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貨幣之惑-華爾街復蘇與美國經濟蕭條的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03801
- 條形碼:9787521703801 ; 978-7-5217-0380-1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貨幣之惑-華爾街復蘇與美國經濟蕭條的邏輯 本書特色
誰應該為美國的經濟癱瘓負責?華爾街的新巨頭們是如何看待波動性而非盈利能力的?真正的1%是誰?他們是如何壓榨中產階級的?無現金社會的潛在危險是什么?比特幣和區塊鏈會是一個好的貨幣制度的未來嗎?……
誠如喬治·吉爾德指出,“盡管有數十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和接近于零的利率,華爾街仍在復蘇,但經濟從未復蘇。”
在這部開創性的作品中,喬治·吉爾德對美國的經濟困境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吉爾他揭露了美聯儲、華盛頓權力掮客以及華爾街“大到不能倒”的大銀行的腐敗行為,詳細描述了一小群精英如何操縱貨幣和危機,以抑制經濟增長,打壓中產階級。他指出了現行的貨幣體系的局限和缺陷,并且提出了下一個大繁榮的可能途徑。
貨幣之惑-華爾街復蘇與美國經濟蕭條的邏輯 內容簡介
全球“數字時代三大思想家”之一喬治·吉爾德,縱論現有貨幣體系得與失、利與弊,探求下一個大繁榮的可能路徑。
危機之后華爾街已然再次狂歡,而美國經濟仍然復興艱難,究竟是華爾街的問題,還是貨幣體系乃至權力出了問題?
誰應該為美國的經濟癱瘓負責?真正的1%是誰?他們是如何壓榨中產階級的?無現金社會的潛在危險是什么?比特幣和區塊鏈會是一個好的貨幣制度的未來嗎?……
《從0到1》作者彼得蒂爾、“拉弗曲線”提出者阿瑟·拉弗、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等力薦。
貨幣之惑-華爾街復蘇與美國經濟蕭條的邏輯 目錄
第1章 美國夢與美元 / 001
第2章 公平在先,增長在后 / 021
第3章 弗里德曼與貨幣之謎 / 035
第4章 當下的挑戰 / 049
第5章 劣幣的高昂成本 / 063
第6章 信息論中的貨幣 / 073
第7章 比特幣的經驗教訓 / 085
第8章 “哈耶克幣”存在的問題 / 097
第9章 皮凱蒂–特納命題 / 111
第10章 金融肥大癥 / 125
第11章 與華爾街不斷疏離的主街 / 145
第12章 華爾街出賣了它的靈魂 / 163
第13章 時間的皺紋 / 177
第14章 恢復健全貨幣 / 191
致 謝 / 211
關鍵術語 / 213
注 釋 / 223
貨幣之惑-華爾街復蘇與美國經濟蕭條的邏輯 相關資料
為什么我們會認為政府懂得如何創造貨幣呢?他們并不懂。喬治·吉爾德表明了金錢即時間,而時間是真實的。他是我們解決*根本的經濟問題的絕佳向導。
——彼得·蒂爾 PayPal創始人、《從0到1》作者
30多年前,喬治·吉爾德的《財富與貧困》成為當時里根政府改革的指南。而這本《貨幣之惑》,則為下一個大繁榮制定了路線圖。
——阿瑟·拉弗(Arthur B. Laffer) 美國經濟學家、“拉弗曲線”提出者
“科學即預測”的說辭,意味著經濟學家應該像占星家那樣。但是,經濟學家們卻在互相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于是,喬治•吉爾德推出了另一本棒極的圖書,用他的信息論來解釋我們的經濟困境。突然之間,我們又清楚該怎么去做了。
——鮑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 以太網發明者、3Com公司創始人
不管你是否同意吉爾德關于政府控制之外的貨幣(黃金、比特幣)的有爭議的呼吁,這本書都是很重要的一部著作。
——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 白宮經濟顧問
貨幣之惑-華爾街復蘇與美國經濟蕭條的邏輯 作者簡介
喬治·吉爾德(George Gilder),當今美國知名未來學家、經濟學家,和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和馬歇爾·麥克盧漢一起,被譽為“數字時代的三大思想家”。畢業于哈佛大學,并曾服務于美國海軍陸戰隊。
20世紀80年代,他成為供應學派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財富與貧困》被譽為里根革命的改革指南,在美國銷售超過100萬冊;90年代,成為新經濟的倡導者,曾被白宮授予“企業杰出獎”。在90年代中期的美國高科技領域,喬治•吉爾德就已經聲名遠播,經常與安迪•格羅夫、彼得·德魯克等同場演講。他還是《福布斯》《哈佛商業評論》等著名雜志的撰稿人,《財富與貧困》《知識與權力》等著作影響極大。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