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貞觀政要-(全二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4921779
- 條形碼:9787514921779 ; 978-7-5149-217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貞觀政要-(全二冊) 本書特色
旨在歌頌"貞觀之治",總結(jié)唐太宗時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來君主以為借鑒;
書中所記基本為貞觀年間唐太宗與大臣的問答,以及皇帝的詔書、大臣的奏疏等;
戈直在整理"傳寫謬誤"的同時,更注重采輯唐、宋諸儒之論,間以己意,對唐太宗君臣的"嘉言善行、良法美政"作出新的詮釋;
記載貞觀之治的史書有《新唐書》《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鑒》等,但就豐富性而言,都不如吳兢編撰的《貞觀政要》。
貞觀政要-(全二冊) 內(nèi)容簡介
“古典精粹”叢書收錄了耳熟能詳?shù)闹袊糯浼⒅厝の缎浴⒖勺x性。中國古代圖籍內(nèi)容豐富,涉及門類廣泛,精刻本校勘謹(jǐn)嚴(yán)。選擇其中的經(jīng)典本影印,可為當(dāng)代研究提供準(zhǔn)確的資料,也可為普通讀者接觸古籍提供機會。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史書,作者為唐代史官昊兢。昊兢(六七〇-七四九),唐朝著名史學(xué)家。他“少厲志,貫知經(jīng)史”,博覽群書,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為人剛直正派,在著述史書時“敘事簡核”、直言不諱,以“董狐筆法”聞名當(dāng)世。昊兢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樂府古題要解》《唐春秋》《唐書備闕記》《太宗勛史》《睿宗實錄》《中宗實錄》《貞觀政要》《則天皇后實錄》《唐高宗實錄》(與劉知己合撰)等,但大部分已不存。 《貞觀政要》成書于唐朝開元年間,共十卷四十篇。雖記載史實,但并不是按時間順序組織全書,而是總結(jié)唐太宗的“嘉言善行、良法美政”,輯錄其在位二十三年中與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四十多位重臣闕于治國之道的問答,內(nèi)容涵蓋治國方針、選賢任能、施行仁政、精簡機構(gòu)、申明法制等方面,同時強調(diào)統(tǒng)治者的自身修養(yǎng),是一部獨具特色、富有啟發(fā)性的歷史著作。 《貞觀政要》在唐代成書后即廣為流傳,宋代的《直齋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遂初堂書目》三部目錄均有著錄,可見,此書在宋代即已刊印,但宋刊本今不傳。元代學(xué)者戈直為此書作注并匯集宋元二十二位名家對此書的論述,撰成《貞觀政要集論》,即元刻戈直集論本。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陸心源《醑宋樓藏書志》、于敏中《天祿琳瑯書目》均有著錄,世不多見。此書通行本多為明刊本,《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較早的明刊本有:明洪武本二部,明成化本二部,即明洪武三年(一三七〇)王氏勤有堂刊本、明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〇)范氏遵正堂刊本、明成化元年(一四六五)內(nèi)府刊本、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崇府刊本。諸本之中,明成化元年內(nèi)府刊本流傳廣、影響大,《四部叢刊續(xù)編》本《貞觀政要》即據(jù)明成化內(nèi)府刊本影印。 此次影印出版,所用底本為明成化元年內(nèi)府刊本。
貞觀政要-(全二冊)貞觀政要-(全二冊) 前言
“古典精粹”叢書收錄了耳熟能詳?shù)闹袊糯浼⒅厝の缎浴⒖勺x性。中國古代圖籍內(nèi)容豐富,涉及門類廣泛,精刻本校勘謹(jǐn)嚴(yán)。選擇其中的經(jīng)典本影印,可為當(dāng)代研究提供準(zhǔn)確的資料,也可為普通讀者接觸古籍提供機會。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史書,作者為唐代史官昊兢。昊兢(六七〇-七四九),唐朝著名史學(xué)家。他“少厲志,貫知經(jīng)史”,博覽群書,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為人剛直正派,在著述史書時“敘事簡核”、直言不諱,以“董狐筆法”聞名當(dāng)世。昊兢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樂府古題要解》《唐春秋》《唐書備闕記》《太宗勛史》《睿宗實錄》《中宗實錄》《貞觀政要》《則天皇后實錄》《唐高宗實錄》(與劉知己合撰)等,但大部分已不存。
《貞觀政要》成書于唐朝開元年間,共十卷四十篇。雖記載史實,但并不是按時間順序組織全書,而是總結(jié)唐太宗的“嘉言善行、良法美政”,輯錄其在位二十三年中與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四十多位重臣闕于治國之道的問答,內(nèi)容涵蓋治國方針、選賢任能、施行仁政、精簡機構(gòu)、申明法制等方面,同時強調(diào)統(tǒng)治者的自身修養(yǎng),是一部獨具特色、富有啟發(fā)性的歷史著作。
《貞觀政要》在唐代成書后即廣為流傳,宋代的《直齋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遂初堂書目》三部目錄均有著錄,可見,此書在宋代即已刊印,但宋刊本今不傳。元代學(xué)者戈直為此書作注并匯集宋元二十二位名家對此書的論述,撰成《貞觀政要集論》,即元刻戈直集論本。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陸心源《醑宋樓藏書志》、于敏中《天祿琳瑯書目》均有著錄,世不多見。此書通行本多為明刊本,《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較早的明刊本有:明洪武本二部,明成化本二部,即明洪武三年(一三七〇)王氏勤有堂刊本、明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〇)范氏遵正堂刊本、明成化元年(一四六五)內(nèi)府刊本、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崇府刊本。諸本之中,明成化元年內(nèi)府刊本流傳*廣、影響*大,《四部叢刊續(xù)編》本《貞觀政要》即據(jù)明成化內(nèi)府刊本影印。
此次影印出版,所用底本為明成化元年內(nèi)府刊本。
貞觀政要-(全二冊) 目錄
御制貞觀政要序
貞觀政要集論題辭
郭思貞序
戈直序
貞觀政要序
貞觀政要目錄
集論諸儒姓氏
貞觀政要戈直集論
貞觀政要卷**
貞觀政要卷第二
貞觀政要卷第三
貞觀政要卷第四
下冊
貞觀政要卷第五
貞觀政要卷第六
貞觀政要卷第七
貞觀政要卷第八
貞觀政要卷第九
貞觀政要卷第十
貞觀政要-(全二冊) 相關(guān)資料
三代而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間,尤莫若貞觀之盛。誠以太宗克己勵精圖治于其上,而群臣如魏徵輩感其知遇之隆,相與獻(xiàn)可替否以輔治于其下,君明臣良,其獨盛也宜矣。
——明憲宗朱見深
唐貞觀,太宗以英武之資,能用賢良之士,時若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諸人,布列左右,相得益彰。蓋自三代以下,能用賢納諫而治天下者,未有如此之盛焉。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
貞觀政要-(全二冊) 作者簡介
吳兢(670-749),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唐朝著名史學(xué)家,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耿直敢于犯顏直諫,政治上頗有獻(xiàn)替,他的直言敢諫,不愧為一代諍臣。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