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走向自覺:中國近古歷史研究論集(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41092
- 條形碼:9787101141092 ; 978-7-101-14109-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自覺:中國近古歷史研究論集(精) 內容簡介
本書是長江學者包偉民教授第二本自選集,所選文章反映了他近年來對史學研究方法的思考。所收文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略有差異的組合:篇《歷史學是什么》,作者用盡可能淺近的語言來表達他對歷史學作為一門學問的理解。第二至五篇為組,是關于近三四十年唐宋史有關側面的學術綜述;第六、七兩篇為二組,就相關議題的推進提出具體建議;第八至十一篇為第三組,分別討論了史學研究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怎樣更恰當地應對海外漢學的學術影響;第十二至十七為第四組,都是在具體的專題研究中,利用一些作者感興趣研究方法的試刀之作;很后兩篇為第五組,是紀念作者先師鄧廣銘先生的專文。
走向自覺:中國近古歷史研究論集(精) 目錄
自序
歷史學是什么
“理論與方法”:近三十年宋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近四十年遼宋夏金史研究學術回顧
新世紀南宋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唐宋轉折視野之下的賦役制度研究
視角、史料與方法:關于宋代研究中的“問題”
“地方政治史”研究雜想
數字人文及其對歷史學的新挑戰
走出“漢學心態”:中國古代歷史研究方法論芻議
精英們“地方化”了嗎?
宋徽宗:“昏庸之君”與他的時代——評伊佩霞、畢嘉珍主編《徽宗與北宋后期:文化政治與政治文化》
努力構建以本土經驗為基礎的史學理論體系——從宋代“貨幣地租”問題的爭論談起
歷史觀察的思維特征——從宋代城市史說起
說“坊”——唐宋城市制度演變與地方志書的“書寫”
形式的背后:兩宋勸農制度的歷史分析
再論南宋**財政的幾個問題
略論元初四明儒士的遺民心態
鄧廣銘先生的學術風格
鄧廣銘先生與當代宋史學科的發展
附錄一 “專業市鎮”與近代江南市鎮研究范式的再認識——以浙江烏青鎮個案研究為基礎
附錄二 從“龍游商幫”概念的演進談學術失范現象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走向自覺:中國近古歷史研究論集(精) 作者簡介
包偉民教授先后師從徐規、鄧廣銘二位先生,1988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博士學位,其后曾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任教多年,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唐宋史中心主任。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