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注解傷寒論(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08331
- 條形碼:9787521408331 ; 978-7-5214-083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注解傷寒論(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內容簡介
成無己,宋代山東聊攝人,后來聊攝并于金,晚年遂為金人。他本《內經》之意釋仲景之書,以經注論,以論證經,撰成《注解傷寒論》10卷,開創以注解方法研究《傷寒論》之先河。本書約成書于1144年,是現存很早的《傷寒論》全注本。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注解傷寒論(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目錄
辨脈法**
平脈法第二
卷二
傷寒例第三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第五
卷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第六
卷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第七
卷五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第九
卷六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二
卷七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三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法第十四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并治法第十六
卷八
辨發汗后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法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并治法第二十一
卷十
辨發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法第二十二
索引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輯)(第二版)注解傷寒論(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節選
《注解傷寒論(第2版)/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平脈法第二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化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愿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 寸為上部,關為中部,尺為下部! s衛流行,不失衡銓! 『忏屨,稱也,可以稱量輕重!秲冉洝吩唬捍簯幸,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榮衛與脈相隨,上下應四時,不失其常度。 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 ∧I,北方水,王于冬,而脈沉。心,南方火,王于夏,而脈洪。肺,西方金,王于秋,而脈浮。肝,東方木,王于春,而脈弦,此為經常,銖分之不差也! 〕鋈肷,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環。 人身之脈,計長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脈行六寸。一日一夜,漏水下百刻,人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五十度周于身。則一刻之中,人一百三十五息,脈行八丈一尺,水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脈行一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也。脈經之行,終而復始,若循環之無端也。 當復寸口,虛實見焉! 〗浢}之始,從中焦注于手太陰寸口,二百七十息,脈行一周身,復還至于寸口。寸口為脈之經始,故以診視虛實焉。經曰:虛實死生之要,皆見于寸口之中! ∽兓喑耍庩栂喔。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畜,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 ★L傷陽,故脈浮虛;寒傷陰,故脈牢堅;蓄積于內者,謂之水畜,故脈沉潛;支散于外者,謂之支飲,故脈急弦。動則陰陽相搏,相搏則痛生焉。數為陽邪氣勝,陽勝則熱煩焉! ≡O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與病不相應者,必緣傳變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藏之氣,隨部察其虛實焉! √^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察表里,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太過、不及之脈,皆有邪氣干于正氣,審看在表在里,入府入藏,隨其所舍而治之。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 峨y經》曰: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以脈隨呼吸而行,故言脈之頭也! 〕醭置},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日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日內實外虛也!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