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新中國文化生活記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26737
- 條形碼:9787518426737 ; 978-7-5184-267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文化生活記憶 本書特色
聚焦10大文化地標,見證70年文化進步同步音頻節目掃碼可聽,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慶祝祖國70年華誕,展現文化建設輝煌成果 1.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出版圖書。 2.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慶特別節目,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 3.藍天野、濮存昕、馮遠征、王蓉蓉等文化名家紛紛發聲,分享70年我們共同的文化生活記憶。 4.解讀文化地標的變遷,講述文化建設的成就,見證文化事業的繁榮,感受文化生活的升級。 5.圖文解讀+音頻節目,可讀可聽,更真切感受文化生活的變遷6.深入采訪名家、百姓、職員,共同分享70年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文化生活。
新中國文化生活記憶 內容簡介
70周年大慶之際,央廣文藝之聲準備推出一檔節目,通過講述10處文化地標的70年發展變化,展現70年來我國精神文明的建設成果,在制作節目的同時,文藝之聲也聯合圖書。《新中國文化生活記憶》選取了10個我國文化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標”,如國家圖書館、首都劇場、天橋劇場、中山音樂堂、北京展覽館、工人體育館、長安大戲院、首都電影院、自然博物館、北海公園等,這10個文化“文化地標”,見證了我國在出版、話劇、歌劇、美術、音樂等多個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成果!缎轮袊幕钣洃洝返膬热葜,細致解讀了“地標”們的前世今生,邀請與之一起成長的員工、市民來講述發生在這里的文化故事。通過一處處建筑的歷史變遷,一次次文化活動的輝煌回顧,一位位百姓的親身感受,以小見大,貼近生活,真切而深入地展現70年來文化生活的發展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我國在精神文明建設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國文化生活記憶 目錄
氣象萬千的靈魂滋養地
北海公園
皇家御苑的新生
長安大戲院
京韻國粹的藝術殿堂
中山音樂堂
蝶舞花香樂飛揚
首都電影院
長安街畔的光影流年
天橋劇場
老天橋的新時代
首都劇場
中國話劇的*高殿堂
北京展覽館
“政治符號”轉向“文化符號”
北京自然博物館
大自然是*偉大的博物館
工人體育館
體育文化并蒂花開
新中國文化生活記憶 作者簡介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頻段涵蓋多個文藝類別:文學、曲藝、電影、音樂、娛樂等等,向聽眾傳達更多有品質的文藝作品,為大家帶來更豐富的精神生活。多種藝術形式,通過脫口秀、資訊、訪談、文化評論等節目方式,讓整個頻率成為京城文藝生活的風向標、權威文藝生活的麥克風、精品文藝節目的演藝場。
《中國文化生活記憶》項目的主要執行人有:
白杰戈:長期在國家媒體中承擔國內重要專題、突發事件和輿論監督報道的采制,作品多次獲亞廣聯大獎、中國新聞獎和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等。
馬宗武: 中央臺十佳節目主持人,在讀書媒體中享有盛譽,北京國際圖書節形象大使,2018年,出版隨筆集《我走了很遠的路,才來到你的面前》獲“當當網影響力作家”。
董彬:長期從事文化博物的節目的編播工作,尤其在史地領域開展了深入研究與獨特探索。2016年出版史地類著作《九門內外》,2018年出版《吳哥沉睡四百年》。
其他主創人員均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深記者及主持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