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閻宗臨文集(全4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2715
- 條形碼:9787100162715 ; 978-7-100-16271-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閻宗臨文集(全4卷) 本書特色
★16開精裝,商務印書館出版
★閻宗臨(1904-1978),著名歷史學家,在國學西學兩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詣,堪稱中西會通的老一輩史學家
★輯錄閻宗臨的著作、講義、學術論文、文獻整理、文藝創作
★此次校訂以原稿或初發表件為依據,基本保持原貌
一部被齊世榮、劉家和、饒宗頤等眾多學者推薦的學術文集,一位不該被遺忘的史學大家
他——曾與魯迅交往,聆聽教誨, “讀洋書”的理想很大程度受到先生的影響。
他——曾受聘于羅曼羅蘭,為其介紹魯迅,介紹中國,成為魯迅與羅曼羅蘭的溝通橋梁。
他——與儒學大師梁漱溟雖只有數月的師生經歷,卻有了一生尊為恩師的情誼。
他——出身農家的一個貧窮小子,卻獲得了瑞士國家文學博士學位。
他——一生都在高校從事教學研究,卻沒有做過助教、講師、副教授,直接以教授身份登臨講臺。
他——生活和思想已經適應西方文化,卻于獲得博士學位后毅然回到抗戰爆發的祖國,以中國傳統文人的情懷表達著對祖國的熱愛。
他——當根深蒂固的文化史觀遇到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現實要求,他沒有非此即彼,而是在擴大和豐富歷史觀的過程中執著追求真理。
他——終其一生淡泊名利地位,只求以自己的研究和學識追求治史的真諦,他說,治史者,有如沿河而行,須明其總動向,然后觀勢察變,始明主力之所在。
《閻宗臨文集》收錄了作者幾乎全部著述,主要為學術論著,涉及中西交通史、希臘羅馬史、歐洲史等,少部分為文藝作品。文集按內容性質大致歸并為五個部分,即著作、講義、學術論文、文獻整理、文藝創作。每一部分按照發表(或撰寫)時間先后排序。書后附錄作者著述年表,由閻守誠、岳秀坤整理。
《閻宗臨文集(套裝全4卷)》析為四卷,各卷校訂者如下:
卷一為“著作四種”,包括(1)作者博士論文《杜赫德的著作及其研究》中譯文,倪玉珍、石芳校訂;(2)《近代歐洲文化之研究》,張煒校訂;(3)《歐洲文化史論要》,張煒校訂;(4)《巴斯加爾傳略》,倪玉珍、石芳校訂。
卷二為作者生前未刊的“講義四種”,包括(1)《羅馬史稿》;(2)《希臘羅馬史稿》;(3)《歐洲史要義》;(4)《世界古代史參考資料》。由晏紹祥、崔麗娜、賈文言、岳秀坤校訂。
卷三為“學術論文”,包括作者1931-1963年發表的論文31篇,生前未刊的論文3篇。由岳秀坤、倪玉珍、石芳、喻樂、田婧校訂。
卷四包括兩部分,“文獻整理”與“文藝創作”。“文獻整理”收入作者輯錄的《清初中西交通史料匯集》,以及《身見錄》、《北使記》、《西使記》、《佛國記》四種文獻的箋注,由姜伊威、李磊宇、岳秀坤校訂。“文藝創作”收入散文集《波動》、小說《大霧》及其他文藝作品共九種,由閻守誠校訂。
此次校訂以原稿或*初發表件為依據,基本保持原貌。外國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譯法,以及標點、數字形式,一律保留作者當時寫作習慣,不以今日標準改動。
閻宗臨文集(全4卷) 內容簡介
《閻宗臨文集》(全四卷)收錄了作者幾乎全部著述, 主要為學術論著, 涉及中西交通史、希臘羅馬史、歐洲史等, 少部分為文藝作品。文集按內容性質大致歸并為五個部分, 即著作、講義、學術論文、文獻整理、文藝創作。
閻宗臨文集(全4卷) 目錄
閻宗臨文集(全4卷) 節選
閻宗臨文集(全4卷) 相關資料
饒宗頤:閻宗臨先生是世界史領域的著名前輩學者,早年留學瑞士,究心西方傳教士與華交往之史事,國人治學循此途轍者殆如鳳毛麟角。其所造固已出類拔萃,久為士林所推重。 齊世榮:拜讀閻先生的文集以后,既對他的大著不勝欽佩,又對他的坎坷遭遇和未盡其才深感惋惜。……閻先生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得力于他在國學西學兩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底,稱得起中西會通。 劉新成:一個杰出的文化史學者,一個真正的文化人,后半生卻因為客觀條件限制始終沒有得到展其才學的機會,以致晚年竟以“學無所成”自嘆。這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哀,避免這樣的悲劇重演,悲哀再現,是本文集每一個讀者應該承擔的責任。 姚奠中:故山西大學教授閻宗臨先生 ,是繼承了中國史家優秀傳統而終身致力于世界史研究的著名學者 。他早年愛好文學,曾和“狂飆社”的高長虹等人進行過文藝活動 ,并受知于魯迅先生,但同時又對中國固有文化深有感情。 高毅:我感到了一種震撼:原來中國人也能寫出這樣的世界史!而且我敢相信,在通行了半個多世紀的現行中國學術話語里泡大的很多同行朋友,在讀這套書的時候也都能產生這樣的感慨和興奮。 韓石山:少年外出求學,遠渡重洋,讀到瑞士國家文學博士,抗戰爆發后毅然歸國,在那樣的艱難困苦中,仍留下近百十萬字讓后世驚異的學術著作,還有這樣質樸無華,風格獨具的文學作品。
閻宗臨文集(全4卷) 作者簡介
閻宗臨(1904-1978),歷史學家,生于山西省五臺縣。1924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先后在巴黎、里昂工作。1929年入瑞士伏利堡大學攻讀歐洲古代史、歐洲中古史和拉丁文。1933年獲得瑞士國家文學碩士學位,留校講授中國近代史,同時入該校研究院深造。1936年獲得瑞士國家文學博士學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后,閻宗臨辭去伏利堡大學教職,攜夫人返回中國,共赴國難。抗戰期間,他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學、廣西大學、無錫國專、桂林師范學院。1946年應聘為中山大學教授,1948年任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兼歷史研究所所長。1950年夏,應張友漁、趙宗復之邀,返故鄉山西任教,先后任山西大學歷史系主任和山西大學教務長職務,直到逝世。著作有《近代歐洲文化之研究》、《歐洲文化史論要》、《巴斯加爾傳略》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