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1972-2010:第六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081544
- 條形碼:9787214081544 ; 978-7-214-0815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1972-2010:第六卷 本書特色
本文闡述了中日復交以來(1972—2010年)日本政界人士、經濟界人士和普通國民的中國觀的演進軌跡和發展特征。依循歷史發展的脈絡,集中對不同時期日本各界人士中居于主流的對華認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和闡釋。日本各界人士對華觀的變遷與國際體系層次因素、日本國內政治生態變化及中國國家實力的消長緊密關聯。日本各界人士的對華認識在由冷戰時代向后冷戰時代演進的過程中,實現了由“理想主義”向“現實主義”的嬗變,經歷了從“建設性接觸”到“戰略性防范”的變遷,對中國的定位逐步完成了由“友好伙伴”向“競爭對手”角色的界定。日本各界人士中國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競相作用的“合力”結果。顯然,就日本各界人士對中國的認知而言,往往呈現出復雜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1972-2010:第六卷 內容簡介
本文闡述了中日復交以來(1972—2010年)日本政界人士、經濟界人士和普通國民的中國觀的演進軌跡和發展特征。依循歷史發展的脈絡,集中對不同時期日本各界人士中居于主流的對華認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和闡釋。日本各界人士對華觀的變遷與國際體系層次因素、日本國內政治生態變化及中國國家實力的消長緊密關聯。日本各界人士的對華認識在由冷戰時代向后冷戰時代演進的過程中,實現了由“理想主義”向“現實主義”的嬗變,經歷了從“建設性接觸”到“戰略性防范”的變遷,對中國的定位逐步完成了由“友好伙伴”向“競爭對手”角色的界定。日本各界人士中國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競相作用的“合力”結果。顯然,就日本各界人士對中國的認知而言,往往呈現出復雜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1972-2010:第六卷 目錄
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1972-2010:第六卷 作者簡介
田慶立,2000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歷史系,2009年獲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歷史學博士學位。發表有關日本研究的論文多篇。現為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日關系和日本外交。
程永明,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現就職于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任所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歷史及中日經濟關系史。主要著作有《當代日本企業經營理念研究》等,在國內外發表論文60余篇。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