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唐代制定法與判例中的家族秩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69026
- 條形碼:9787564369026 ; 978-7-5643-6902-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代制定法與判例中的家族秩序 本書特色
《唐代制定法與判例中的家族秩序》的研究對象是唐代制定法和司法判例中所涉及的家族秩序,包括婚姻秩序、刑法中的家族秩序、喪葬方面的家族秩序和家族倫理秩序四個大的方面。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其中包含的法律與判例、法與禮、法禮制度與民俗,以及判案中的情、理、法等規范之間的關系。圍繞上述問題,從唐代史書、文集、史料筆記、典章制度以及敦煌出土文書中,整理唐代律、令、格、式、詔令、奏章、禮典中的家族法律制度;搜集整理唐代家族秩序相關的判例若干則、判文74篇。本研究的結論是:無論是唐代婚姻和喪葬制度中所體現的家族秩序,還是唐代刑法中的親屬相犯、親屬相告、血親復仇、親屬緣坐等家族秩序相關問題,還是以“孝悌貞義”和“親親”為核心的家族倫理道德,其中都涉及了禮、法、民俗等規范之間的互動或緊張的關系。禮與法在共同塑造家族秩序的過程中既相互輔助,又可能構成不同程度上的對立。在家族秩序相關的國家司法判決中,禮、法、情理經常存在沖突,體現為司法判決中各方主體之間的觀念沖突,帶來判決依據的不確定和判決結果的不確定性,降低法律生活的可預見性,這也成為中國傳統法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
唐代制定法與判例中的家族秩序 內容簡介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唐代制定法和司法判例中所涉及的家族秩序,包括婚姻秩序、刑法中的家族秩序、喪葬方面的家族秩序和家族倫理秩序四個大的方面。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其中包含的法律與判例、法與禮、法禮制度與民俗,以及判案中的情、理、法等規范之間的關系。圍繞上述問題,從唐代史書、文集、史料筆記、典章制度以及敦煌出土文書中,整理唐代律、令、格、式、詔令、奏章、禮典中的家族法律制度;搜集整理唐代家族秩序相關的判例若干則、判文74篇。本研究的結論是:無論是唐代婚姻和喪葬制度中所體現的家族秩序,還是唐代刑法中的親屬相犯、親屬相告、血親復仇、親屬緣坐等家族秩序相關問題,還是以“孝悌貞義”和“親親”為核心的家族倫理道德,其中都涉及了禮、法、民俗等規范之間的互動或緊張的關系。禮與法在共同塑造家族秩序的過程中既相互輔助,又可能構成不同程度上的對立。在家族秩序相關的國家司法判決中,禮、法、情理經常存在沖突,體現為司法判決中各方主體之間的觀念沖突,帶來判決依據的不確定和判決結果的不確定性,降低法律生活的可預見性,這也成為中國傳統法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
唐代制定法與判例中的家族秩序 目錄
**節 對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總結
第二節 本書所用的原始資料考述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唐代婚煙制度中體現的家族秩序
**節 婚姻締結中體現的家族秩序
第二節 婚姻解除中體現的家族秩序
第三節 夫妻關系、子女和再婚
第四節 唐代婚姻秩序的等級性
第三章 唐代刑法中的幾個家族秩序問題
**節 親屬相犯
第二節 親屬相告
第三節 血親復仇
第四節 親屬緣坐
第四章 唐代喪葬制度中體現的家族秩序
**節 葬親之禮儀
第二節 居喪之規范
第三節 親屬之服制
第四節 的喪葬服制
第五章 唐代法律所維護的家族倫理道德
**節 孝悌貞義:一般的家族倫理
第二節 親親:特權階層的家族倫理
第六章 唐代家族秩序中法、禮、俗、情理之間的關系
**節 社會規范中法、禮、俗的關系
第二節 判決中情理、禮、法的關系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唐代年號表
附錄二 唐代喪服圖(《大唐開元禮》)
附錄三 喪服服飾與守喪制度(《儀禮·喪服》)
附錄四 唐天寶年間各郡戶口統計
附錄五 本書判文索引
唐代制定法與判例中的家族秩序 作者簡介
田野,女,1984年生,遼寧人。安徽科技學院人文學院講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唐代法制史、中國古代家族法及禮法文化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