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華中國學》2019年·春之卷(總第十二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53785
- 條形碼:9787568053785 ; 978-7-5680-5378-5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中國學》2019年·春之卷(總第十二卷) 本書特色
本書是華中科技大學國學研究院主持編輯的大型學術集刊,內容包括政治史、學術史、思想史、哲學史、社會史、古文字學及古典文學等國學研究的各個分支,涵蓋了歷史學、文學、哲學、語言學等四個學科,集中展現了海內外國學研究的部分新學術成果。所選文章多立足學術前沿,注重新材料的發掘和新方法的運用,展現新視角、發明新觀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國學研究領域的先進水平。
《華中國學》2019年·春之卷(總第十二卷) 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學研究叢書中的一種, 是華中科技大學國學研究院主編的大型學術集刊。本書除了收錄華中科技大學國學院同仁自己的代表作, 還兼收海內外學術名家的佳稿, 年代跨度上起秦漢, 下迄近代, 內容涉及中國史、中國哲學、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學、語言學和語言史等。國學研究叢書從前三年每年出一種到目前每年出版2種, 已經累計出版9卷, 初步形成了華中國學的品牌和優勢, 在華中地區乃至全國地區初步形成了一定影響力。本書的出版, 是國學研究院近期學術成果的總結, 反映華中科技大學國學學科的發展和成就, 充分體現了華中科技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
《華中國學》2019年·春之卷(總第十二卷) 目錄
《華中國學》2019年·春之卷(總第十二卷) 作者簡介
羅家祥,1957 年生,湖北天門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和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學研究院院長、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研究所所長,兼任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兩宋政治史、兩宋學術文化史方向學術帶頭人。 分別于1982、1985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1989 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教授。1993 年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93 年 9 月- 1995 年 9 月應邀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1996 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湖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先后擔任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 2001 年 3 月調入華中科技大學組建歷史學科。入選2005-06年度中美富布萊特學者,并應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邀請赴該系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活動,其間應邀赴得克薩斯大學歷史系(El Paso)進行學術講座。獲選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我喜愛的導師”,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十佳“師德先進個人”。曾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辦下達的科研項目《王氏新學與宋代社會》、教育部下達的科研項目《王氏新學研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資助的《從新學到理學 ――11 世紀后半至 13 世紀初年宋學主流的嬗遞》等課題。目前承擔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類項目《兩宋學術嬗遞與政治變遷》。獨著、合著學術著作 5 部,合譯學術著作 1 部,在《中國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 50 余篇。代表作有《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宋代政治與學術論稿》(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等。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