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的本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30372
- 條形碼:9787512430372 ; 978-7-5124-3037-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的本質 本書特色
本書是懷特海的代表作,集中體現了他的教育理念。懷特海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自我發展之路,反對灌輸生硬的知識和沒有火花的思想。他主張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技術教育與科學、文學教育有機結合發展;強調古典文化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智力發展的規律,以使家長和老師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節奏,安排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教育的本質 內容簡介
本書是懷特海的代表作,集中體現了他的教育理念。懷特海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自我發展之路,反對灌輸生硬的知識和沒有火花的思想。他主張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技術教育與科學、文學教育有機結合發展;強調古典文化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智力發展的規律,以使家長和老師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節奏,安排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教育的本質 目錄
教育的本質 相關資料
1.接受連貫的思想 一知半解的知識令人悲哀 被證明的應該加以利用,被利用應該可行,可行應可以證明 大腦具有生命,不和僵死的物質打交道 教育只有一個目的,五彩繽紛的生活。 教育原則與節奏:小時候也可以聽荷馬史詩 浪漫階段——精確階段(11歲往后)-綜合運用階段(15歲,語言綜合和科學精確)-循環過程 大學:綜合運用精神,環顧四周,智力培養,離開課本背誦留下的東西才有意義。 大學是把孩子的知識轉變為一種力量。 青年與老年通匯在一起,想象力與精力融為一體。 效率高的學究和蠢人。 2.教育的目的在于給人以智慧,授人以漁,讓人更好的地利用知識這一工具。古典文化藝術,對于英國人來說,入口就是拉丁語和希臘語。這就有點兒像中國古典文學的文言之于現代文。所以又勾起了我學拉丁語希臘語的念頭。 3.當年在北大讀數學分析課時,對課程設置特別佩服,大一*學期從Spivak很感性的一本書講起,在這本書里發現了如此設置的原因。 4.唐老師規定的必讀書目,短而精是他的突出特點。 有些思想很其獨創性,對我很有啟發。 5.以國家的角度講了教育的目的,為的就是被人們加以利用~并且讓各階層人民各得其所安居樂業~有很多批判會很刺耳,但是也很現實,在今天看也不過時。尤其喜歡作者論述《教育的目的》以及《大學及其作用》,對每個要接受16年教育,要上大學的人來說都非常推薦閱讀!知道自己為什么學是非常重要的!先證明其價值,再去做這件事。 6.懷特海說:“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躍的智慧”。反思教育本是一件不容易但有趣的事業。為師者心中當有溝壑,學子眼前才易見山川。 7.對教育*有害的是呆滯的思想,即那些僅僅被大腦接受,但既不被運用、也不被檢驗,也不能與其它知識產生有機聯系的思想。 我接受教育這十多年,一直讀著所謂*好的學校,但確實越來越呆滯了。 8.懷特海所認為的在今天已經是理論上的常識,于教育活動依然有效,比如教育應該遵循人的認知發展規律,這一點皮亞杰已有著述;學科教學應與生活相聯系;文科教育、科學教育、技術教育相輔相成;大學教育使青年人和老年人融為一體,大學的任務就是將想象力和經驗融為一體,對大學教師的考核不以論文數量為標準等。所有這一切均在功利化的觀念、唯物質的人生觀面前如同浮云。 9.大學培養了我們這個文明時代的知識分子的先鋒……這些知識分子始終是理想的源泉。這些理想引導人們勇敢地面對時代的困境。 10.我們面臨*艱難有*重要的任務,是為精神、探索性試驗以及生活提供自由的空間。我們應該這樣做,而當我們這樣做時會發現懷特海先生的這些論文充滿了真正的智慧。 11.素質教育經典范本,提倡老師必須擁有活躍的的思想、排除差異化的教育在毀滅生活、書本知識永遠不具有親身實踐的價值等新銳并經久不衰的觀點和想法。這世上不乏從事教育的人,真正懂得教育目的的人卻寥寥無幾。無論是為人父母還是從事教育行業,或是自己本身想完成一次自我教育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這本書的編輯非常負責,注解詳細到感人的程度。 12.這本將近百年前關于教育的書,初讀來,甚至比同時期那本羅素的《教育和美好生活》更加振聾發聵,直指教育的真諦,雖然現實很骨感,我們在實際中有太多的妥協和無奈,但,有一盞明燈在心中指引方向,比摸黑前進要好太多。 13.“教育所要傳達的是對思想的力量!”讀這本書真的超級感動!懷特海對教育的期望即使放在21世紀也絲毫不過時,其中的人本主義人文關懷越往后越重要,尤其對于中國教育有很大啟發意義。對于書本身而言,哲學功底很高,邏輯非常流暢,語言充滿激情,收藏! 14.讀研時,王健老師推薦的書目。畢業后才讀完。沒想到其中涉及的三階段以及黑格爾的三段式竟然可以給我的學位論文這么多啟發,恨晚!篇幅雖少,更不能斷章取義,一句句割裂來看,還是要放到時代背景下,融匯到自己對教育的認知體系中才有真正的收獲。否則,無非向書中所說所得皆是老生常言,從未真正掌握和實踐。 15.知識是為當下服務,大學是為了培養想象力,教育是為了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快速且有效的吸收知識,培養想象力。 16.寫得真好,這才是教育啊!即使文匯的這個版本亂七八糟的推介太多太low,但還是難掩這是本好書。 17.在我包里揣了多日,今天早晨才翻完。薄薄的一小本,真的是一本好書。差不多一百年前寫的東西,居然仍然切中當下。 18.當老師的過程中,*怕麻木。雖然,現在我還有很多待學習和改善的東西,但如果各種考試和題海戰術是孩子們不得不走的路,我希望孩子們能夠晚點再晚點走走去,教育的目的,不是培訓考試機器,而是引導學生發現和創造自我的發展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19.大學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每個上了大學的人都有能力思考的問題,但我卻從未思考過。 20.作者是羅素的老師,雖然是20世紀20年代末寫的書,關于教育的觀點依然適合于現在。這不是一本教人教育方法的書,而是講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義、教育應該保持的方向、教育*應該注重的內容的宏觀教育觀的書。能啟發人的思想,而不是教小技巧。這是一本好書,讀了是可以一生受益的,會教育別人和正在進行自我培養的人都能看。 21.西方經典讀本和其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幾乎每一本都要用大量篇幅來闡述基督教與作者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事實上,這些聯系不只是密不可分,簡直就是渾然一體。要想讀懂這些書,就要踏實的從西方文化的根源開始了解。 22.1941年的教育理論放在現在也都是真理啊。 23.大學是實施教育的機構,也是進行研究的機構。但大學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也不在于僅向教師們提供研究的機會。 大學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為一體,對學術進行充滿想象力的探索,從而在知識和追求生命的熱情之間架起橋梁。 24.懷特海教授邏輯嚴謹而不乏靈動,理想的專業化應該能夠提煉看待專業內、外的事物、現象、過程的符合客觀規律的方法和觀點。懷特海教授的教育理念我發現涉及人本主義、建構主義、發展視角、機能主義的部分觀點,這可能源自懷特海教授的專業水平、個人經歷以及當時歐洲的社會文化等,當然從這點看,有點像懷特海教授自己講的“業余愛好者”,教授也自知極難制定符合多種觀點又沒有任何缺漏的教育系統。我國城市化發展似乎有些缺乏和減少“有質感”的人文環境影響,當然造成了極嚴重的影響,但我不認為這會減少我們對美的渴望以及對其作出努力,歷史證明中華民族有適應環境的能力,不過我們也理應明白假如有例外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反省,即便能夠緩慢適應,付出的代價也是深遠而心痛的。 25.懷特海是一位教育公理主義者,他對教育的思考,提出對教育改革的觀點,是基于他對人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認識。他提出教育要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專門知識的人才、教育要有樂趣、教育的核心問題是知識的活化等。在第三張教育與紀律的節奏中,懷特海寫到“生命是靠自我發展的沖動而成長”,我認為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教育要引導被教育者尋找到他自我發展的沖動。 懷特海提出“人類天生是一種適應并局限于一定生存模式的專門化的物種”。無論懷特海的教育的節奏理論,討論自由與紀律的關系,探討技術教育與科學和文化的關系等,都是為了構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育技術體系,試圖通過這些教育原則和教育技術的應用來引導每一個人發現自身發展的沖動,尋找適合自身的風格。 26.感觸很深,他告訴了我教育到底是什么和他的意義。 27.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 28.哲人的分析真是簡潔有力。 29.我受教育的過程走過多少彎路,現在還陷在里面,卻一直視而不見。忘記問了,受教育,到底為了什么?對自己而言,這是我給五星的原因。 30.真正的學習*是對立的統一,文理并用,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嘗試探索,而不是了解,喬大爺的stay foolish也是這個意思! 31.全局學習法的鼻祖?1929年,好早,讀起來還是很有啟發。 32.對人的改變才是本質的改變。懷特海在三一學院與同學們的交流共進是令我羨慕的。 33.*有價值的還是懷特海關于教育節奏:浪漫~精確~綜合的論述。能把握兒童的認知規律來運用的話,教育就會有效而美好。 34.懷特海、羅素、《數學原理》,三位一體,深刻改變了人類科學歷史的發展歷程。但凡大家,心懷天下,而天下在于人類歷史的傳承,教育得當,歷史發展,教育失敗,更迭換代。哲學家來論述教育,必然理性大于感性,形式邏輯推理,非形式邏輯批判。比如先難后易的教育觀、比如實例舉證代替公式記憶的教學觀、再比如數學符號語言轉化為描述性的邏輯語言。這其中**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明白所研究學習對象間互相的關聯。科學的本質除了對物體實際性質的探索以外,*重要的是要把盡可能多的事物關聯起來,形成統一的人類世界觀。教育,應圍繞世界觀打造。 35.語言流暢,受益匪淺,建議每個爸爸媽媽都讀一讀。 36.引發教育根本的討論,或有傳世之功。 37.那么我們或許不會驚訝,懷特海書中所談論的問題,所進行的批判,所提出的觀點,頗能切中我們當下的時弊。 38.懷特海提出“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從各個方面體現出來的生命”,是故教育必須尊重和順應生命本身的成長規律,亦即懷特海所說的“節奏”,使生命變得鮮活、強健。 39.懷特海沒有抹殺紀律和強制在教育中的作用,但它們應嚴格限制在特定的成長階段,而且必須適度。 40.自由在教育中*可貴的價值,在于讓孩子保持想象力。教育絕不是機械地給心靈填塞知識,只把知識當作達到某種世俗成功的工具。 41.*次聽到這本書,是教育哲學老師推薦的,個人覺得,不論是作為學生,或是教師,亦或是從事與教育不相關職業的人,都可以閱讀這本書,我是一個師范生,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42.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每個父母、老師以及關注教育的人認真讀一讀!有高度、有深度!英國百年前的教育與當今中國面臨的教育現狀極其相似,值得借鑒和反思! 43.蠻喜歡的,讓我們更清楚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認識孩子,從我們有孩子的那刻起,不忘初心,不要苛求,對待我們的孩子 。 44.此書就不用介紹了,是出名的名著。我是閱讀了北大的一些老師的介紹后,購買學習,希望今后在教育小孩方面能夠得到些許的啟發。 45.*讓我嘆服的是懷特海先生所指出的上世紀初英國面對的一些教育問題和誤區,時隔近百年,仍切中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的要害!作為家長,我在讀完一遍后深受啟發,準備再讀一遍。雖然本書主要是"教育觀",作為家長來說的"方法論"問題,還得自己摸索。但是,教育的本質值得每位家長仔細思考!翻譯方面確實沒法盡善盡美,有些文字讀起來比較晦澀,但也有亮點:就是注釋,很多注釋讓人長知識。 46.許多人不明白教育的目的 不去教育 這樣會是吃了人生果卻不知其味道 。 47.人是有意識的動物,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搞明白,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們的教育,我們標榜為百年大計之根本的教育,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們真的認真考慮過么?一百個教師中能有多少?家長們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們都應該讀一下深刻影響過歐美教育的這本書,借此認真考慮一下我們的教育目的到底應該是考高分,還是該為了人的自我健康發展。 48.建議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朋友,都用心讀一讀。很有指導意義。 49.教育書籍的經典制作,看看吧。根據(教師專業閱讀地圖)來買的。健康和學習都是我們要關注的對象。 50.《教育的目的》由懷特海所著,本書的主要側重點在于智力的教育,因此在所有的章節中,都將始終貫穿著這樣一個主題,并從多個視角進行說明——簡單地說,就是——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老師也必須有活躍的思想。 本書斷然反對灌輸生硬的知識,反對沒有火花的使人呆滯的思想。
教育的本質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英國數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出生于英國東南部的拉姆斯蓋特,祖父和父親曾先后任當地一所私立學校的校長,是當地頗有名望的教育家。他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主攻數學,先后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美國哈佛大學等校擔任數學、哲學教授。他與羅素合著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數理邏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他是“過程哲學”的創始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的教育理念,主要的著作有《科學與近代世界》《過程與實在》《觀念的冒險》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