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江蘇文化的劫難:1937-194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304014
- 條形碼:9787553304014 ; 978-7-5533-040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蘇文化的劫難:1937-1945 本書特色
孟國祥編著的《江蘇文化的劫難:1937—1945》并不是史料的簡單呈現,而是在豐富史料的基礎上的深度研究與思考,同已出的成果相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創新:以較詳實的例證與數據說明江蘇文化的總損失,把握江蘇文化損失的總貌,而不止于以往宏觀的描述,這為以往研究所未見;確立了新的研究專題,如江蘇高校內遷及其損失等專題,為以后研究提供了線索和思路;將江蘇淪陷區教育忠貞志士進行專題研究,以說明文化損失不僅有物化的財產損失,更有無形的精神損害;將南京文化損失與江蘇文化損失研究相印證,這不僅有助于認識江蘇文化損失的巨大災難,而且也能更好把握文化浩劫與日本軍政當局的關聯;剖析目軍對南京資料的整理和利用,揭示日軍掠奪圖書的本質。注重研究的科學性,如《南京市抗戰時期公私文物損失數量及估價目錄》、《江蘇抗戰時期公私文物損失數量及估價目錄》常被研究者作為重要的資料,本研究對其成文時間以及數據可靠性進行考證和辨析,糾正了長期以來關于江蘇、南京圖書文物損失數量不符合實際的表述;特別是梳理了文化損失研究中應該注意的若干問題,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建設性意見。
江蘇文化的劫難:1937-1945 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九章內容, 分別是: 一、江蘇文化損失調查研究 ; 二、江蘇圖書館及圖書損失 ; 三、江蘇文化古物的厄運 ; 四、江蘇古跡名勝之毀損 ; 五、江蘇教育事業所遭受損失 ; 六、日軍“江南奪書”與利用 ; 七、對江蘇民眾的精神奴役 ; 八、江蘇文化損失的繼續探究 ; 九、主要參考文獻檔案。
江蘇文化的劫難:1937-1945 目錄
1.戰前江蘇文化歷史簡況
2.江蘇文化損失調查經緯
二、江蘇圖書館及圖書損失
1.關于省立圖書館損失
2.江蘇縣立圖書館損失
3.南京公共圖書館損失
4.關于學校圖書損失
5.關于民間藏書及私立圖書館損失
6.南京國民政府及部會機關圖書損失
三、江蘇文化古物的厄運
1.日軍官兵日記所載江蘇文物損失
2.江蘇文物損失舉要
四、江蘇古跡名勝之損毀
1.各地宗教建筑損害
2.對園林勝景的破壞
3.宗祠、古民居、碑刻、古橋損害
五、江蘇教育事業所遭受損失
1.遭受炮火摧殘的教育事業
2.學校內遷及其損失
3.淪陷時期江蘇的教育及其損害
4.江蘇省公私立學校及教育機關損失
5.抗戰時期江蘇文化教育界忠貞、殉難人士
六、日軍“江南奪書”與利用
1.日軍圖書文物掠奪機構
2.對江蘇圖書“整理”與掠奪的例證
3.對掠奪圖書資料的利用
4.戰后對被劫圖書文物的追索
七、對江蘇民眾的精神奴役
1.培植奴化工具,傳播漢奸文化
2.移植日本民俗,篡改儒家文化
3.制造偽化宗教,排斥西方影響
4.炮制軍事紀念物,打造精神枷鎖
八、江蘇文化損失的繼續探究
1.1949年以來有關江蘇抗戰文化損失的調研
2.關于江蘇文化損害研究問題的辨析
九、主要參考文獻檔案
后記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