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女科輯要(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08362
- 條形碼:9787521408362 ; 978-7-5214-083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女科輯要(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本書特色
《女科輯要》又名《沈氏女科輯要》,二卷,作 者清·沈又彭。沈又彭約1698年出生,卒年不詳,字 堯封,浙江嘉善人。少習舉子業,兼擅占星聚水之術 ,尤精于醫學。
沈氏裒集歷代醫家有關論述,又加按語予以闡述 ,多發前人所未發,于1764年撰成是書。上卷含經水 、月事不調、辨色及痛、月事不來等三十一條,包括 妊娠藥禁、泰西諸說兩附篇;下卷含產、胞衣不下、 產后喜笑不休等四十六條,包括雜病和集方兩部分。
書中主要介紹女科經、帶、胎、產以及妊娠、產后雜 病的證治,每條先列諸家論述,次以沈氏、徐氏、王 氏等按語,次以醫案和方藥,是一部中醫婦產科實用 性專著。
該書面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部較好的婦科專 著,影響頗廣,對于科研、教學和臨床都有重要參考 價值。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女科輯要(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內容簡介
《女科輯要》又名《沈氏女科輯要》,二卷,作者清·沈又彭。沈又彭約1698年出生,卒年不詳,字堯封,浙江嘉善人。少習舉子業,兼擅占星聚水之術,尤精于醫學。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女科輯要(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目錄
經水
月事不調
辨色及痛
月事不來
淋漓不斷
月事異常
血崩
帶下
求子
受胎總論
辨胎
辨男女胎
妊婦似風
初娠似勞
喘
惡阻
妊婦煩名子煩
子懸
妊娠腫脹
妊娠經來
子淋轉胞
下利
妊娠腹痛
妊娠腰痛
妊婦腹內鐘鳴
腹內兒哭
養胎
胎動不安
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
妊娠藥忌
附:泰西諸說
卷下
產
胞衣不下
產后喜笑不休
惡露過多不止
惡露不來
九竅出血
黑氣鼻衄
眩暈昏冒
發狂譫語
不能語
聲啞
呃逆
喘
發熱
乍寒乍熱
頭汗
泄瀉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女科輯要(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節選
《女科輯要(第二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 王叔和日:妊娠四月,其脈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又曰:左尺偏大為男,右尺偏大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大者,如實狀,即陰搏之意。尺脈實大與寸脈迥別,但分男左女右也。又日:左脈沉實為男,右脈浮大為女。 婁全善日:按丹溪云:男受胎在左子宮,女受胎在右子宮,推之于脈,其義亦然。如胎在左,則氣血護胎必盛于左,故脈左疾為男,左大為男也;胎在右,則氣血護胎必盛于右,故脈右疾為女,右大為女也。亦猶經文陰搏陽別謂之有子,言胎必在身半之下,氣血護胎必盛于下,故陰尺鼓搏,與陽寸迥別也。《千金》云:令妊婦面南行,從背后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又女腹如箕,以女胎背母,足膝抵腹,下大上小,故如箕;男腹如釜,男胎向母,背脊抵腹,其形正圓,故如釜也。 沈按:《內經》妊脈數條,惟陰搏陽別尤為妙諦。《素問》診法上以候上,下以候下。氣血聚于上,則寸脈盛;氣血聚于下,則尺脈盛,其勢然也。試之瘡瘍,無不驗者。況胎在腹中,氣血大聚,豈反無征驗之理!胎系于腎,在身半以下,故見于尺部。但人脈體不同,有本大者,有本小者,即懷妊時有見動脈者,有不見動脈者。然尺中或疾或數,總與寸脈迥然有別,細審自得,即左右男女亦然。受胎時偏左成男,氣血聚于左則左重,故呼之則左顧便,脈必形于左尺;受胎時偏右成女,氣血聚于右則右重,呼之則右顧便,脈必形于右尺,此一定之理也。至若丹溪男受胎于左子宮,女受胎于右子宮,此是語病,猶言偏于子宮之左,偏于子宮之右耳,原非有二子宮也。惟左男右女指醫人之左右手言,恐未必然。 雄按:諸家之論,皆有至理,而皆有驗有不驗。余自髫年即專究于此,三十年來見聞多矣。有甫受孕而脈即顯呈于指下者,有半月、一月后而見于脈者,有二、三月而見于脈者,有始見孕脈而五、六月之后反不見孕脈者,有始終不見于脈者,有受孕后反見弦澀細數之象者,甚有兩脈反沉伏難尋者。古人所論,原是各抒心得,奈死法不可以限生人,紙上談兵,未嘗閱歷者,何足以語此。惟今春與楊素園大令談之,極蒙折服,殆深嘗此中甘苦也。憶辛丑秋,診周光遠令正①之脈,右寸關忽見弦大滑疾、上溢魚際之象,平昔之脈,未嘗見此,頗為駴然。及詢起居,諸無所苦,惟汛愆半月耳。余日:妊也,并可必其為男。繼而其父孫際初聞之,診乃女脈,日:妊則或然,恐為女孕。余日:肺象乎天,今右寸脈*弦滑,且見上溢之象,豈非本乎天者親上耶?孫日:此雖君之創解,然極有理,究不知瓜紅何似耳。迨壬寅夏,果舉一男。聊附一端,以為鑿鑿談脈者鑒。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