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41610
- 條形碼:9787101141610 ; 978-7-101-14161-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的細化和完善。在此基礎上,系統梳理了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的文化演進脈絡,對幾支存在爭議的考古學文化進行了具有說服力的論證,如小珠山一期文化的來源、小珠山四期文化的性質、雙砣子二期文化的性質和上馬石甕棺葬類型的提出等。在文化與社會方面,論述了農業、手工業和聚落的發展,涉及玉石工業的分化問題、武器形石器的研究、積石冢和石棚的初步研究、海事活動及其變化規律與原因等。書稿還論述了遼東半島文化演進中的多元性問題,如經濟的多樣性、農業的多樣性以及族群遷徙交流的常態性等,指出遼東半島在東北亞文化交流的樞紐地位。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目錄
**章 緒論
**節 地形地貌與氣候環境
第二節 研究現狀
一、文化編年的日趨完善
二、專題研究
第三節 研究意義與研究目標
一、研究意義
二、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及研究目標
第二章 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
**節 小珠山一期文化
一、門后遺址與小珠山一期文化
二、小珠山一期文化的分段、分布與年代
三、小珠山一期文化的來源
四、相關問題
第二節 后洼下層文化
一、典型遺址出土物
二、后洼下層文化的性質與內涵
三、后洼下層文化的淵源
第三節 小珠山二期文化
一、典型遺址分析
二、文化內涵與文化淵源
第四節 后洼上層文化
一、后洼上層文化內涵
二、北吳屯上層的性質及分期
三、文化淵源
四、與小珠山三期文化的關系
第五節 小珠山三期文化
一、小珠山三期文化遺址
二、內涵、性質及區域類型
三、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年代及分期
四、與周邊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節 小珠山四期文化
一、典型遺址分析
二、性質與類型
三、來源和流向
四、與周邊諸文化的關系
第二節 小珠山五期文化
一、典型遺址
二、典型器物的型式變化
三、小珠山五期文化性質
四、小珠山五期文化的年代及源流
五、與周邊諸文化的交流
六、小珠山五期文化積石冢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與譜系
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
二、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
三、文化的交匯、沖突與融合
……
第四章 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
第五章 文化與社會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徐昭峰,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院長,校特聘教授,主要從事夏商周考古學研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個人領隊資質。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其他項目10余項,出版著作2部。在《考古》、《文物》、《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期刊報紙發表論文等百余篇。獲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教學成果獎1項。先后入選“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二層次和一層次人才。社會兼職主要有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通訊評審專家、中國考古學會會員等。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