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止學全鑒-典藏誦讀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61112
- 條形碼:9787518061112 ; 978-7-5180-6111-2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止學全鑒-典藏誦讀版 內容簡介
《止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極有價值的一部經(jīng)典,是中國古代文化關于“止”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論述處世之道。雖文短卻內涵深厚,意境悠遠,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止學全鑒》圍繞其主旨含義進行解讀,將國學和現(xiàn)代勵志學融為一體,便于讀者更好地領略《止學》的精髓要義。
止學全鑒-典藏誦讀版 目錄
止學全鑒-典藏誦讀版 節(jié)選
用勢卷第二 本卷主要闡述和權勢有關的處世原則。文中子提出了“權為輕、德為重”的觀點。有權的人不是就能隨心所欲,因為有權的人要承受許多責無旁貸的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的身心壓力。另外,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擁有*高的權力,它終究會有消逝的那一天,所以,權力在仁德的人手里才會運用得當,因為用權的人懂得小心謹慎,謙恭禮讓,這樣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成為眾矢之的,從根本上鞏固權勢。 2. 權勢暗藏著危險 【原文】 勢伏兇也,智者不矜(jīn)。 【譯文】 勢力隱藏著兇險,有智慧的人不會夸耀它。 【解析】 權力不只是人們想象中的至高無上,能夠辦成一切想辦成的事情。權力的背后擁有一張關系網(wǎng),就是這張關系網(wǎng),如果正確利用就會帶來無限福利,相反,就隱藏著巨大的兇險。因為它就像一個漩渦,漩渦里面隱藏著金錢、欲望以及權力的無限擴張,這些都是對人們道德底線的極大挑戰(zhàn),因此,當做人的原則在欲望面前喪失之后,你也就慢慢地陷入了漩渦里,無法自拔,直至毀滅。這就是權力隱藏的禍患。 【主題延伸閱讀】 學會“遠權”避禍 古今以來的為官者,人生中大概都有一個重要的決策:“遠權避禍。”這是他們在權力的漩渦中明哲保身的智慧體現(xiàn)。 清代中葉,曾國藩率領湘軍攻打太平天國后,收復南京。國家安寧了,可曾國藩感到他與清廷的關系卻變得復雜而微妙起來。那時曾國藩集軍政大權于一身,在東南的半壁江山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三十萬湘軍總數(shù),僅曾國藩直接指揮的軍隊就高達十二萬之多,這相當于是一支誰也調不動,只聽命于曾國藩的私人武裝。此時清政府感到手握重兵的曾國藩已對朝廷構成重大威脅,于是故意疏遠冷淡他。曾國藩也感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顧命大臣功高震主,朝廷對自己心存芥蒂。擺在曾國藩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帶兵反清,取而代之;二是解散湘軍,自解兵權。**條路,他不愿,也不敢;那就只能走第二條路了。 于是為了遠權避禍,曾國藩解散湘軍。但為了做得不露痕跡,他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湘軍暮氣太重,銳氣全消,已不可用。”同治三年七月初七,即攻破南京后二十天,曾國藩上《賊酋分別處治粗籌善后事宜折》中提出:“臣統(tǒng)軍太多,即擬裁撤三四萬人。”七月十三日,“遣撤曾國荃部二萬五千人”,同日“撤蕭慶衍全軍九千人”。十月中旬,“奏報裁軍二萬余人”。到同治五年夏,除“陸軍尚留下鮑超、劉松山萬余人”,“水師改編為經(jīng)制兵長江水師”外,其他直屬湘軍先后撤并完畢。其后,“鮑超部亦解散,僅留劉松山部奉命援陜”。眼見裁軍如此干凈徹底,清廷對曾國藩的畏忌心理煙消云散。 為了遠權避禍,曾國藩還勸曾國荃稱病回鄉(xiāng)。 曾國荃為人“傲”,囂張自負。自從帶吉字營出征,戰(zhàn)績輝煌。但他與諸將不和,矛盾重重。在與屬下彭玉麟、楊載福有事相商時,往往聲色俱厲。諸將對他不服,但又礙于曾國藩情面,于是“告去”之人日益增多。郭嵩燾說:“侯相兄弟克復金陵,竟犯天下之大忌,群起而力詆之。”這句話中的焦點人物是曾國荃,群言囂囂,主要是針對他的。曾國荃再一點就是“貪”。連曾國藩也說他“老饕名遍天下”。 若不解決這個問題,早晚會出大事,于是曾國藩苦心告誡其弟,讓曾國荃急流勇退,稱病回鄉(xiāng)。 曾國荃終于聽了兄長的勸告,就以“遍體濕瘡、徹夜不眠”為由,在攻占南京兩個多月以后,奏請回原籍,帶著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回湘鄉(xiāng)享清福去了。 置身官場的人,總希望生前身后留個好名聲。豈不知其中卻潛伏著危機。掌權者不只對戰(zhàn)功卓著的大將們心懷猜忌,對那些政績突出、德行好的大臣也是心存嫉恨,一旦你的光芒超過了君上,形成了一種功高震主的姿態(tài),災禍就很快要從天而降了。 因此,古之智者,總注意不使自己的光芒太為耀眼以致使君上的形象顯得相形見絀,總能在適當?shù)臅r候功成身退,化解君上的猜疑,保全自己。所以為官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保持冷靜的心理狀態(tài),如此方能真正做到為官不倒的*高境界。因為“遠權避禍”,曾國藩才有不敗人生。所以,在官場上打拼的人,一定要知道“禍福相依”的道理。即使位高權重,也要懂得審時度勢,否則,風頭出盡之后,離災難也就不遠了。
止學全鑒-典藏誦讀版 作者簡介
遲雙明,筆名東籬子,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zhí)行官》(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出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等。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