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法國現代中篇小說:可怕的孩子 (精裝)(內附讓·科克托六十幅親筆素描)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8493
- 條形碼:9787020148493 ; 978-7-02-014849-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國現代中篇小說:可怕的孩子 (精裝)(內附讓·科克托六十幅親筆素描) 本書特色
內附讓·科克托六十幅親筆素描
巴黎富有靈氣、才華橫溢之人
王爾德和尚福爾的混合體 這本書自己c越界限,變成了神話,循著因保羅和伊麗莎白的奢侈而激蕩的青春精神,以及那場雪映射在情節上的某種致命光亮。
——讓·科克托
法國現代中篇小說:可怕的孩子 (精裝)(內附讓·科克托六十幅親筆素描) 內容簡介
伊麗莎白和保羅姐弟倆生活在蒙馬特街的一套小公寓里。當父母相繼去世后,他們由一位家族世交照顧,在二人世界里玩著**的游戲,即在某種半渚醺的狀態下,超然于時間和空間之外的幻想。書中交織著影影綽綽的夢境和潛意識,正是他們逃離現實的一種映射。“可怕的孩子”已然成為法語文學界一個現象級名詞。
法國現代中篇小說:可怕的孩子 (精裝)(內附讓·科克托六十幅親筆素描) 目錄
**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部分
11
12
13
14
15
16
關于插圖
法國現代中篇小說:可怕的孩子 (精裝)(內附讓·科克托六十幅親筆素描) 節選
蒙蒂耶住宅區位于阿姆斯特丹街和克利希街之間。可以通過克利希街上的一道柵欄進去,也可以從阿姆斯特丹街上另一個總是敞開著、能通汽車的拱形門進去。里面的院子就是蒙蒂耶區,院子是標準的長方形,一些獨幢的小樓掩映在建筑群平整的高墻之下。這些宅邸高處的玻璃窗上配著攝影師們慣用的窗簾,里頭應該住著些畫家。人們猜測那些樓里可能堆滿了徽章、錦緞和油畫,畫面是放在籃子里的小貓,或玻利維亞部長的全家福之類,默默無聞卻又才華橫溢的大師住在這里,屈從于官方的訂單和酬勞,幸而有蒙蒂埃外省般的寧靜庇護著,免受憂慮的侵擾。
但每天早上十點半和下午四點,某種躁動會打破這樣的寧靜。因為小小的孔多塞中學校門正對著阿姆斯特丹街七十二增一號,學生們把蒙蒂耶的院子當成了自己的總司令部。那里成了他們的“沙灘廣場”。如同中世紀的廣場一般,那兒既是談情說愛的地方,是游戲、雜耍的場地,也是用郵票、彈子交易的所在,甚至還是模擬法庭宣判罪犯并執行懲處的危險之地,捉弄新生的把戲會一直持續到課堂上,那些費盡心機的安排常常令老師們驚詫不已。五年級的孩子是可怕的。下一年,他們就要升入四年級,搬到科馬丹街,將會看不起阿姆斯特丹街,他們會變個樣子,不再需要書包,而只用一根帶子和一塊小方巾把四本書包起來。
但在五年級,孩子們身上依然存在著那一股順從于童年隱秘天性的力量。某種動物或植物的本能,叫人很難察覺,因為那種本能并不會比某些痛苦的回憶更易留在人們的記憶里,而孩子們一看到大人,便會沉默。他們一聲不吭,重新顯出那副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模樣。這些偉大的演員們,瞬間便會像動物那樣豎起全身的刺,或者,如植物般以一種柔弱姿態來武裝自己,而不泄露出一丁點他們宗教里的黑暗儀式。我們幾乎無從知曉——他們的世界同樣牽涉到詭計,受害者,立即處決,恐怖,折磨和犧牲。具體的細節不為人知,忠實的信徒們掌握著某種特殊的表達方式,令偶爾聽到卻未曾親眼目睹的人也無法理解。孩子們之間所有的交易都是以瑪瑙彈子或郵票進行。供品將小頭目及那些被崇拜的小英雄們的口袋塞得鼓鼓的,叫喊聲掩蓋了秘密會談,我設想若躲在奢華之中的某個畫家,拉開那些暗房幕布般的窗簾,眼前的孩子們也很難為其提供他所鐘愛的題材,類似《打雪仗的通煙囪工人》,《熱手游戲》或《可愛的頑童》。 那天晚上,下著雪。雪從前一晚開始下,悄悄地為這個世界換了一種布景。蒙蒂耶仿佛經歷了時光倒流;地上的雪漸漸消失,而在蒙蒂耶卻越積越厚,似乎只有這里在下雪。
來上課的學生們踐踏、跺踩、擠壓著雪地,終于在泥濘堅實的地上留下了幾道滑痕。骯臟的雪沿著排水溝形成車轍。*后,只有那些獨幢小樓的墻面、挑篷和臺階上還積著雪。輕盈的雪在窗戶的防風襯墊、門楣上結成了厚重的雪塊,然而,這些雪塊非但沒有令線條變得粗笨,反倒讓空氣中飄忽著一種氛圍,一種靈氣。多虧這會反光的雪,帶著鐳射般的柔和,令豪華的靈魂穿越石墻,現身了,變成這柔軟光滑的絨面,讓蒙蒂耶縮小,被填滿,為魔法所點亮,成為幽靈的沙龍。
底下的場景卻沒有那樣柔美。昏暗的煤氣燈映照著一片空曠的戰場。地面仿佛被剝了皮,薄冰的傷痕下露出高低不平的石板;下水道出口的臟雪積成利于埋伏的斜坡,陣陣刺骨的寒風不時將煤氣吹散,陰暗的角落隱約透著死亡的氣息。
視覺因此發生變化。那些小樓不再像一座離奇劇院的包間,而仿佛是因為敵人來臨,故意熄滅燈火、閉門掩藏的居所。
這場雪,令蒙蒂耶不再是對雜耍藝人、劊子手和商人自由開放的廣場。它賦予這個院子另一種特殊的意義——打雪仗的戰場。
四點十分開始,戰事便如火如荼地展開,要通過門廊已成為一種冒險。門廊下堆著備戰的雪,隨著新戰士的加盟,越積越多,孩子們或結伴或單獨,前來參戰。 “你看到達爾熱洛沒?”
“嗯……沒,我不知道。”
回答的人是一個學生,正在另一個孩子的幫助下,把**批傷員從戰場上拉回門廊這邊來。那個受傷的人,膝蓋上包著手帕,扶著別人的肩膀,單腳跳著。
發問的人臉色蒼白,眼神憂郁。那仿佛是一雙病人的眼睛;他跛著腳走路,垂到膝蓋以下的披風像包著一個駝背,一個大包,樣子極為古怪。突然,他甩了一下披風的后擺,靠近一個堆滿了學生書包的角落,我們這才看到他那蹣跚的步伐,似乎髖部有病的樣子,其實只是背著一個沉重的皮書包的緣故。他把書包丟下,不再瘸腿走路,可眼神卻依舊無力。
他朝戰場走去。
右邊,拱頂邊的人行道上,大家正在審問一個戰俘。忽明忽暗的煤氣燈照著這一幕。那戰俘(一個小個子)被四個學生按著,胸膛抵著墻。一個高個子蹲著拉那小戰俘的耳朵,正逼他看自己可怕的鬼臉。沉默伴隨著不時變形的恐怖的臉,把倒霉的俘虜嚇壞了。他哭著,試圖閉上眼睛,低下頭。可一看到他這樣,做鬼臉的那個人就會抓起一把灰色的臟雪在他的耳邊蹭來蹭去。
那個臉色蒼白的學生繞開這群人,在來回的飛彈里躲閃著穿行。
他在找達爾熱洛。他愛著他。
這愛之所以如此折磨他,正因為他還不懂得愛。那是一種模糊而強烈的可怕感覺,沒有任何解藥,那是一種純潔的欲望,與性無關,亦沒有明確的目標。
達爾熱洛是整個中學里*引人矚目的人。他欣賞敢于冒犯他或是樂于追隨他的人。然而,每當這個臉色蒼白的學生面對那剃平的頭發、受傷的膝蓋、口袋里裝滿鬼把戲的外套,就會不知所措。
這場雪仗給了他勇氣。他跑著,想找到達爾熱洛,想去戰斗,想保護他,向他證明自己的能力。
雪球飛來飛去,砸在他的披風上,也砸得墻壁開了花。從這里到那里,在兩片陰影之間,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張紅撲撲的臉,張著嘴巴,一只手正指著目標。
手指向那個臉色蒼白的學生,他正搖搖晃晃地走著,還想叫喊。他剛認出來,那站在臺階上的正是自己偶像的隨從之一。正是這個家伙給他判了刑。他剛開口叫“達爾熱……”;一個雪球就砸到了他的嘴巴上,并鉆了進去,他的牙齒麻木了。他只來得及瞄到一張笑臉,那張笑臉的邊上就是達爾熱洛,他站在那幫領隊中間,臉頰通紅,頭發凌亂,正手舞足蹈比劃著。
法國現代中篇小說:可怕的孩子 (精裝)(內附讓·科克托六十幅親筆素描) 作者簡介
讓·科克托(1889-1963)Jean Cocteau,法國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散文家、評論家、畫家、電影藝術家、舞蹈設計師。早年受象征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在創作實踐中形成一種極具現代氣息的風格。他將虛幻與真實、過去與當下、神話與現實糅雜在一起,其作品往往帶有玄幻、朦朧的詩意。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