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北京老城圈兒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47810
- 條形碼:9787200147810 ; 978-7-200-1478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老城圈兒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楊澄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見證了北京八十余年的發展變化。作者從城墻、城門圍成的城圈兒出發,串連起皇城、胡同、四合院、街巷、牌樓、王府、會館等,用親身經歷講述老北京的歷史及老北京人的故事,展現了一代代老北京人追尋夢想的足跡。書中還收錄了數十幅盛錫珊先生的“老北京市井風情畫”,再現了逝去的老北京風貌。作者嘗試著探尋老北京文化的根源,并從中悟出一番道理,啟示北京城的未來。
北京老城圈兒 內容簡介
本書以親身經歷講述北京老城圈兒, 介紹了皇城、胡同、四合院、街巷、牌坊、王府、會館等建筑背后的故事, 在懷舊之中又發感慨, 令人有所知, 有所思, 有所悟。
北京老城圈兒 目錄
**章 飽經滄桑的老北京人
一、初識皇弟
二、顯赫背后的隱憂
三、驚懼牽來的安然
四、心地平和度余年
第二章 老城圈兒的核心是那把金龍寶座
一、從苦海爬上岸的北京人
二、軍事重要,政治更需要
三、壯哉,元大都
四、大明造就北京城
五、清帝國的添彩與糟踐
第三章 順著城墻的影子找故事
第四章 胡同,老北京的血脈
一、胡同是什么東西
二、胡同倆字怎么講
三、胡同里藏著故事
四、胡同怎么起名字
第五章 中規中矩的四合院
一、四合院里說“四合”
二、四合院的文化理念
三、我住四合院的苦辣酸甜
第六章 長安街上說牌樓
第七章 日下出門全靠腿
一、腿的日子
二、腿和輪的日子
三、輪子行的日子
四、飛行的日子
第八章 兩座安厝魂靈的皇寺
一、法源寺:閃現北京身影的千年古剎
二、三說隆福寺,至今議論不休
第九章 老會館背后的功德
一、從魯迅進京下榻紹興縣館說起
二、進京趕考催生了北京會館
三、撿拾京城會館的幾塊殘片
第十章 當年豫王府,今日老“協和”
一、奇特甲申
二、多鐸其人
三、王府傳說
四、轉身學院
五、話外余音
第十一章 景山的歌聲
第十二章 北京的荷花市場
第十三章 秋落黃花城
尾 聲 歸去來兮,永定門
一、舊光景
二、“棚匠劉”
三、歸去來
北京老城圈兒 作者簡介
楊 澄,1937年生于北平,196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參與創辦《中國民航》《中國旅游》《中外飯店》等雜志,先后擔任編審、總編、副社長、社長等職務。多年來鐘情北京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寫作,著有《回望老北京》《老北京夢尋》《找尋大柵欄》《60年,我的北京》等書。 盛錫珊,1925年生于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設計師,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原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一級舞美設計師。進入古稀之年后,運用數十年來積累的大量老北京風俗及人文景觀的畫稿和資料,繪制了500余幅有關老北京風俗景觀的水粉畫系列作品,出版有《老北京·市井風情畫》,并在中國國家美術館舉辦該系列個人畫展。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