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半部論語治天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54409
- 條形碼:9787541154409 ; 978-7-5411-5440-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部論語治天下 本書特色
科技的進步,使我們擺脫了自然的束縛;經濟的增長,使我們掙脫了物質的枷鎖。我們仿佛朝著越來越美好的世界邁進,然而現實社會卻是物欲橫流、不思節制、為所欲為、浮躁喧囂,焦慮、疲憊、迷失、茫然可說是現代人的通病。
《論語》是中國文化精髓的集結,小到舉止言行、衣食住行、生活習慣,大到修身立德、為政處事、治國理政,無一不涉及。
臺灣大學原校長孫震教授,以經濟學視角全新解讀《論語》,利用古人的智慧解決當前社會的各種難題,找出未來世界的運行法則──在物欲與自我利益高漲的當下,仁慈和倫理并非陳舊的觀念,只要回歸孔子指引的方向,世界就能永續發展。
半部論語治天下 內容簡介
★臺灣大學原校長、經濟學家孫震教授經典力作
★用經濟學視角全新解讀《論語》,在焦慮時代找回迷失的自己!
★元典《論語》,常讀常新:解決當前社會的各種難題,尋找未來世界的運行法則
★再現傳統經典的智慧光芒,找尋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意義
★南懷瑾、李澤厚、傅佩榮、于丹,大師名家解讀《論語》的腳步從未止歇
★歷史的發展雖然屢次背離孔子的思想,然而終須回到孔子指引我們的道路,世界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孫震
★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諾獎得主阿爾文
半部論語治天下 目錄
序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自序大家讀《論語》
學而篇
學習是幸福的源泉
品德比才華更重要
儒家人格的特質:溫、良、恭、儉、讓
貧而樂,富而好禮
為政篇
禮樂教化勝過政令與刑罰
學習與思考使人生的智慧增長
八佾篇
禮在倫理之后
里仁篇
仁義必須在利益前面
利誠亂之始也
真才實學才是人生*可靠的資本
君子與小人之別
公冶長篇
王者的氣概與智慧
不要聽他怎么說,要看他怎么做
子貢未聞孔子談性與天命
四項君子的品德成就子產政治家的地位
說話真誠、做人正直才能受人尊敬
子路重情義,顏淵重品德,孔子心懷天下
雍也篇
子路果決、子貢通達、冉求多才,皆可以為政
心中懷著遠大的理想才會不在意眼前的窮困
博施濟眾是仁的極致
述而篇
豐盛人生的四個條件
財富雖好,但我心中另有向往
孔子聞《韶》:音樂的社會功能
求仁得仁,道德本身就是人生的目標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泰伯篇
忠、孝、友愛,不求人知,可謂至德矣
雖有珍貴的品德,仍須以禮節制
子罕篇
孔子少談的主題:利、命、仁
既竭吾才,欲罷不能:學習的路上
歲月如逝水,不舍晝夜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先進篇
人生難料,天命難測:顏回與子貢
萬紫千紅總是春:聽孔門弟子各抒心愿
顏淵篇
仁就是克制自己,依禮而行
君子不憂不懼
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天下就大治了
子路篇
孔子的正名主義
發展經濟是施政的優先目標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正直與孝行的兩全之道
憲問篇
潔身自愛,不接受無道之君的俸祿
造福百姓就是仁
正名的故事:陳恒其君
求學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
君子的三種境界
衛靈公篇
君子的美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生應有遠大的目標,不是為謀衣食
季氏篇
人、臣之道與治國安邦的方略
紀綱敗壞,而國危矣
交友之道
君子有三畏
陽貨篇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
君子亦有惡乎
微子篇
孔子在齊國的際遇
子張篇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附錄一孔子年表(周游列國時期及以后)
附錄二孔子周游列國示意圖
半部論語治天下 作者簡介
孫震
臺灣大學原校長,知名經濟學家,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經濟學博士。
本書的緣起始自“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的“《論語》英譯計劃”。作者懷著對《論語》極大的興趣和熱忱投身于英譯小組;計劃結束后,作者自覺對《論語》仍有千言萬語亟待訴說,欲罷不能,于是,便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出版。
經濟學家的身份給作者在解讀《論語》時提供了一個新角度,即從經濟學觀點體認文化的重要性。這可以說是解讀《論語》的一次新的大膽的嘗試。作者的這些努力,旨在鼓勵大家都來讀《論語》,因為讀《論語》,此其時矣!
- 主題:中華文化的魅力在《論語》
我相信中華文化的傳承,我相信中華文化不會滅絕,我相信在當代中華文化更加不可或缺!要了解中華文化,《論語》是必須熟悉的一部經典,如果不熟悉《論語》,根本沒有資格談論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魅力在《論語》。這本書結合東西方文化來闡釋《論語》,見解獨到,發人深省,非常值得閱讀和收藏。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