儲管理,降低人員成本;應用無人機配送貨物,提高物流觸達半徑。多個無人超市目前已經開業。 6. 跨境電商快速成長,政策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發展 2018 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根據海關數據,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為1347 億元,增速高達49.33%。其中,電商出口額為561.2 億元,占比41.66%,同比增速為67% ;電商進口額為785.8 億元,占比58.34%,增長39.8%。進出口電商交易額增速差距懸殊,未來電商進出口差額將進一步拉大,也表明國內消費者對國外優質商品需求旺盛,跨境電商促進消費升級。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網購用戶未來希望購買的跨境商品品類主要有食品、服裝和箱包、化妝品、3C 產品(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和家電。 從政策層面看,國家繼續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一方面出臺鼓勵性政策,另一方面積極采取措施,降低進口關稅。2017 年8 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40 號)發布,要求積極穩妥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2017 年11 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的通知》(稅委會〔2017〕25 號)發布,降低了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這一政策對絕大部分跨境電商排名靠前的商品有利。與此同時,跨境電商過渡期監管政策被延長至2018 年年底,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政策環境,也為未來制訂更加科學有效的監管政策預留了時間。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分析 作者簡介
葉秀敏,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網絡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博士,電子商務協會《電子商務年鑒》副主編,阿里新鄉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版《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研究》《平臺經濟理論與實踐》等六部圖書并發表幾十篇學術論文。獲得的獎項有:全國知識產權很好調研報告暨很好軟科學研究成果評選一等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商貿流通很好學術論文二等獎、《中國信息年鑒》“十五年”很好撰稿人、首屆“淘寶村很好研究者”。
研究方向:電子商務、信息化、互聯網經濟。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