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貝聿銘建筑十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303037
- 條形碼:9787571303037 ; 978-7-5713-0303-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貝聿銘建筑十講 本書特色
作者黃健敏以親身多次旅行的觀察體驗,針對現代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卓越作品,就不同建筑類型匯整編輯了詳盡的數據,揭開大師從房地產業務轉型至建筑藝術的契機,更詳細記述對貝聿銘職業生涯有至大影響的九座建筑。
作者黃健敏追蹤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建筑人生,收錄的九座建筑皆為他親身走訪過的,如香港中銀大廈、桃源鄉記——美秀美術館、蘇州博物館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全書十萬余字,圖片三百余幅,諸多信息為首度發表。這是一本有關建筑物和權力、移民和同化、美式奔放和中式收斂、東方和西方的傳記。
貝聿銘建筑十講 內容簡介
"《貝聿銘建筑十講》作者黃健敏以親身多次旅行的觀察體驗,針對現代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很好作品,就不同建筑類型匯整編輯了詳盡的數據,揭開大師從房地產業務轉型至建筑藝術的契機,更詳細記述對貝聿銘職業生涯有至大影響的九座建筑。作者黃健敏追蹤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建筑人生,收錄的九座建筑皆為他親身走訪過的,如香港中銀大廈、桃源鄉記——美秀美術館、蘇州博物館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全書十萬余字,圖片三百余幅,諸多信息為首度發表。這是一本有關建筑物和權力、移民和同化、美式奔放和中式收斂、東方和西方的傳記。"
貝聿銘建筑十講 目錄
貝聿銘建筑十講 相關資料
貝聿銘的唯美世界無人可與之相比,我再三考慮后選擇了他。 ——肯尼迪遺孀杰奎琳 貝聿銘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師”。 ——美國前總統卡特 貝聿銘給予了我們本世紀(20世紀)*美的室內空間和建筑形體,他始終關注他的建筑周邊的環境,拒絕將自己局限于狹隘的建筑難題之中。他對于材料的嫻熟運用達到了詩一般的境界。 ——普利茲克獎組委會 貝聿銘是全球許多地標性建筑背后的男人,20世紀*多產的建筑師之一。他的設計因幾何精度、樸實的外表以及自然燈光而享譽世界。他在年紀很大時仍然積極投入工作,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就是在他80多歲時設計的*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BBC 貝聿銘被視作*后的現代主義建筑師之一,他是首位參與法國盧浮宮設計的外國建筑師,一開始受到人們反對,*后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贏得了認可。 ——CNN 貝聿銘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師之一,是一名堅定的現代派,是一名罕有的同時能吸引地產商、企業界領袖和藝術博物館董事的建筑師。他在全球有眾多地標性建筑。建筑評論家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形容貝聿銘為“一名有教養的男人,他安靜而毫不夸張的風格掩飾著強烈的好勝野心。 ——《紐約時報》 貝聿銘可以說是現代主義建筑師中*偉大的一位,當他1983年獲得普利茲克獎時,評委會稱“他給了這個世紀*美麗的室內空間和外部形態。 ——建筑媒體ArchDaily
貝聿銘建筑十講 作者簡介
黃健敏 中國臺灣中原理工學院建筑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筑學碩士。曾擔任臺北市都市發展局公共藝術委員、臺北市捷運工程局公共藝術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咨詢委員、臺北市建筑師公會理事。曾任教于中原大學、東海大學、文化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等高校。1993年起參與中國臺灣公共藝術方針與執行工作,著書撰文推廣“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6年任《建筑》雜志總主編。 著作:《貝聿銘的藝術世界》《臺灣建筑的先行者》《美國公眾藝術》《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慶典公共藝術嘉年華》《藝術盡在街頭》等。 主編:《空間美學新發現——公共藝術的教育·參與·創作》 《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域》《閱讀貝聿銘》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