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這就是中國 : 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9792
- 條形碼:9787208159792 ; 978-7-208-1597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這就是中國 : 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本書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模式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如何用中國智慧建構一套有解釋力的話語?在本書中,張維為教授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將互聯網思維融入中國話語體系,以生動鮮活的熱點問題為切入口,建構出了一套政治領域的“中國標準”。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在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定力的分析框架下,張維為教授用膾炙人口的觀點、深入淺出的語言風格,建立了一套原創性極強的話語體系,既激發了受眾讀者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更是以一種寬廣的世界眼光、博大的人類情懷,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人的判斷。
這就是中國 : 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 張維為教授結合自身經歷, 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 將互聯網思維融入中國話語體系, 以生動鮮活的熱點問題為切入口, 如“社會主義民主跟西方民主的區別““如何建構中國話語體系“以及環保、脫貧、基層治理等
這就是中國 : 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目錄
這就是中國 : 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相關資料
張維為既是在歐洲從事研究的學者,又有中國的生活背景,正視中國實情,他的視角可能是國內和西方學者都不具備的。這是他的成功之處。——黃仁偉(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張維為先生的著作及其闡發的觀點,本來是在國際交流中形成的,或者說是在同外國人討論怎么認識中國的過程中形成的,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天天生活在中國的中國人來說也值得讀一讀。——李君如(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張維為以自己親歷一百多個國家的經歷,結合對中國現實的觀察,提出了“文明型國家”的概念,豐富了“中國模式”的內涵。——羅伯特·庫恩(《他改變了中國》作者) 中國的崛起是我們時代精彩的故事,而我們時代會講故事的人卻都來自西方。這就導致了一個極大的悖論——我們時代會講故事的人無法理解這個時代精彩的故事。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需要一個中國人來提供中國視角。張維為教授幫了世界一個大忙,他及時地給我們講述了中國崛起的精彩故事。——馬凱碩(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張維為始終堅持不懈地為中國發展的正當性立言。他用新的視角、新的事實看中國看得更深刻,給我們更多的自信心。——沈丁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在世界上感受到了其經濟與政治的實力,很自然,它渴望用自己的智慧來解釋這個中國故事,先向自己,然后傳播到世界各地。張教授的書在中國已經廣受矚目,并將為中國在未來爭奪國際話語權作出極大的貢獻。——楊榮文(新加坡前外交部長)
這就是中國 : 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作者簡介
張維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理事、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所長、上海春秋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日內瓦大學國際關系碩士、博士。曾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日內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和國內多所大學的兼任教授。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小平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英文翻譯。走訪過100多個國家。著有《中國震撼三部曲》《文明型國家》等。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