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人類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08567
- 條形碼:9787569508567 ; 978-7-5695-085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人類學 本書特色
《語言人類學》作者以深厚廣博的知識基礎,向讀者簡明又深刻地展示了語言人類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歷史和研究意義。從平凡的社會現象、語言差異等入手,挖掘語言背后承載的更深層的社會意義,把握人類社會的發展脈絡。文字表達深入淺出,是優秀的文學人類學學術著作。 人心感物,語言乃生;人造文化,語言造人。 《語言人類學》作者納日碧力戈長期致力于在“語言和文化之間搭橋”,把語言作為社會實踐和文化資源來研究,以此視角探討人類學的族群、儀式、社會變遷等諸多主題。語言不僅是一種交際工具,還是民族文化、社會、歷史、風俗的縮影,透過語言而探究文化發生史、人類行為史,具有獨特而深遠的意義。
語言人類學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文學人類學原創書系”分冊之一。本書從四方面對語言進行研究: 作為文化資源 (cultural resource) 的語言 ; 作為社會實踐 (social practice) 的語言 ; 作為歷史記憶的語言 ; 作為話語權力的語言。
語言人類學 目錄
**節 語言人類學定位
第二節 形式、內容與意義
第三節 語言:能動和歷時的多維活動
第四節 語言:指號系統
第二章 作為文化資源的語言:普遍性和相對性
**節 薩不爾-沃爾夫假說
第二節 結構與認知
第三節 語言的文化隱喻
第四節 時間和空間
第五節 社會分類
第三章 語言的由來
**節 達爾文的進化論
第二節 從猿到人
第三節 人腦和語言
第四節 人類語言和動物語言
第四章 語言和實踐
**節 結構耦合
第二節 說話民族志
第三節 語言和行動
第四節 語言文化的翻譯活動
第五章 文字的力量
**節 關于文字的起源
第二節 文字和語言
第三節 文字的作用
第四節 超越文本
第五節 漢字文化的影響
第六章 重歸語言人類學
**節 游戲與規則
第二節 對話理論和社會行動理論
第三節 指號三性
第四節 移動符
第五節 認知語言學
第七章 語言和全球化
**節 語言意識形態
第二節 文化交流和語言接觸
第三節 數字化生存
第四節 “地天通”的新時代
參考資料
語言人類學 作者簡介
納日碧力戈,國內首位人類學民族學長江學者,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卡爾頓學院珍妮一拉斐爾伯恩斯坦人類學與東亞研究講座教授,現任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理論研究和田野實踐,關注民族/族群理論和符號人類學研究,著有《萬象共生中的族群與民族》《民族三元觀——基于皮爾士理論的比較研究》《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人類學理論的新格局》《姓名論》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