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風雨北大 水木清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5624
- 條形碼:9787513925624 ; 978-7-5139-2562-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雨北大 水木清華 本書特色
在中國,北大、清華是家喻戶曉的高等學府。北大,起步于戊戌變法中改革派創建的京師大學堂。在20世紀20年代,它匯聚了中國幾乎整個知識分子精英群體。“北大精神”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某種精神。清華,*初是用庚子賠款建成的留美預備學校,經過歷代校長的抗爭和建設,終成獨立大學。清華貫徹“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具備自然、社會、人文多方面的廣博知識。可以說,自清末建校以來,這兩所大學就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塑造了中國的近現代史。
本書從北大紅樓、清華工字廳開始講述,涉及民國時期的學生運動,全面抗戰時期風雨飄搖的西南聯,內戰時期各方勢力的博弈,故事中有大師,有學子。無論在什么時期,北大和清華的學人都以其洞見卓識和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為國家的生存與民族的發展貢獻著力量。
風雨北大 水木清華 內容簡介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前央視與鳳凰衛視知名媒體人阿憶傾情寫作,講述中國兩所*學府北大、清華的百年歷史。
◆北大:始于于戊戌變法中創建的京師大學堂。在20世紀20年代,它匯聚了中國幾乎整個知識分子精英群體。“北大精神”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某種精神。
清華:*初是用庚子賠款建成的留美預備學校,經過歷代校長的抗爭和建設,終成獨立大學。清華貫徹“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具備自然、社會、人文多方面的廣博知識。
自清末建校以來,這兩所大學就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塑造了中國的近現代史。
◆本書不僅講述了大學的歷史,更展示了大師的風采,蔡元培、梁啟超、王國維、吳宓、魯迅、朱自清,他們或在政界頗有建樹,或是學術泰斗,在歷史的洪流中發光發熱,傾自身資源、能力,推動中國教育,啟民智,將中國推向現代化。
◆本書展現的兩所高等學府的教育理念為大學教育樹立了典范。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學術至上、男女同校,清華的德智體三育并進、重視通識教育的理念,都是極為先進的教學理念,在當代依然有借鑒意義。
◆本書從北大紅樓、清華工字廳開始講述,涉及民國時期的學生運動,全面抗戰時期風雨飄搖的西南聯,內戰時期各方勢力的博弈,是有故事的歷史,故事中有大師,有學子。
◆故事性敘述,語言流暢,有趣,易讀。
時代的背影,逝去的大師
于百年風雨中回望,追問大學教育的本質和意義
風雨北大 水木清華 目錄
老園子的變遷
此時幸遇先生蔡
五四運動
巨星的隕落
國難當頭
西南聯大(上)
西南聯大(下)
風雨中的紅樓
有朋自遠方來
50 年代的那一批(上)
50 年代的那一批(下)
恢復高考后的北大
走進80 年代
*后的圣人
榮耀與危機
清華:
遙遠的清華園
先生之風
未樹先蔭
在民族危亡之際
千秋恥,終當雪(上)
千秋恥,終當雪(下)
風雨清華園
50 年代的激情
我以我血薦軒轅
奪回失去的歲月
無阻我飛揚
風雨北大 水木清華 作者簡介
阿憶,北京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律碩士,現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電系副主任。
曾擔任央視大型歷史專題片《香港百年》策劃人兼總撰稿,央視《實話實說》策劃人,鳳凰衛視《魯豫有約》和《世紀大講堂》總策劃,并為鳳凰衛視撰寫大型系列專題片《北大繽紛一百年》《水木清華九十年》《百年中美風》《百年大公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