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37710
- 條形碼:9787559637710 ; 978-7-5596-377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本書特色
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受用一生2600萬媽媽關注,年糕媽媽李丹陽的育兒指南張泉靈、張怡筠傾力推薦投資親子關系就是投資孩子的未來 針對80后、90后父母的新生代育兒指南年糕媽媽認為育兒中要把80%的力氣用在維護親子關系上,父母要學會把時間、力氣都花在刀刃上,而這個刀刃就是親子關系。 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受用一生育兒的本質就是維護好一段親子關系,你跟孩子關系怎么樣,比你對孩子怎么做更重要。親子關系沒做對,以后再用力也補不回來。 金字塔模型,送給媽媽的親子關系培養方法只有搞好親子關系,才能放下你的焦慮。年糕媽媽傾力打造金字塔模型,解讀親子關系中生理需求的滿足、親子關系的濃度、榜樣的力量,幫你獲得:√孩子情緒背后真正的原因√孩子接受的溝通方式√高質量的親子陪伴√高情商、主動合作且充滿自驅力的孩子七大內容板塊、六大趣味工具,聚焦每一個育兒困惑投資親子關系就是投資孩子的未來,聚焦*常見的育兒困惑,囊括每一個你不知所措的育兒瞬間。 張泉靈傾情加盟,與糕媽一起分享如何培養充滿自驅力的孩子讀完這本書,你將收獲:調動爸爸的熱情一起帶娃,告別喪偶式育兒,培養高情商孩子;像帶領一支隊伍一樣,動員全家幫你帶娃;做好時間管理,在做個好媽媽的同時,依然努力成長;帶領孩子成為有自驅力的人,自驅力是父母給孩子*好的養育。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內容簡介
(一)2600萬媽媽關注,年糕媽媽李丹陽寫給80后、90后父母的新生代育兒指南。
(二)無數的用戶留言都把育兒比作一場戰爭,如何調動爸爸的熱情一起帶娃,告別喪偶式育兒?如何組建一支帶娃團隊,讓老人、爸爸跟你步調一致?作為全職/職場媽媽,怎么在當個好媽同時,還能不斷的自我成長?有了學區房,孩子未來就一定會成功嗎?
(三)育兒中要把80%的力氣用在維護親子關系上,這本書要告訴大家的,不僅是如何聚焦親子關系,也是怎么讓媽媽們找回自己。對于孩子來說,他需要的是更溫柔的媽媽看到他、更平靜的媽媽接納他、更積極的媽媽帶領他。所有媽媽都請先記住這一點 :只有和自己達成和解,才能養育更好的孩子。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目錄
序章—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受用一生
1.1為什么育兒會成為一場戰爭
1.2育兒的本質,就是維護一段親子關系
1.3說再見時,自驅力是你唯一能給孩子的行李
工具·育兒金字塔
第二章 怎么做親子溝通才*高效
2.1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
2.2中國家庭的育兒僵局,就是缺少尊重
2.3 如何讓孩子對你無話不談
2.4別給孩子貼標簽
2.5 你自以為是的嘮叨,其實會害了孩子
2.6安全感夠了,孩子的表現就好了
工具·分離焦慮處理流程
第三章 告別吼叫,讓孩子主動合作
3.1孩子為什么不聽你的話
3.2 立規矩不是為了懲罰孩子
3.3別嫌孩子煩你,是你在煩孩子
3.4分房睡,孩子走向獨立的**步
3.5學會花錢,是孩子的一種重要能力
3.6大人越放松,孩子越合作
3.7性教育不會太早,只會太晚
工具·家庭慣例表
第四章 如何培養一個高情商孩子
4.1孩子情商高,是因為知道你愛他
4.2 自由的孩子才自律
4.3 有了小愛好,內向孩子自信了
4.4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也贏不了
4.5懂得感恩,從教會孩子珍惜開始
4.6關于共情,我們到底做錯了什么?
4.7為什么要讓孩子理解死亡
4.8接納孩子,他就是獨一無二的
工具·家庭樹和聊天工具
第五章 高質量陪伴的秘密武器
5.1親子閱讀——再忙也不能少的10分鐘
5.2放下手機,才能陪好孩子
5.3一起運動,養育自信、快樂的孩子
5.4一起旅行,是親子關系的急救包
5.5帶孩子去博物館,100次都不嫌多
5.6一場好電影,讓大人和孩子一起做夢
5.7 一起玩桌游,在笑聲中激發頭腦活力
工具·發瘋日
第六章 學習力決定孩子一生的競爭力
6.1 玩就是*高效的學習
6.2 一起讀科普書,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6.3把生活里的挑戰,都變成學習的機會
6.4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6.5 教孩子認字,要像吃飯喝水那么自然
6.6 培養專注力,讓孩子的努力更高效
6.7讓腦子更聰明的辦法,在手上
6.8給孩子報興趣班,請先想好這些事
6.9 真正決定智商的,是思維方式
工具·閱讀銀行
第七章 更平和的家庭,更陽光的孩子
7.1吼了孩子,我還是好媽媽嗎?
7.2女人30,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
7.3 要求孩子前,先要求自己
7.4搞定一切的媽媽,都會時間管理
7.5好媽媽勝過學區房
7.6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位
7.7讓爸爸帶娃,我做對了3件事
7.8婆媳關系,不是什么大問題
7.9像管理企業一樣管理家庭
工具·家人愿望卡
后記:糕媽對話張泉靈
把孩子們自驅力的種子,種進熱情的保護區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節選
為什么育兒會成為一場戰爭
我寫了5年育兒文章,也看了5年用戶留言。每天,都有無數媽媽給我留言,訴說自己全新的困惑。
★孩子性格敏感內向,老人說是我急著回去上班管得太少,我心里也很內疚,又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
朋友家女兒和我兒子一樣大,人家都會背古詩認字了,我兒子啥都不會,太落后了嗎?
爺爺奶奶平時寵著孩子,5歲了還在喂飯。孩子被幼兒園老師批評了很多次,現在都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孩子明明早就能自己上廁所了,*近卻連著一個星期在幼兒園尿褲子,想知道在幼兒園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就是不肯說,要怎么問呢?
給孩子報過好幾個興趣班,每次試聽課他都很高興地說“喜歡”“想學”,上過幾節又不去了,我該逼一逼嗎?
孩子每天跟他爸一起玩手機,家里只有我在擔心對孩子不好,其他人都說就玩一會兒不要緊,真的是我想多了嗎?
★所有后臺留言里,*高頻的關鍵詞是:“道理”“怎么辦”“不聽”。
我們當前育兒生活大部分問題的主體和核心是:孩子不聽話/不講道理,怎么辦?
當媽媽們問出“怎么辦”的時候,她們就像救火隊員,永遠都在尋求解決問題。
難怪有人說,育兒就是一場戰爭。
但是,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就是制造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系嗎?
一定有哪里不對吧?我這樣問自己。
★問題背后的實質
上面這些問題,我當然可以給出答案:
怎么幫助內向的孩子建立自信、怎么在生活中為孩子做好認字準備、怎么給孩子挑興趣班、怎么合理地給孩子安排電子屏幕時間……每個問題都可以變成一篇告訴媽媽們解決方案的文章,這些,就是我這幾年*主要的工作。
我們了解了很多育兒場景中的實際問題,都是有解決方案的,家長*關心、*深層次的育兒焦慮,難道就是這些“怎么辦”嗎?
那些媽媽的留言,看起來是一個個獨立的問題:孩子的早期啟蒙、生活習慣養成、隔代育兒的矛盾沖突等等。但是在這些問題背后,我看到的是同一件事:焦慮。
我想,家長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這種觀點開始流行:父母要對孩子的人生負責,家庭教養能影響孩子一生。
當父母堅信自己要對孩子的行為負責、要去尋求解決方案時,其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用對力氣。
父母做了什么和孩子長成什么樣,它們之間真的有必然聯系嗎?
家長真的有能力決定孩子成長為什么樣的人嗎?
什么樣的孩子會成功?父母能給孩子*大的影響又是什么呢?
這些問題,沒有一篇育兒文章能告訴我們答案。但是,想清楚這些,才是解答所有問題的鑰匙。
★我們需要真正的方向
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我會說,我們當下的育兒生活,就像有很多人在給你導航,“下個路口左轉”“前方500米有紅燈”,卻缺了一個指南針,不知道真正的方向是什么。
去年,我花了一個月時間準備一場以“親子關系”為主題的線下巡講,在演講稿磨到第13遍的時候,一個模糊的想法冒出來了,它從白板上的一個三角形,變成了 “親子關系金字塔模型”,我不斷用理論、故事去豐富它的內涵,把它帶到線下巡講中,給很多媽媽講解它。
這個金字塔模型,并不是一次靈光乍現,而是基于我這幾年的學習和思考,更是從我育兒生活的點滴中滋生出來、從我心里流動出來的東西。讓我驕傲的是,媽媽們的反饋告訴我,它真的有用,它能夠解釋我們育兒生活中真正的困惑。
★而這本親子關系書,也是從這個金字塔模型中衍生出來的,我會用簡短的篇幅解釋一下這個模型,告訴大家——在育兒中,*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認為,是親子關系。
當媽媽們問“我該怎么辦”時,*深刻的無奈,是把育兒當成了一種操作,堅信自己該做些什么,才能得到什么結果。
事實上,只有我們把育兒看成一段關系,才能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孩子是個不斷成長的獨立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情緒和個性。
一段關系出了問題,不是大數據和方法論能夠解決的。因為任何一段關系都是雙向的、流動的、獨一無二的。親子關系,才是我們育兒生活的起點和終點。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作者簡介
“糕媽”李丹陽,二胎媽媽,年糕媽媽品牌創始人,母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KOL。她寫的東西,2600萬人在看。
見識許多不科學的養育方式,體會過當媽種種焦慮,這位浙江大學臨床醫學碩士,要給媽媽蹚一條從容育兒的道兒。
凡事,抓住了本質,才能從容。
比磚頭還厚的大部頭育兒書本、醫學典籍;英文/日文/德文等等衛生組織文章;每天上千條的讀者留言;外加和兒子的朝夕相處、身體力行經驗——5年寒暑,李丹陽把這些死死攥在手里,只看到一句話:良好的親子關系,是育兒的本質。
李丹陽告訴寶媽們,把心放肚子里,親子關系處理好了,事半功倍!可是,育兒方方面面這么多事兒,“本質”這種話豈是可以隨便斷言的?
親子關系那么好弄嗎,怎么才能處理好?
這個,看完這本書您就明白了!案鈰尅崩畹り,二胎媽媽,年糕媽媽品牌創始人,母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KOL。她寫的東西,2600萬人在看。
見識許多不科學的養育方式,體會過當媽種種焦慮,這位浙江大學臨床醫學碩士,要給媽媽蹚一條從容育兒的道兒。
凡事,抓住了本質,才能從容。
比磚頭還厚的大部頭育兒書本、醫學典籍;英文/日文/德文等等衛生組織文章;每天上千條的讀者留言;外加和兒子的朝夕相處、身體力行經驗——5年寒暑,李丹陽把這些死死攥在手里,只看到一句話:良好的親子關系,是育兒的本質。
李丹陽告訴寶媽們,把心放肚子里,親子關系處理好了,事半功倍!可是,育兒方方面面這么多事兒,“本質”這種話豈是可以隨便斷言的?
親子關系那么好弄嗎,怎么才能處理好?
這個,看完這本書您就明白了。
李丹陽創辦的“年糕媽媽”APP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育兒APP之一。年糕媽媽品牌曾榮獲2018年品牌影響力在線教育機構、騰訊最具價值自媒體、微博十大影響力母嬰育兒機構等獎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