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48405
- 條形碼:9787520148405 ; 978-7-5201-4840-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 本書特色
本書依據志怪小說、碑銘、墓志、方志、族譜等不同形態的史料,以溫州與杭州等地方為主要案例,嘗試從文本與書寫的角度重建宋代社會史的圖景。在宋代地方社會,小農與富戶、胥吏與海商、巫鬼與寺僧,都市中的武人與權貴,以及新興的士人群體,共同構建起地方社會的關系與網絡結構。士大夫占據著全國行政系統的核心地位,但在地方社會,科舉士人還是一股不穩定的新潮流,有時游離于地方社會,有時需要與其他社會群體相互滲透,才能在地方社會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視角的變換與圖景的重建,或許能揭示宋代社會更豐富的內涵。
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系作者多年研讀《夷堅志》及石刻材料、地方志的心得,對宋代材料,特別是南宋的地方材料中所反映的宋代社會史文本和書寫問題進行了細致分析。描繪了文本書寫下的宋元時期城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宋元社會史研究多有推進。
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 目錄
**章 報應、鬼怪與命定:《夷堅志》溫州故事的地域關系與倫理觀念一 《夷堅志》故事的地域關系二 林熙載的故事三 木待問的故事四 其他溫州人提供的故事五 《九圣奇鬼》六 外地人講述的溫州故事
第二章 《夷堅志》杭州故事的地域特色一 溫州故事與杭州故事二 權貴故事三 官場故事四 市井故事附:《夷堅志》主流杭州故事一覽表
第三章 僧侶與文士:宋代寺院碑銘書寫的社會史分析一 書寫的間隔效應二 信徒的書寫:宗教精神的潛沉三 文士的書寫:鑲嵌于士人生活的寺院功能四 余論:書寫的社會史及留白
第四章 宋代墓志書寫與地方士人社會的構建一 文集墓志文本的一般分析二 “元豐九先生”時代的墓志書寫三 王十朋的墓志書寫四 陳傅良的墓志書寫五 葉適的墓志書寫六 從墓志書寫理解宋代地方士人社會
第五章 墓志書寫中富戶業儒的臨界狀態一 善治生與家多貲二 為人謙厚與為人方整三 析產業與睦宗族四 嗜釋氏與尚禮法五 劉愈:富戶士人化的宋代案例
第六章 明代方志書寫與宋元地方祠廟體系的復原一 復原的可能性及分析的局限性二 瑞安縣的宋元祠廟體系三 永嘉縣的宋元祠廟體系四 宋元溫州祠廟體系的概貌附:《弘治溫州府志》祠廟考
第七章 杭州空間與邊地想象:地方書寫二題一 《咸淳臨安志》與《夢粱錄》的杭州空間二 “猿猴盜婦”與邊地意象
第八章 明清族譜的宋元史料一 討論的問題二 抱川蔣氏宗譜三 包山(川)陳氏族譜四 錦園瞿氏宗譜五 楓林徐氏宗譜六 蒼坡方巷李氏闔族宗譜
第九章 宋元明時期蒼坡李氏家族變遷一 蒼坡李氏族譜辨析二 南宋的仕宦與業儒三 元代的鄉紳生活四 明初的遭遇五 斷裂:家族視角下的宋元明轉折
第十章 10~15世紀蒼坡李氏的人口統計一 《蒼坡方巷李氏闔族宗譜》“雁行”的形式與內容二 13~15世紀蒼坡李氏人口史三 10~15世紀蒼坡李氏的離散率與傳記率四 傳統中國人口發展規則試探
結語:重建宋代社會史的圖景
參考文獻
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 作者簡介
吳錚強,浙江海寧人,浙江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關注中國社會結構演變、宋代社會與政治等問題,曾出版《科舉理學化》《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等,在《歷史研究》《社會學研究》《文史》等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