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傳播新視野:危機與轉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76155
- 條形碼:9787567576155 ; 978-7-5675-7615-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播新視野:危機與轉機 本書特色
2008年以來,全球資本主義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危機,這場危機不僅僅存在于經濟領域,而是影響與蔓延至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正是在這一危機背景下,我們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圍內匯聚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的各種力量、視角和方法,在對當代社會的危機與問題作出恰當的回應的同時,為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傳播理論的發展開拓新的道路。
《傳播新視野:危機與轉機》分為上、下兩編,收錄國內外研究性論文20篇。上編展示了當代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新傳播理論和研究路徑的發展,涉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分析消費資本主義文化和數字資本主義危機中的新運用、中西方不同馬克思主義流派在新聞自由和文化領導權理論方面的比較、“自主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理論和實踐前沿,以及批判視野下的中國傳播研究新問題意識、風險傳播和生態傳播等內容。下編首先從批判傳播的角度聚焦傳播和學術的公共性問題,進而對中外傳播中的不平等、不同社會主體的抗爭性傳播,以及階級、性別和城鄉分野等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從而拓展馬克思主義批判傳播研究的視域。*后,通過學者對參與式傳播研究或行動傳播研究的經驗總結和方法論反思,我們突出和強化了批判研究的實踐指向和學者的能動性。
傳播新視野:危機與轉機 內容簡介
本書在探討批判傳播學如何在回歸馬克思經典和批判性地檢視中外新聞傳播理論和實踐的同時,通過對傳播與學術公共性的重構,以及對具體階級、性別和城鄉關系等權力結構中的社會主體的傳播實踐和學術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
傳播新視野:危機與轉機 目錄
上編:當代馬克思主義、危機與傳播
一、消費的生產:商品、誘惑、矛盾
二、重壓之下的權力:危機中的數字資本主義
三、“新聞自由”的表述與踐行:傳統馬克思主義與非傳統馬克思主義兩種視角的比較
四、葛蘭西與毛澤東“文化領導權”思想比較
五、傳播與中國的批判研究:機遇與挑戰
六、自主論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西方另類媒體傳播理念與實踐
七、風險社會語境下的新聞自由與政府責任
八、媒介、傳播與環境危機:限制、挑戰與機遇
九、政治經濟學,生態學和新圈地運動:交叉、挑戰及批判傳播學
下編:公共性、抗爭與主體
十、傳播學的雙重公共性問題與公共傳播學的“誕生”
十一、試論以參與式傳播重構我國大眾傳媒的公共性:從我國電視公共頻道的架構設置說起
十二、利益導向與價值重置:中國“三網融合”政策制定中的“資本化”邏輯及反思
十三、批判傳播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中國互聯網
十四、媒介、現代性與不平等:企業化印度中的平民
十五、在鄉村與都市之間:現代中國空間政治變遷中的知識分子與文化傳播
十六、后社會主義語境中性別地位的表述
十七、階級與視覺文化:農民工、攝影和視覺政治
十八、行動傳播研究:概念、方法論、研究策略與挑戰
十九、“南方兩周末”:工民新聞實踐與傳播賦權
二十、采礦業、勞工和抗爭性傳播
傳播新視野:危機與轉機 作者簡介
主編 趙月枝,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全球傳播政治經濟學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卓越訪問教授,浙江省縉云縣河陽鄉村研究院執行院長。本科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獲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傳播學博士學位。出版《中國傳播政治經濟學》(2019)、《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2011)、Communication In China(2008)、Media,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 (1998)等多部中英文(編)著作。她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獲得達拉斯·斯邁思獎(Dallas Smythe Award)和埃德溫·貝克獎(The C. Edwin Baker Award),成為國際傳播學界第二位擁有此兩項終身學術成就獎的學者和首位女性學者。2019年入選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自1882年成立以來首位從該國大學的傳播院系入選的皇家院士。主編 趙月枝,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全球傳播政治經濟學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卓越訪問教授,浙江省縉云縣河陽鄉村研究院執行院長。本科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獲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傳播學博士學位。出版《中國傳播政治經濟學》(2019)、《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2011)、Communication In China(2008)、Media,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 (1998)等多部中英文(編)著作。她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獲得達拉斯·斯邁思獎(Dallas Smythe Award)和埃德溫·貝克獎(The C. Edwin Baker Award),成為國際傳播學界第二位擁有此兩項終身學術成就獎的學者和首位女性學者。2019年入選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自1882年成立以來首位從該國大學的傳播院系入選的皇家院士。
主編 呂新雨,文學博士,現為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康奈爾比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新紀錄運動、影視理論、文化研究、傳播政治經濟學、三農問題等,著有《鄉村與革命》《書寫與遮蔽:影像、傳媒與文化論集》《紀錄中國—當代中國的新紀錄運動》《神話·悲劇·〈詩學〉——對古希臘詩學傳統的重新認識》《鄉村與國家》《學術、傳媒與公共性》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其中許多論文被翻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韓文等。其參與主編和撰寫的(與Chris Berry和Lisa Rofel)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是英語學術界第一本討論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的著作。主編“紀錄影像:海外與中國”叢書,2013年起由復旦大學出版社陸續推出;聯合主編“批判傳播學”系列叢書,2014年起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陸續推出。此外,目前還擔任:《新聞大學》欄目主編,《電影藝術》編委,Trans Asia: Screen Cultures叢書國際編委;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期刊國際編委;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期刊國際評委等學術職務。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