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學與儀式——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08581
- 條形碼:9787569508581 ; 978-7-5695-085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與儀式——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 本書特色
儀古希臘戲劇中的神話類型——酒神型與日神型被公認為西方文化體系里兩個重要的文明類型和儀典范式。其中,酒神作為純粹的西方儀典敘事范式,更是西方戲劇和西方文學的濫觴。在西方學術史上,悲劇被認為源于酒神儀式。本書即為作者在文學與儀式研究領域的典范之作。
酒神儀式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產物。
《文學與儀式》是彭兆榮教授在儀式研究領域的典范之作。本書從人類學儀式理論的知識譜系、酒神的美學發生學原理及酒神的文學原型敘事等方面論述,對古希臘酒神與悲劇的原生性關聯進行梳理,將酒神祭儀和酒神精神作為典型的文學敘事類型來闡釋儀式的結構和功能。
文學與儀式——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 內容簡介
本書從人類學儀式理論、儀式的文學人類學解釋、與自然生態的關系、酒神系譜、酒神的美學發生學原理及酒神的文學原型敘事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作者在書中論述, 像“日神/酒神”這樣的純粹具有西學倫理和哲學美學發生學意義的敘事范式其實充滿著“東方敘事”的因子, 它是一個“東學西漸”的歷史變遷過程。本書意在說明, 在“西方文學”的“我者敘事”當中, 事實上存在著許多東方文化的“他者敘事”。
文學與儀式——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 目錄
**節 儀式的表述:界定與概說
第二節 學術原點、“儀式一戲劇”的基本表述
第三節 儀式的進程:閾限與通過
第四節 儀式的象征:功能與結構
第二章 文學人類學的解釋譜系
**節 不設防的文學與人類學邊界
第二節 文學人類學與“神話一儀式”范式
第三節 “金枝”情結與兩個F:事實/虛構
第四節 作為物質的儀式敘事
第三章 人文自然的歷史譜系
**節 自然的人文話語
第二節 物種的人類話語
第三節 中心的邊緣話語
第四章 酒神祭儀的神話譜系
**節 概念和定義的解說
第二節 酒神的譜系
第三節 戲劇的緣生形貌
第五章 符號話語的美學譜系
**節 酒神的美學原則
第二節 變形原則
第三節 符號與隱喻
第四節 酒神的精神
第六章 文學敘事的原型譜系
**節 文學敘事內部的“功能一結構
第二節 “儀式一原型”之生死母題
第三節 性靈之間
參考資料
文學與儀式——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 節選
《文學與儀式: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中國文學人類學原創書系》: 蘇聯的大百科全書中對這一歷史神秘工程有過權威的解釋:底爾菲之所以成為太陽神祭祀的中心,古希臘人奉祭*著名的地方,與地方性的祭司勢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祭祀儀式又強化著這種宗教意識。據學者們考證,由于底爾菲祭司權勢的增長,阿波羅的崇拜具有重大的意義。稍后,農神狄俄尼索斯(巴古斯)的崇拜傳播起來。在荷馬的詩篇里,狄俄尼索斯還不屬于奧林匹斯群神之列,但到后來,狄俄尼索斯的崇拜(與得墨忒耳和珀爾塞福涅的崇拜一道)跟厄琉西斯和底爾菲的宗教儀式聯系起來。這也引起了整套整套的神話。到公元前7世紀末至前6世紀初,部落合并得更厲害,各部落的差別削平了,這又漸漸導向創立古希臘許多地區對于神靈的共同信仰。各種祭神儀式,一部分名詞和形容詞的字源,都證明神話有*初的說法,又有后來改變了的種種不同的說法。① 人類原始文化的遺跡中大量出現對太陽的崇拜,已為無數學者所證明,這里不做重復工作。但是,與底爾菲太陽神祭祀儀式并行并置者卻是一個相對于太陽神來說非同類重要的神祗狄俄尼索斯崇拜和祭祀現象,倒為古希臘文明類型之特殊,當然包括對其有著根源性影響的古埃及和古代小亞細亞地區。從今天的歷史遺墟的實地考察,狄俄尼索斯祭禱儀式以及酒神劇場成了無可爭議的實物:它靜靜臥躺在阿波羅神殿的旁邊,其地勢甚至建筑在整個巨大工程的*高處。因此,有學者估計,在太陽神殿的毗鄰存在著另外一個酒神神殿。在一塊6世紀的祭祀銘文中,人們發現給神祗祭獻的禮物同時向兩個神提供,他們是狄俄尼索斯和皮善的阿波羅。②又,根據底爾菲地方的祭祀儀式行為的解釋,崇拜日神阿波羅和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必然為并行的行為,因為阿波羅主持著夏季六個月時段(實指春夏兩季),而狄俄尼索斯主管冬天時節(實指秋冬兩季)。兩個神祗共同完成一年四季的完整輪回。而酒神所主持的冬季時節被稱作“鄉村的狄俄尼西亞時間”(the time of the rural Dionysia)①。酒神的身份似乎可以給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認識:他與太陽神并置為一個完整的象征體系和制度。所要表達的與其說是一種神話的敘事,還不如說要建構一個世界范圍內的秩序規范。自然界的演變所傳遞給人類的原則恰恰并不是由某一種神話力量、某一個單一性質的神祗力所能及,而必須通過多元力量的整合并且不斷發生變革來實現宇宙的根本性質。在這些推動性變革的因素中,*為基本的矛盾因素正是哲學美學范疇內的二元對峙關系的不斷平衡與破壞,進而再平衡,如此循環往復。日神與酒神在哲學美學上組合為一個互為彼此的二元組合關系。它們是對立的平衡,分析的綜合,物質的精神,破壞的和平,疾病的治療,城市的鄉村,中心的邊緣,結構的解構,等等。總之,二者共同講述著人類祖先認識和理解自然界的人文本質。 如果我們把酒神精神完全歸屬于理念和抽象就大錯特錯,酒神(儀式之神)、戲劇之神(行動之神)的所有文化底蘊都有賴于具體的處所和器物,遍及整個愛琴海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大量圓形劇場的遺跡都與之有關。而且,這些戲劇場地和器物都有助于加強“儀式一戲劇”的成就和互動,也有助于在儀式的戲劇化過程中增進人與神、人與人——演員與觀眾的交流與對話。從公元前7世紀起,酒神的祭儀便流行于許多城市。在雅典,從庇士特拉圖的時代起,國家便開始舉辦小酒神祭(鄉祭)和大酒神祭(城祭)的各類活動,漸漸地,酒神和農神的崇拜便成為國家的崇拜。這個變遷過程也使得酒神儀式隨之發生了某些變化。比如原先歌隊所唱的祭祀酒神的頌歌并不見得十分復雜,既沒有音樂性的變化,也沒有藝術性。自從合唱隊中增加一個表演的人員,即后來被稱為演員者,使得儀式的戲劇化向前跨進一大步。演員朗誦關于酒神的神話,跟合唱隊對答臺詞。演員與合唱隊之間既有了交談——對白,那就構成了戲劇表演的基礎。正如希臘的戲劇那樣,希臘的劇場也是跟酒神崇拜及酒神祭禮分不開的。 ……
文學與儀式——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 作者簡介
彭兆榮,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旅游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產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主要從事人類學與旅游、文學人類學、文化遺產、儀式、博物館等方面研究。著有《飲食人類學》《旅游人類學》《遺產:反思與闡釋》《中國藝術遺產論綱》《重建中國鄉土景觀》等30余部,主編“人類與遺產叢書”“廈門大學人類學文叢”“文化遺產教材叢書”等9套,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