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宋代吏部尚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03221
- 條形碼:9787215103221 ; 978-7-215-1032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代吏部尚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吏部尚書的源流、宋代吏部的組織結構、宋代吏部尚書的類別與職掌、*高官職與致仕官、遷入官與遷出官、兼官與任期等問題, 探討了吏部尚書的發展及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宋代吏部尚書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吏部尚書源流與宋代吏部組織結構
一、吏部尚書的演變
(一)先秦秦漢魏晉時期
(二)南北朝時期
(三)隋唐時期
(四)五代十國時期
(五)北宋元豐改制前
(六)元豐改制后與南宋時期
二、元豐改制前吏部的演變
(一)京朝官差遣院
(二)磨勘京朝官院
(三)磨勘幕職州縣官院
(四)考課院
(五)三班院
(六)審官院
(七)吏部流內銓
三、元豐改制后與南宋的吏部機構
(一)吏部尚書左選
(二)吏部尚書右選
(三)吏部侍郎左選
(四)吏部侍郎右選
(五)司封司
(六)司勛司
(七)考功司
(八)官告院
第二章 宋代吏部尚書的類別與職掌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不同類別
(一)吏部尚書
(二)權、行、守、試吏部尚書
(三)檢校吏部尚書
(四)贈吏部尚書
(五)金紫光祿大夫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職掌
(一)主持吏部全面工作
(二)修訂吏部七司條法
(三)薦舉人才
(四)參政議政
(五)負責貢舉考試
(六)擔任修史工作
(七)為皇帝講解經史
(八)擔任臨時性禮儀官
第三章 宋代吏部尚書籍貫
一、宋代吏部尚書籍貫考
(一)北宋前期吏部尚書籍貫考
(二)北宋后期吏部尚書籍貫考
(三)南宋時期吏部尚書籍貫考
二、宋代吏部尚書籍貫分布特征與分析
(一)籍貫分布特征
(二)籍貫分布分析
(三)吏部尚書籍貫分布與唐代的異同
第四章 宋代吏部尚書入仕途徑與起家官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入仕途徑
(一)入仕途徑及特征
(二)入仕途徑特征分析
(三)吏部尚書入仕途徑與唐代的異同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起家官
(一)起家官特征
(二)起家官分析
(三)吏部尚書起家官與唐代的異同
第五章 宋代吏部尚書仕履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仕履
二、宋代吏部尚書仕履分析
(一)吏部尚書吏部相關仕履分析
(二)吏部尚書吏部相關仕履與唐代的異同
三、無吏部相關仕履的吏部尚書之探討
第六章 宋代吏部尚書*高官職與致仕官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高官職
(一)吏部尚書*高官職考
(二)吏部尚書*高官職特征
(三)吏部尚書*高官職分析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致仕官
(一)吏部尚書致仕官考
(二)吏部尚書致仕官特征
(三)吏部尚書致仕官分析
第七章 宋代吏部尚書遷入遷出官、兼官與任期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遷入官
(一)吏部尚書遷入官分類與特征
(二)吏部尚書遷入官分析
(三)吏部尚書遷入官與唐代的異同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遷出官
(一)吏部尚書遷出官分類與特征
(二)吏部尚書遷出官分析
(三)吏部尚書遷出官與唐代的異同
三、宋代吏部尚書的兼官
(一)吏部尚書的兼官及其特征
(二)吏部尚書兼官分析
(三)對吏部尚書兼官的思考
四、宋代吏部尚書的任期
(一)吏部尚書任期考與特征
(二)吏部尚書任期典型事例分析
結語
附表
附表1 宋代吏部尚書遷入遷出官、兼官原始史料與出處表及考證
附表2 宋代吏部尚書簡明年表
參考資料
一、古籍文獻
二、今人論著
后記
**章 吏部尚書源流與宋代吏部組織結構
一、吏部尚書的演變
(一)先秦秦漢魏晉時期
(二)南北朝時期
(三)隋唐時期
(四)五代十國時期
(五)北宋元豐改制前
(六)元豐改制后與南宋時期
二、元豐改制前吏部的演變
(一)京朝官差遣院
(二)磨勘京朝官院
(三)磨勘幕職州縣官院
(四)考課院
(五)三班院
(六)審官院
(七)吏部流內銓
三、元豐改制后與南宋的吏部機構
(一)吏部尚書左選
(二)吏部尚書右選
(三)吏部侍郎左選
(四)吏部侍郎右選
(五)司封司
(六)司勛司
(七)考功司
(八)官告院
第二章 宋代吏部尚書的類別與職掌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不同類別
(一)吏部尚書
(二)權、行、守、試吏部尚書
(三)檢校吏部尚書
(四)贈吏部尚書
(五)金紫光祿大夫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職掌
(一)主持吏部全面工作
(二)修訂吏部七司條法
(三)薦舉人才
(四)參政議政
(五)負責貢舉考試
(六)擔任修史工作
(七)為皇帝講解經史
(八)擔任臨時性禮儀官
第三章 宋代吏部尚書籍貫
一、宋代吏部尚書籍貫考
(一)北宋前期吏部尚書籍貫考
(二)北宋后期吏部尚書籍貫考
(三)南宋時期吏部尚書籍貫考
二、宋代吏部尚書籍貫分布特征與分析
(一)籍貫分布特征
(二)籍貫分布分析
(三)吏部尚書籍貫分布與唐代的異同
第四章 宋代吏部尚書入仕途徑與起家官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入仕途徑
(一)入仕途徑及特征
(二)入仕途徑特征分析
(三)吏部尚書入仕途徑與唐代的異同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起家官
(一)起家官特征
(二)起家官分析
(三)吏部尚書起家官與唐代的異同
第五章 宋代吏部尚書仕履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仕履
二、宋代吏部尚書仕履分析
(一)吏部尚書吏部相關仕履分析
(二)吏部尚書吏部相關仕履與唐代的異同
三、無吏部相關仕履的吏部尚書之探討
第六章 宋代吏部尚書*高官職與致仕官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高官職
(一)吏部尚書*高官職考
(二)吏部尚書*高官職特征
(三)吏部尚書*高官職分析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致仕官
(一)吏部尚書致仕官考
(二)吏部尚書致仕官特征
(三)吏部尚書致仕官分析
第七章 宋代吏部尚書遷入遷出官、兼官與任期
一、宋代吏部尚書的遷入官
(一)吏部尚書遷入官分類與特征
(二)吏部尚書遷入官分析
(三)吏部尚書遷入官與唐代的異同
二、宋代吏部尚書的遷出官
(一)吏部尚書遷出官分類與特征
(二)吏部尚書遷出官分析
(三)吏部尚書遷出官與唐代的異同
三、宋代吏部尚書的兼官
(一)吏部尚書的兼官及其特征
(二)吏部尚書兼官分析
(三)對吏部尚書兼官的思考
四、宋代吏部尚書的任期
(一)吏部尚書任期考與特征
(二)吏部尚書任期典型事例分析
結語
附表
附表1 宋代吏部尚書遷入遷出官、兼官原始史料與出處表及考證
附表2 宋代吏部尚書簡明年表
參考資料
一、古籍文獻
二、今人論著
后記
展開全部
宋代吏部尚書研究 作者簡介
惠鵬飛,河南平頂山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博士生,中國宋史研究會會員。2009年獲鄭州大學歷史學、管理學學士學位,2014年獲河南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宋史與中國古代史研究,在《河南大學學報》《宋史研究論叢》《古都開封》《史志學刊》等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