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納博科夫精選集I黑暗中的笑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0716
- 條形碼:9787532780716 ; 978-7-5327-8071-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納博科夫精選集I黑暗中的笑聲 本書特色
《黑暗中的笑聲》是小說大師納博科夫戲仿通俗劇的黑色寓言,一九三二年在柏林寫成,書名為《暗箱》,在巴黎和柏林兩地出版;一九三六年由韋•洛伊譯為英文,以原名在倫敦出版;一九三八年由納博科夫本人作大幅度修改并重譯后在紐約出版,更名《黑暗中的笑聲》。小說仿效二三十年代電影中盛行的那種廉價三角戀愛故事,一開始就以電影為題,引出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男主角歐比納斯想用動畫片這種新技巧讓古代大師的畫作“活動起來”,提議與諷刺畫家雷克斯合作。歐比納斯對影院引座員瑪戈一見鐘情,“著了魔似的愛看電影”的瑪戈一心夢想當影星,當她確信他屬于能為她“登上舞臺和銀幕提供條件”的階層后,便決定與他來往。歐比納斯為招待明星而舉辦的宴會,卻為瑪戈與昔日情人雷克斯重逢創造了機會,由此構成三角關系,直到小說以悲劇結束。
納博科夫精選集I黑暗中的笑聲 內容簡介
本書為體現納博科夫“戲仿”技巧的代表作,小說仿效二三十年代電影中盛行的那種廉價三角戀愛故事,一開始就以電影為題,引出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男主角歐比納斯想用動畫片這種新技巧讓古代大師的畫作“活動起來”,提議與諷刺畫家雷克斯合作。歐比納斯對影院引座員瑪戈一見鐘情,“著了魔似的愛看電影”的瑪戈一心夢想當影星,當她確信他屬于能為她“登上舞臺和銀幕提供條件”的階層時,便決定與他來往。歐比納斯為招待明星而舉辦的宴會,則為瑪戈與昔日情人雷克斯重逢創造了機會,由此構成三角關系,直到小說以悲劇結束。
納博科夫精選集I黑暗中的笑聲 相關資料
★想象的偉力再難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約翰•厄普代克 ★貨真價實的魔術師。——保羅•貝利 ★多么榮幸,他選擇使用我們的語言并使之煥然一新。——安東尼•伯吉斯 ★納博科夫的感受力之強大、豐盈和多姿多彩,在現代小說家中無可匹敵,鶴立雞群…… 如果文字能喚起至純的感官愉悅,那么舍此無它。 ——馬丁•艾米斯 ★他對小說創作的各色招式駕輕就熟,還發明了屬于自己的新技法。——彼得•阿克羅伊德 ★我們時代*原創性和創造力的作家。——《金融時報》 ★納博科夫的天賦不僅在于他能將一切主題都轉化成清晰的視覺意象, 他還有近乎放肆的幽默感,任何悲劇在他筆下都能荒誕畢現。——《觀察者》 ★鮮活的記憶縈繞其中,面對命運的惡意嘲諷,或游戲其間,或與之抗爭…納博科夫幽暗跌宕的故事之中閃爍著救贖的微光。 ——《新聞日報》 ★他所使用的語言是一件神奇的工具,微妙至極,卻又充滿力量: 我們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作者,包括喬伊斯,能像他這樣,捕捉世界瞬息萬變的光影。 ——《波士頓環球報》 ★天才之作…… 遣詞造句,精雕細琢,奔瀉無隘,直抵始終如一的獨造意象, 于無形中將思維的邏輯演繹到了極致。 ——《沃斯堡星報》 ★任何一個認為人、人的思想及缺陷極為重要的個體, 自能發現其中的意趣。 ——《里士滿時訊報》 ★納博科夫極致豐富的描寫,令人炫目, 他親切地呼喚著過去,并著力刻畫意識的奇譎之處。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在塑造個人經歷并賦予其意義上,心靈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納博科夫對其刻畫之生動、探索之靈活有力,無人能出其右, 由此推及,對于理解和包容個人的經歷,亦無人能與他比肩。 ——《華盛頓時報》【讀者評論】 1.納博科夫讓寫作者覺得很崩潰,一個作家居然可以把語言使用到這種程度,又讓閱讀者覺得很有希望,喚起了我們對文字的欲望。 2.納博科夫的那種復雜性,他所要表達出的思緒中的巴洛克式的繁復而又富麗的花紋圖式,這是一種復雜的語言結構,甚至還是一種復雜的思維結構,我通過這一個文本品嘗到了它所流淌而出的甘美的滋味。 3.*次驚嘆于納博科夫的觀察力,是在讀《文學講稿》評論《包法利夫人》一節時。他在分析小說的敘事思路和行文風格的間歇,“順便說一句”道,福樓拜寫蒼蠅在杯壁上爬,其實蒼蠅不是爬,是走,一邊走一邊搓手。 納博科夫敏銳的觀察力,化作奇崛的比喻和微妙的反諷,躲藏在慢悠悠的情節進展中,讓人驚喜不斷。 4.幾乎所有納氏作品都具有一個峰回路轉的“響鞭式結局”。然而與傳統此類小說不同,此結局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它往往引導和邀請讀者依此回到文本的開頭,重新讀起。而每一次重讀,都可能為一種可能自圓其說的解讀找到證據。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解讀的多重可能性”在作品尚在作家頭腦中時就已存在,而這種驚人的功力絕非庸常作家所能獲得。
納博科夫精選集I黑暗中的笑聲 作者簡介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爭議。 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