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09990
- 條形碼:9787203109990 ; 978-7-203-10999-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 本書特色
本書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對于“反封建”“平等”這類“關鍵詞”在歷史文化進程中演變過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對傳統社會與文化本身的結構性研究。筆者不滿于過去流行的“租佃神話”和“宗族神話”,主張在社會—經濟分析與思想—文化分析的綜合與融會中把握傳統時代真正具有規定性的那些規則,跳出“反儒”與“尊儒”對峙的傳統觀之爭,在社會結構上擺脫大共同體本位的傳統桎梏而走向公民社會,在文化—象征符號體系中主張“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以“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的人格資源與民主憲政—人權保障的現代制度安排來消除那種專制制度下強權—犬儒互補的人格弊病。 《傳統十論》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了增訂版序言及兩篇附錄(《關于“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的討論》《瑞士之路》),訂正了原有版本的一些錯訛。
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對于“反封建”“平等”這類“關鍵詞”在歷史文化進程中演變過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對傳統社會與文化本身的結構性研究。筆者不滿于過去流行的“租佃神話”和“宗族神話”,主張在社會—經濟分析與思想—文化分析的綜合與融會中把握傳統時代真正具有規定性的那些規則,跳出“反儒”與“尊儒”對峙的傳統觀之爭,在社會結構上擺脫大共同體本位的傳統桎梏而走向公民社會,在文化—象征符號體系中主張“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以“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的人格資源與民主憲政—人權保障的現代制度安排來消除那種專制制度下強權—犬儒互補的人格弊病。 《傳統十論》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了增訂版序言及兩篇附錄(《關于“西儒會融,解構法道互補”的討論》《瑞士之路》),訂正了原有版本的一些錯訛。
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 目錄
——評弗蘭克《重新面向東方》,兼論所謂“西方中心論”問題 / 239 一、外貿順差與“經濟中心” / 240 二、“比較”的尺度 / 246 三、評“非‘進步’的全球整體史觀” / 251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不是解釋的解釋 / 255 五、“西方中心”何以為“論”? / 261 公社之謎:農業集體化的再認識 / 267 一、公社建立之謎 / 267 二、集體化與傳統共同體 / 277 三、法家傳統與大共同體本位 / 282 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體化=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農民理論的演變與發展 / 289 一、“兩種保守性”與小生產衰亡論 / 290 二、走出“共同體”:民主革命中的農民理論 / 297 三、“被剝削者個人”反抗“剝削者公社”: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對民粹派的早期批判 / 303 四、“美國式道路”反對“普魯士道路”:民主革命的新解釋 / 310 五、“土地國有化”:一個“否定”的綱領 / 315 六、從村社化到集體農莊:“從米爾到康姆尼”? / 321 七、合作制與“傳統集體主義”的二律背反 / 325 從sama到equality:漢語“平等”一詞的所指演變 / 333 一、“平”“均平”與“太平” / 333 二、作為佛教價值的“平等” / 334 三、佛教傳入后漢語中“平等”一詞的世俗含義 / 342 四、“儒之中庸即釋之平等”:作為價值觀的“平等”論爭 / 347 五、漢語“平等”一詞近代含義之產生 / 354 附錄:
瑞士之路
——“森林州”之行札記 / 359
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 作者簡介
秦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已退休)、博士生導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