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給孩子的史記(注音版套裝)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5281078
- 條形碼:9787555281078 ; 978-7-5552-810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孩子的史記(注音版套裝) 本書特色
讓孩子盡早接觸鮮活的歷史,奠定孩子一生成長的基石!
《給孩子的史記(注音版)》是中國臺灣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張嘉驊,運用孩子的語言和現(xiàn)代的視角,寫就的一部真正適合10歲以下兒童閱讀的《史記》。主要根據(jù)《史記》的“本紀”“世家”和“列傳”的相關(guān)篇章,精選了唐堯到漢武帝間杰出人物的事跡,其中有帝王、將相、世家公子、謀事、教育家、武士、辯士、刺客等,共計40篇。
給孩子的史記(注音版套裝) 內(nèi)容簡介
百萬暢銷書《少年讀史記》姊妹作!
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獲獎作家張嘉驊專為10歲以下兒童編著!
配套廣播劇同步上線,聲臨其境,初識國學(xué)意蘊!
現(xiàn)代獨立的視角,碰撞傳承千年的故事
史學(xué)、文學(xué)、哲學(xué)、國學(xué),同步啟蒙
給孩子一場別開生面的與歷史親密接觸的盛宴!
給孩子的史記(注音版套裝)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從小學(xué)會讀歷史
1. 流動的巨獸——大禹治水的故事
2. 首陽山兩兄弟——伯夷和叔齊的故事
3. 打造一個帝國——文武周公創(chuàng)業(yè)守成的故事
4. 龍涎女——周幽王滅亡的故事
5. 心墻與地道——鄭莊公的故事
6. 看懂一個人——管仲、鮑叔牙和晏嬰的故事
7. 大國相爭——城濮之戰(zhàn)和崤山之戰(zhàn)的故事
8. 連接耳朵的心——楚莊王聽勸的故事
9. 一個君子的讓國與掛劍——季札的故事
10. 從復(fù)國功臣到天下首富——范蠡的故事
后記 從一部古書長出的大樹
故事取材
《亂世中閃耀的智慧》
寫在前面的話:歷史舞臺上的智慧之光
1.尋找一棵安棲的樹─孔子去留的故事(一)
2.尋找一棵安棲的樹─孔子去留的故事(二)
3.子路,慢點兒呀!─子路赴難的故事
4.永遠的學(xué)生─孔子一些弟子的故事
5.一個國家的崩解─三家分晉的故事
6.給河伯報個信─西門豹治理地方的故事
7.當(dāng)國君和當(dāng)臣子的藝術(shù)─齊威王和淳于髡的故事
8.三個變法家─李克、吳起和商鞅的故事
9.胡服騎射與沙丘之亂─趙武靈王的故事
10.兩個縱橫家─蘇秦和張儀的故事
后記 從一部古書長出的大樹
故事取材
《危難中的英雄本色》
寫在前面的話:至今可見的千年身影
1.弱國的尊嚴──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2.狂掃敵軍──樂毅和田單的故事
3.要命的一場戰(zhàn)役──長平之戰(zhàn)的故事
4.雞鳴狗盜的老大──平原君與門客的故事
5.一個強過百萬大軍的門客──平原君與毛遂的故事
6.竊符救趙──信陵君與侯嬴的故事
7.*后一擊──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8.蠶食──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故事
9.黑色巨鳥之死──秦朝滅亡的故事
10.對手──項羽和劉邦的故事
后記 從一部古書長出的大樹
故事取材
《大漢王朝的是與非》
寫在前面的話:留給后世一顆心
1.漢家首席軍師──張良的故事
2.當(dāng)飛鳥射盡──韓信的故事
3.帝國的經(jīng)營──蕭規(guī)曹隨的故事
4.富貴餓死──鄧通和周亞夫的故事
5.蒼鷹──酷吏郅都的故事
6.一代帝王──漢武帝文治武功的故事
7.將軍夜悲鳴──李陵的故事
8.牧羊北海的漢使──蘇武的故事
9.天子的悔恨──漢武帝錯失人生的故事
10.留待后世圣人君子──司馬遷寫史的故事
后記 從一部古書長出的大樹
故事取材
給孩子的史記(注音版套裝) 節(jié)選
《大禹治水的故事》
【它們不長牙齒,沒有血沒有肉,但說起它們的威力,那可是比任何一只野獸還要兇猛千萬倍。
事實上,與其說它們是大水,不如說它們是巨獸。
沒有固定形體的巨獸。
會流動的巨獸。
可怕的巨獸。】
根據(jù)《史記》這部書記載,中國古代的歷史是從黃帝開始的。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他帶領(lǐng)自己的部落打敗神農(nóng)氏炎帝,成為當(dāng)時的一股新勢力。
蚩尤不服,起來對抗。黃帝在涿鹿之戰(zhàn)中消滅了他。從此,只要哪個部落不歸順,黃帝就去征服,*后成了天下的首領(lǐng)。
黃帝死后,位子傳給顓頊。
顓頊死后,位子傳給帝嚳。
帝嚳死后,位子傳給帝摯。
帝摯在位,沒干出什么政績。于是摯的弟弟放勛接替了帝位,立國號為唐,這就是帝堯。
堯仁慈而有智慧,非常愛護百姓,百姓和四方諸侯都很擁戴他。但是堯在位時,卻有一個很強大的、讓他感到頭痛的“敵人”,那就是浩浩蕩蕩的大水。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的很多地方都被大水淹沒。
那一片片的大水黃黃的、冷冷的,總是骨碌碌地流著。它們占據(jù)了廣大的土地,每逢暴雨,便一下子膨脹得更大,四處漫延,像伸出爪子的野獸一樣一一拔走房舍和農(nóng)作物,甚至攀附在山坡上,使勁地往上爬。
它們不長牙齒,沒有血沒有肉,但說起它們的威力,那可是比任何一只野獸還要兇猛千萬倍。
事實上,與其說它們是大水,不如說它們是巨獸。
沒有固定形體的巨獸。
會流動的巨獸。
可怕的巨獸。
堯曾經(jīng)問過大臣和四方諸侯:“你們知道有誰能治大水嗎?”
大臣和四方諸侯這么回答:“鯀可以。”
堯?qū)︴呥@個人還算了解,說:“鯀經(jīng)常不聽從命令,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事,以致拖累同伴。他行嗎?”
大臣和四方諸侯說:“在治水這方面,目前沒有比他更厲害的了。要不,您試試?”
既然大家都這么說,堯只好用鯀來治水。但九年過去,鯀治水沒有取得半點成績。
當(dāng)時,舜正代替堯處理國政,并到四方巡視。他是堯從民間找來準備委以重任的人。在巡視的途中,舜看到鯀治水,越治越糟,實在太不像話了,便行使自己的權(quán)力,在羽山這個地方將鯀處死。
舜處死治水的大臣鯀,竟沒有任何人表示反對。天底下的人都認為舜這樣做是應(yīng)該的!
有人問:“鯀已經(jīng)被處死,接下來要叫誰接他的活兒呢?”
舜的回答是:“讓禹來做吧!”
這話讓人傻眼,因為禹正是鯀的兒子。舜殺了鯀,卻讓鯀的兒子禹為自己治水?很多人都懷疑禹不會為舜把這項艱難的工作做好。
禹真的能為舜治水嗎?其實,在禹接下治水任務(wù)的時候,他自己也感到相當(dāng)疑惑。但他的疑惑不在于能不能為舜真心辦事,而是在于怎么去克服內(nèi)心對大水的恐懼。
那些盤踞在各地的大水,真的很像會流動的巨獸,想吞掉什么就吞掉什么,卻沒有任何武器能殺得了它們。
面對如此強大的惡魔,誰都顯得非常渺小!他,鯀的兒子,再高大也不過是個凡人,真有辦法制服這樣的惡魔嗎?
想到父親,禹就難過。
在禹的印象里,父親是個硬漢,說一不二,只要是他做的決定,誰都不能有意見。對于這樣的作風(fēng),有人說他是個敢作敢為的領(lǐng)導(dǎo),有人卻說他太固執(zhí)。
九年來,父親憑著他強悍的個性來治水,哪里淹水就在哪里筑堤,打算把這些會流動的巨獸圍困在它們該待的地方。結(jié)果,被困住的反而是父親—大水往往突破堤防,使洪水泛濫的災(zāi)情更嚴重。
父親的失敗,讓禹在治水時感到戰(zhàn)戰(zhàn)兢兢。
要是不用父親那種圍堵的策略,那該用什么方法來治水呢?禹不停地想著這個問題。
“啊!”突然,禹大叫一聲,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禹能想出辦法,來自一個關(guān)鍵的發(fā)現(xiàn),那就是:“原來,水是會流動的。”
什么?這樣的發(fā)現(xiàn)也叫作關(guān)鍵的發(fā)現(xiàn)?連三歲的小孩都知道水會流動的道理,這還需要禹來發(fā)現(xiàn)嗎?然而,正是這個誰都早已發(fā)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成就了禹日后治水的偉大事業(yè)。
禹想:水會流動,那是水的本性,既然如此,治理大水為什么要違背水的本性呢?父親的確大錯特錯了!根本不能用圍堵的方法來治水,因為那樣只會讓大水更加憤怒,四處尋找逃脫的出口。
應(yīng)該用疏導(dǎo)的方法!沒錯,大水想要流動,那么我們就應(yīng)該幫它流動,只不過得讓它流到不會威脅到人們的地方。
禹把自己的思路理順清楚之后,趕緊拿出畫在牛皮上的地圖,開始規(guī)劃疏導(dǎo)大水的計劃。在這過程中,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他內(nèi)心已經(jīng)沒有了對大水的恐懼,而且變得如水那般柔軟。
治水的工作一忙就是十三年。在這十三年里,禹兢兢業(yè)業(yè),不敢有半點放松。好幾次,他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都沒進去。
終于,禹領(lǐng)著人民治好了長久以來的水患,讓大水有了出路。
借著治水,他重新畫定了九州的邊界,這對于整頓國土有重大意義。
沒了大水來作怪,各地百姓終于能好好耕作,也能好好開采物產(chǎn)。呈獻給帝王的貢品,因此增加不少。
禹對這些結(jié)果感到高興。當(dāng)禹去視察河川,他看到眼前的大水還在流動,但他知道它已經(jīng)不會再變成可怕的巨獸了!
舜成為帝王后,立國號為虞。有一次,他和禹談到當(dāng)年治水的情形。
禹說:“我治理大水時,在陸上走用的是車,在水中行用的是船,遇到泥巴路就穿橇形鞋,要爬山就穿齒底鞋。我和我的伙伴隨身都帶著規(guī)矩和準繩,隨時丈量山和土地,就這么走過了大江南北。”
“聽說你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都沒進去。”
“是的。我顧不了家庭。我和妻子結(jié)婚后第四天,就去忙治水了。我的兒子啟出生后,我也沒能親自愛護他和教養(yǎng)他,以致他長大后見到我,居然不認得我這個父親。”
“真是辛苦你了!”舜向禹致敬,說,“我能夠好好地治理天下,這全是你的功勞啊!”
由于禹治水的功勞實在太過偉大,舜在后來便將帝位傳給了他。
中國的古代史中,很多偉人一開始便為后人樹立了典范。黃帝、顓頊、嚳、堯和舜,合稱“五帝”。而堯傳舜,舜傳禹,都是將位子傳給賢能的人,不傳給子孫,這叫作“禪讓”。
禹成為帝王后,立國號為夏。人民感激禹,都尊稱他為“大禹”。
【讀歷史,學(xué)智慧】
越是對什么事物感到害怕,越要弄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害怕。就像禹因為害怕大水而去思考水的特質(zhì),*終了解了水的特質(zhì),他的內(nèi)心因而強大起來,不再對大水感到恐懼。
做事情*重要的,是先要擬定正確的方向。弄錯了方向,做事的過程中花再大的力氣都是白費的。就像鯀一開始沒搞清楚該怎么治水,一味采用圍堵的方法,忙了九年,徒勞無功。相反地,禹能夠治好大水,是因為他一開始就認識到:要順應(yīng)水的本性,用疏導(dǎo)的方法才有治好大水的可能。禹的成功得力于他“做了對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把事情做對”。
給孩子的史記(注音版套裝) 作者簡介
張嘉驊,1963年生于中國臺灣,臺灣大學(xué)中文學(xué)士,中正大學(xué)中文碩士,北京師范大學(xué)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兒童文學(xué)方向)博士。曾出版《少年讀史記》《少年讀西游記》等作品。榮獲第六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冰心兒童圖書獎、桂冠童書獎等三十余項大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