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我們為什么這么臭:我們原來是這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31266
- 條形碼:9787569931266 ; 978-7-5699-3126-6
- 裝幀:9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為什么這么臭:我們原來是這樣 本書特色
1, 喜馬拉雅、蜻蜓、網易、企鵝FM、鳳凰FM、蘋果播客、荔枝FM人氣爆棚電臺《原來是這樣》首次結集出版,不僅是冷知識,更是串聯各科知識的經緯線。2,為什么數字2是草綠色的,而5是天藍色的?我們到底使用了20%的大腦還是全部大腦?耳朵不止能聽到聲音,還能發出聲音?我們的舌頭到底能嘗出多少味道?“拖延癌”能治嗎?“既視感”是什么?我——是誰?……3,24個問題,為你解答關于我們自己的情緒、感官、大腦和神秘力量,讓你了解以前不知道的自己。這不是板著面孔的科學問答,而是腦洞大開的科學真相。那些匪夷所思和疑惑未解,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我們,原來是這樣。
我們為什么這么臭:我們原來是這樣 內容簡介
一個優選問題:我是誰?我為什么是我?先思考兩個問題,個問題:用一支蠟燭的火焰引燃另一支蠟燭,這兩支蠟燭的火焰是什么樣的關系?第二個問題:草坪里的草在冬天全部枯萎死去了,但是到第二年的春天又再次生機勃發,去年和今年的草坪是什么關系呢?在尋找答案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古老卻優選的問題——“我是誰”。
我們為什么這么臭:我們原來是這樣 目錄
我們為什么這么臭:我們原來是這樣 作者簡介
旭崠,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科學工作室總監、首席主持人,中國天文學會會員、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會員。主持有《十萬個為什么》《科學魔方》《極客秀》等多檔高熱度科學類節目。訪談過數百位科技領域工作者,撰寫的科普節目文案超200萬字。多次獲得上海新聞獎、廣電獎、科技新聞獎等獎勵、2017年獲頒上海科普貢獻獎(個人)一等獎。2014年,利用業余時間創辦科普自媒體“旭崠叨科學”,以嚴謹又有趣的內容吸引了眾多聽眾、五年多的時間《原來是這樣》專輯,全平臺已累計收獲近200萬訂閱,總播放量近三億。”五年多的時間,全平臺已累計收獲近200萬訂閱,總播放量近三億。 冰楓,香港大學心理學碩士,國際認知科學學會(CSS)會員,曾在“注意力、腦與認知”實驗室進行科研活動,并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015年加入科普自媒體“旭崠叨科學”,2017年創辦心理學科普自媒體“Outside In”,帶領公眾重新認識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業余時間堅持MOOC學習,受邀加入EdX中國學員俱樂部,同時也是Coursera全球翻譯者社區成員。作為上海電臺科學工作室資深科學編輯,多次獲得上海新聞獎、廣電獎、科技新聞獎等榮譽。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