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武經(jīng)七書新譯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3339760
- 條形碼:9787533339760 ; 978-7-5333-397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經(jīng)七書新譯 內(nèi)容簡介
《武經(jīng)七書》是我國古代官方校刊頒行的一部有名的兵書選本,也是中國歷目前部軍事教科書。
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四月,宋神宗為適應(yīng)軍事教學和訓練的需要,詔命國子監(jiān)司業(yè)朱服、武學博士何去非等人“校定《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等書,鏤板行之”。校定后的七部兵書,起初并不是一部書,也不稱“武經(jīng)”,而是到南宋時才被正式以“武經(jīng)七書”稱之,并且逐漸被看作是一部書,此后歷元、明、清而長期不變。
《武經(jīng)七書新譯》以《續(xù)古逸叢書》影宋本《武經(jīng)七書》為底本,并參考其他版本,對原書進行了精心的整理和注譯。
武經(jīng)七書新譯 目錄
卷上
始計第
作戰(zhàn)第二
謀攻第三
軍形第四
兵勢第五
卷中
虛實第六
軍爭第七
九變第八
行軍第九
卷下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
火攻第十二
用間第十三
吳子
卷上
圖國第
料敵第二
治兵第三
卷下
論將第四
應(yīng)變第五
勵士第六
司馬法
卷上
仁本**
天子之義第二
卷中
定爵第三
卷下
嚴位第四
用眾第五
……
尉繚子
六韜
黃石公三略
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
武經(jīng)七書新譯 節(jié)選
《武經(jīng)七書新譯》: 吳起儒服以兵機見魏文侯。文侯日:“寡人不好軍旅之事。”起曰:“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今君四時使斬離皮革,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涼。為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車奄戶,縵輪籠轂,觀之于目則不麗,乘之以田則不輕,不識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備進戰(zhàn)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猶伏雞之搏貍,乳犬之犯虎,雖有斗心,隨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鑒茲,必內(nèi)修文德,外治武備。故當敵而不進,無逮于義矣;僵尸而哀之,無逮于仁矣!薄 ∮谑俏暮钌碜圆枷,夫人捧觴,醮吳起于廟,立為大將,守西河。與諸侯大戰(zhàn)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余則鈞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亲尤眨骸拔糁畧D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陳;不和于陳,不可以進戰(zhàn);不和于戰(zhàn),不可以決勝。是以有道之主,將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不敢信其私謀,必告于祖廟,啟于元龜,參之天時,吉乃后舉。民知君之愛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與之臨難,則士以盡死為榮,退生為辱矣!薄 亲尤眨骸胺虻勒,所以反本復(fù)始。義者,所以行事立功。謀者,所以違害就利。要者,所以保業(yè)守成。若行不合道,舉不合義,而處大居貴,患必及之。是以圣人綏之以道,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則興,廢之則衰。故成湯討桀而夏民喜悅,周武伐紂而殷人不非。舉順天人,故能然矣!薄 亲尤眨骸胺仓茋诬姡亟讨远Y,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zhàn),在小足以守矣。然戰(zhàn)勝易,守勝難。故日:天下戰(zhàn)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是以數(shù)勝得天下者稀,以亡者眾!薄 亲尤眨骸胺脖鹫哂形澹阂蝗諣幟,二日爭利,三日積惡,四日內(nèi)亂,五日因饑。其名又有五:一日義兵,二日強兵,三日剛兵,四日暴兵,五日逆兵。禁暴救亂日義,恃眾以伐日強,因怒興師日剛,棄禮貪利日暴,國亂人疲、舉事動眾日逆。五者之數(shù),各有其道,義必以禮服,強必以謙服,剛必以辭服,暴必以詐服,逆必以權(quán)服。” 武侯問日:“愿聞治兵、料人、固國之道!薄 ∑饘θ眨骸肮胖魍酰刂斁贾Y,飾上下之儀,安集吏民,順俗而教,簡募良材,以備不虞。昔齊桓募士五萬,以霸諸侯;晉文召為前行四萬,以獲其志;秦繆置陷陳三萬,以服鄰敵。故強國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膽勇氣力者,聚為一卒;樂以進戰(zhàn)效力,以顯其忠勇者,聚為一卒;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見功于上者,聚為一卒;棄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為一卒。此五者,軍之練銳也。有此三千人,內(nèi)出可以決圍,外人可以屠城矣!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jīng)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