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清水江研究叢書(輯)人神之間:湘黔桂界鄰地區飛山公信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2435
- 條形碼:9787520132435 ; 978-7-5201-324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水江研究叢書(輯)人神之間:湘黔桂界鄰地區飛山公信仰研究 本書特色
論文以區域研究為視角,以清水江下游及渠水界鄰區域飛山公楊再思信仰為主線,通過對飛山公楊再思信仰于不同空間場域中、不同人群歷史記憶下多樣性實踐的歷史人類學考察,深入闡釋該地域社會民眾的生活實踐與區域社會結構、地域支配關系關聯與過程演變。 論文從共時性與歷時性的視角,基于深入的田野調查并結合地方志書、碑刻、族譜等文獻,結合“王化”過程下該區域社會大量移民的進入并構成族群多樣性及文化多元性的歷史背景,綜合考察飛山公楊再思信仰的形成與演變及呈現出與地域結構、族群關系密切的關聯性。在某種意義上,中央王朝邊疆開拓與地方治理的需要,以及楊氏“巨族”與中央王朝的不斷互動,促成了飛山公楊再思由楊氏祖先向神明的演變;而地方官員不斷借助該區域戰亂等災難性事件,創生飛山公靈應故事以配合中央王朝的敕封,以實現該神明的“標準化”、“正統化”,*終將飛山公塑造為“忠于朝廷、維護地方穩定”的神明。在族群間的戰亂、移民、文化資源發掘等歷史情境下所形成的社會結構中,也呈現出飛山公介于人與神之間多重形象,以及在生活實踐中基于人群結構差異而無法以某種形象標準統一界定其存在的事實,諸如楊氏族人強調飛山公的祖先身份,其他民眾將其視為靈驗神明,而地方政府又將其視為文化資本等。自宋至清歷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標準化”、“正統化”,只是該區域社會中信仰演變的一種可能趨向,而不同歷史時期特定區域社會空間中,人們基于客觀條件與主觀需要展開的飛山公信仰實踐,則再現了這一信仰文化多樣性與區域社會結構演變之間的緊密關聯與張力所在
清水江研究叢書(輯)人神之間:湘黔桂界鄰地區飛山公信仰研究 內容簡介
論文以區域研究為視角,以清水江下游及渠水界鄰區域飛山公楊再思信仰為主線,通過對飛山公楊再思信仰于不同空間場域中、不同人群歷史記憶下多樣性實踐的歷史人類學考察,深入闡釋該地域社會民眾的生活實踐與區域社會結構、地域支配關系關聯與過程演變。 論文從共時性與歷時性的視角,基于深入的田野調查并結合地方志書、碑刻、族譜等文獻,結合“王化”過程下該區域社會大量移民的進入并構成族群多樣性及文化多元性的歷史背景,綜合考察飛山公楊再思信仰的形成與演變及呈現出與地域結構、族群關系密切的關聯性。在某種意義上,中央王朝邊疆開拓與地方治理的需要,以及楊氏“巨族”與中央王朝的不斷互動,促成了飛山公楊再思由楊氏祖先向神明的演變;而地方官員不斷借助該區域戰亂等災難性事件,創生飛山公靈應故事以配合中央王朝的敕封,以實現該神明的“標準化”、“正統化”,很終將飛山公塑造為“忠于朝廷、維護地方穩定”的神明。在族群間的戰亂、移民、文化資源發掘等歷史情境下所形成的社會結構中,也呈現出飛山公介于人與神之間多重形象,以及在生活實踐中基于人群結構差異而無法以某種形象標準統一界定其存在的事實,諸如楊氏族人強調飛山公的祖先身份,其他民眾將其視為靈驗神明,而地方政府又將其視為文化資本等。自宋至清歷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標準化”、“正統化”,只是該區域社會中信仰演變的一種可能趨向,而不同歷史時期特定區域社會空間中,人們基于客觀條件與主觀需要展開的飛山公信仰實踐,則再現了這一信仰文化多樣性與區域社會結構演變之間的緊密關聯與張力所在
清水江研究叢書(輯)人神之間:湘黔桂界鄰地區飛山公信仰研究 目錄
清水江研究叢書(輯)人神之間:湘黔桂界鄰地區飛山公信仰研究 作者簡介
羅兆均(1986-),男,重慶開縣人,博士,重慶工商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近年來主持重慶社科規劃博士項目、重慶市教委項目、南嶺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項目等多項,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等刊物公開發表文章多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