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近代中國西醫本土化與職業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10513
- 條形碼:9787010210513 ; 978-7-01-021051-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中國西醫本土化與職業化研究 本書特色
導論部分,重點對涉及本課題的選題取向、重要概念及學術史回顧及現狀進行考察,并提出主要論點;*章,重點考察西醫入華的基本脈絡,西醫本土化的過程與階段,西醫在華迅速發展的內外動因以及西方醫療衛生體系的制度植入;第二章,從醫療空間的現代轉換、近代醫學團體的本土趨勢、西醫群體發展的典型特征等視角,重點探討西醫本土化的發展趨向;第三章,重點考察西醫的傳播路徑和傳播策略等相關要素,其中包括作為傳播主渠道的西醫教育、衛生知識大眾化的多元傳播手段、近代公共衛生制度及其建立;第四章,把西醫東漸置于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討西醫本土化進程中的文化調適問題,重點聚焦異質醫學文化的交集、中西醫學的雙向適應、文化調適中走向互容共通等問題;第五章,全面展開近代中國西醫職業化研究,著重考察西醫職業化的發始、生活百態與都市社會、西醫職業管理制度、西醫的職業倫理與公共參與等內容,勾勒出一幅較為完整的近代中國新興西醫群體的職業形象。結語部分,簡要歸納和總結在國家與社會關系視野下,西醫本土化與職業化所綻放的歷史意蘊。
近代中國西醫本土化與職業化研究 內容簡介
導論部分,重點對涉及本課題的選題取向、重要概念及學術史回顧及現狀進行考察,并提出主要論點;章,重點考察西醫入華的基本脈絡,西醫本土化的過程與階段,西醫在華迅速發展的內外動因以及西方醫療衛生體系的制度植入;第二章,從醫療空間的現代轉換、近代醫學團體的本土趨勢、西醫群體發展的典型特征等視角,重點探討西醫本土化的發展趨向;第三章,重點考察西醫的傳播路徑和傳播策略等相關要素,其中包括作為傳播主渠道的西醫教育、衛生知識大眾化的多元傳播手段、近代公共衛生制度及其建立;第四章,把西醫東漸置于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討西醫本土化進程中的文化調適問題,重點聚焦異質醫學文化的交集、中西醫學的雙向適應、文化調適中走向互容共通等問題;第五章,全面展開近代中國西醫職業化研究,著重考察西醫職業化的發始、生活百態與都市社會、西醫職業管理制度、西醫的職業倫理與公共參與等內容,勾勒出一幅較為完整的近代中國新興西醫群體的職業形象。結語部分,簡要歸納和總結在國家與社會關系視野下,西醫本土化與職業化所綻放的歷史意蘊。
近代中國西醫本土化與職業化研究 作者簡介
郝先中,歷史學博士,教授,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代以來西醫在中國本土化與職業化研究”(13BZS092)、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近代以來中西醫論爭及其學術地位演變”及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課題多項;在《學術月刊》《中共黨史研究》《史學月刊》等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光明日報》《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論點摘錄或全文轉載。著有《1937:悲壯抗戰》(學林出版社2004年版),參編教材5部。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