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圖畫與符號:良渚原始文字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91739
- 條形碼:9787308191739 ; 978-7-308-19173-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畫與符號:良渚原始文字 本書特色
封面文案:
一點二劃譬如鴻爪踏雪泥,千頭萬緒難得倉頡釋迷津。
細細玩味良渚人的表情達意,趣味之至。
內容簡介:封面文案:
一點二劃譬如鴻爪踏雪泥,千頭萬緒難得倉頡釋迷津。
細細玩味良渚人的表情達意,趣味之至。
內容簡介:
良渚文化的刻紋工藝,在禮玉重器上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同時,以陶器為主要載體的“刻畫符號”也極有趣味。其大量出現在陶器上,玉石器上也有少量發現。由于考古發現的偶然性,很多“刻畫符號”出現在破碎的陶片上,導致許多符號信息的缺失。此類刻符的主體圖案,也有表意功能,其圖案較之具象的圖畫式圖案,有更強的系統性和規范性。良渚社會進入文明、建立王國,在統一的宇宙觀支配下,建設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良渚古城,并作為中心輻射整個環太湖流域。在這如此震撼的超級工程中,如何協調、組織人力、物力資源,穩定社會發展,對于當時的統治者來說,一定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除了有統一的信仰作為精神支撐,必要的信息記錄和傳播也必不可少。縱然,這些內容尚未能夠在“刻畫符號”上有所體現,但我們相信,在本書介紹的這些現有的良渚文化刻畫符號中,一定存在著解讀良渚世界精神密碼的鑰匙。
圖畫與符號:良渚原始文字 內容簡介
良渚文化的刻紋工藝,在禮玉重器上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同時,以陶器為主要載體的“刻畫符號”也極有趣味。其大量出現在陶器上,玉石器上也有少量發現。由于考古發現的偶然性,很多“刻畫符號”出現在破碎的陶片上,導致許多符號信息的缺失。此類刻符的主體圖案,也有表意功能,其圖案較之具象的圖畫式圖案,有更強的系統性和規范性。良渚社會進入文明、建立王國,在統一的宇宙觀支配下,建設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良渚古城,并作為中心輻射整個環太湖流域。在這如此震撼的不錯工程中,如何協調、組織人力、物力資源,穩定社會發展,對于當時的統治者來說,一定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除了有統一的信仰作為精神支撐,必要的信息記錄和傳播也必不可少。縱然,這些內容尚未能夠在“刻畫符號”上有所體現,但我們相信,在本書介紹的這些現有的良渚文化刻畫符號中,一定存在著解讀良渚世界精神密碼的鑰匙。
圖畫與符號:良渚原始文字 目錄
圖畫與符號:良渚原始文字 作者簡介
夏勇: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考古與博物館專業,現任良渚博物院學術研究部副主任,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新石器時代考古。參與“杭州全書•良渚叢書”編輯工作,整理、撰寫《良渚文化刻畫符號》《良渚玉器》,參與編輯《玉魂國魄圖錄》《玉魂國魄系列論文集》等十余本圖錄和論文集。發表論文有《初窺良渚文化刻畫符號》《禮儀從頭開始——說玉玦》《簡析良渚文化刻符玉璧》。 朱雪菲:先后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強化培養學院、中山大學人類學考古專業,現任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新石器時代考古。發表論文有《西陰文化的解體與仰韶晚期遺存的生成》《下海石墓地彩陶圖案分類研究》《大河村遺址秦王寨文化彩陶再研究》《江蘇泗洪順山集遺址第三期遺存的文化性質分析》等,著有《仰韶時代彩陶的考古學研究》。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