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新書--采菽堂古詩選(全三冊)

包郵 新書--采菽堂古詩選(全三冊)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05-01
開本: 32開 頁數: 794
本類榜單:古籍銷量榜
中 圖 價:¥138.6(7.0折) 定價  ¥19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新書--采菽堂古詩選(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88855
  • 條形碼:9787532588855 ; 978-7-5325-888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采菽堂古詩選(全三冊) 本書特色

此書共選入先秦至隋代的各類詩歌共4487首,其中正集4015首,補遺472首。詩后附有評點。評點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詩人的總評,一是附在具體詩作篇什之后的分析、評論。這是非常珍貴的古代文學批評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新書--采菽堂古詩選(全三冊) 內容簡介

明清以來,漢魏六朝古詩選本有不少,如《古詩歸》《古詩評選》《古詩源》等,清初詩人陳祚明選評的《采菽堂古詩選》由于選評者身為布衣,聲名不顯,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然而,這卻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古詩選本,對有清一代具有巨大的影響,對后人理解與研究漢魏六朝古詩,亦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此書共選入先秦至隋代的各類詩歌共4487首,其中正集4015首,補遺472首。詩后附有評點。評點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詩人的總評,一是附在具體詩作篇什之后的分析、評論。這是非常珍貴的古代文學批評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新書--采菽堂古詩選(全三冊) 目錄

卷一1
漢一1
郊廟歌辭1
郊祀歌十九首1
安世房中歌十六章10
武德舞歌詩14
鼓吹曲辭15
鐃歌十八曲15

卷之二23
漢二23
樂府相和曲23
箜篌引23
江南23
東光24
薤露歌24
蒿里曲24
雞鳴24
烏生25
平陵東26
陌上桑26
吟嘆曲27
王子喬27
平調曲28
長歌行28
君子行29
清調曲29
豫章行29
董逃行30
相逢行30
長安有狹邪行31
瑟調曲32
善哉行32
隴西行32
步出夏門行33
折楊柳行34
西門行34
東門行35
婦病行36
孤兒行37
雁門太守行38
艷歌何嘗行二首39
艷歌行40
楚調歌41
怨詩行41
大曲41
滿歌行41
舞曲歌辭42
淮南王篇42
散樂43
俳歌辭43
雜曲歌辭43
蝶蝶行43
傷歌行44
悲歌44
前緩聲歌44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45
枯魚過河泣52
樂府53
雜歌53
猛虎行53
上留田行53
古八變歌54
古歌54
古歌54
艷歌55
古咄唶歌55

卷之三56
漢三56
高帝56
大風歌56
鴻鵠歌56
戚夫人57
舂歌57
武帝57
瓠子歌二首57
秋風辭58
蒲梢天馬歌58
李夫人歌59
落葉哀蟬曲59
車子侯歌59
柏梁詩59
烏孫公主60
悲愁歌60
昭帝61
黃鵠歌61
淋池歌61
趙幽王友61
幽歌61
朱虛侯章62
耕田歌62
淮南王安63
八公操63
燕剌王旦63
歌一首63
華容夫人64
和歌64
廣陵厲王胥64
瑟歌64
廣川王去65
望卿歌65
修成歌65
四皓65
采芝操66
附《紫芝歌》66
韋孟66
諷諫詩66
在鄒詩68
東方朔69
誡子詩69
司馬相如69
封禪頌69
卓文君70
白頭吟70
蘇武71
詩四首72
李陵73
與蘇武詩三首74
別歌75
李延年75
歌一首75
楊惲76
拊缶歌76
韋玄成76
自劾詩77
戒子孫詩78
息夫躬78
絕命辭79
王昭君79
怨詩79
班婕妤80
怨歌行80
無名氏81
古詩十九首81
古詩五首89
古詩三首91
古詩一首92
古詩一首92

卷之四93
漢四93
靈帝93
招商歌93
馬援93
武溪深行93
梁鴻94
五噫歌94
適吳詩94
班固95
東都賦詩五首95
詠史96
傅毅97
迪志詩97
張衡98
怨篇98
同聲歌98
四愁詩99
思玄詩99
李尤100
九曲歌100
朱穆100
與劉伯宗絕交詩101
王逸101
琴思楚歌101
高彪102
清誡102
蔡邕102
樊惠渠歌102
飲馬長城窟行103
翠鳥103
趙壹104
疾邪詩二首104
酈炎105
見志詩二首105
仲長統106
述志詩二首106
孔融107
雜詩二首107
臨終詩108
六言詩三章108
失題108
秦嘉109
述昏詩二章109
贈婦109
留郡贈婦詩三首110
徐淑111
答秦嘉詩111
龐德公111
于忽操三章112
辛延年113
羽林郎113
宋子侯113
董嬌嬈113
虎賁郎114
射烏辭114
蘇伯玉妻114
盤中詩114
竇玄妻115
古怨歌115
蔡琰116
悲憤詩二首116
白狼王唐119
莋都夷歌三章119
無名氏120
擬蘇李詩十首120
李陵錄別詩八首120
蘇武答詩二首122
古詩二首123
古絕句四首123
古歌124
古樂府124
古五雜組詩125
古兩頭纖纖詩二首125
蜀漢125
諸葛亮125
梁甫吟125
秦宓126
遠游126

卷之五127
魏一127
鼓吹曲四章127
克官渡127
舊邦127
定武功127
屠柳城128
武帝操128
度關山129
短歌行二首129
步出東西門行四篇131
薤露132
蒿里行133
苦寒行133
卻東西門行133
氣出唱三首134
精列135
對酒136
陌上桑136
秋胡行二首136
文帝138
短歌行139
秋胡行二首139
善哉行二首140
煌煌京洛行141
十五141
善哉行于講堂作142
前題銅雀園作142
折楊柳行142
燕歌行二首143
陌上桑144
秋胡行144
上留田行145
大墻上蒿行145
艷歌何嘗行147
月重輪行147
黎陽作三首147
于譙作148
孟津149
芙蓉池作149
于玄武陂作149
至廣陵于馬上作150
雜詩二首150
清河作151
代劉勛妻王氏雜詩二首
151
黎陽作152
甄后152
塘上行152
明帝153
善哉行154
步出夏門行154
長歌行155
棹歌行155
種瓜篇156

卷之六157
魏二157
陳思王植157
丹霞蔽日行158
飛龍篇158
薤露行158
惟漢行159
篇159
吁嗟篇159
豫章行二首160
蒲生行浮萍篇161
箜篌引161
野田黃雀行162
門有萬里客162
泰山梁甫行162
怨詩行162
怨歌行163
鼙舞歌二首164
圣皇篇164
靈芝篇165
當欲游南山行166
名都篇166
美女篇167
白馬篇168
升天行二首168
五游篇169
遠游篇169
仙人篇170
斗雞篇170
盤石篇170
驅車篇171
種葛篇171
棄婦篇172
妾薄命二首172
當來日大難173
桂之樹行174
當墻欲高行174
當事君行174
當車以駕行175
苦思行175
上責躬詩175
應詔詩177
朔風詩五章177
矯志詩178
閨情179
公宴詩179
贈徐幹180
贈丁儀180
贈王粲180
又贈丁儀王粲181
贈丁翼181
贈白馬王彪182
送應氏詩二首184
三良詩185
游仙詩185
雜詩七首185
情詩188
喜雨詩188
七步詩188
言志189
雜詩189

卷之七190
魏三190
王粲190
贈蔡子篤詩190
贈士孫文始191
贈文叔良192
思親詩192
公䜩詩193
從軍詩五首193
詠史詩196
雜詩196
雜詩四首196
七哀詩三首197
陳琳198
飲馬長城窟行199
游覽二首199
徐幹200
答劉公幹詩200
情詩201
室思201
雜詩五首201
為挽船士與新娶妻別203
劉楨203
公䜩詩203
贈五官中郎將四首204
贈徐幹205
贈從弟三章206
雜詩206
射鳶207
應玚207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
207
別詩208
斗雞208
應璩209
百一詩二首209
雜詩二首210
三叟211
應瑗211
雜詩211
阮211
駕出北郭門行212
詠史詩212
雜詩212
七哀詩213
失題213
繆襲213
挽歌213
繁欽214
蕙詠214
定情詩214
吳質215
思慕詩215
杜摯216
贈毌丘儉216
何晏216
擬古216
失題217
左延年217
秦女休行217
從軍行218
程曉218
嘲熱客218

卷之八220
魏四220
嵇康220
秋胡行七章220
幽憤詩222
四言詩八章224
贈秀才入軍五章226
四言詩三章228
五言詩229
酒會詩六章229
又五言一首231
雜詩231
答二郭三首232
與阮德如233
游仙詩233
述志詩二首234
嵇喜235
答弟叔夜四首235
郭遐周236
贈嵇康三首236
郭遐叔237
贈嵇康238
阮侃238
答嵇康238
阮籍239
詠懷詩三首239
詠懷五十二首241
大人先生歌258
采薪者歌259

卷之九260
晉一260
郊廟歌辭260
郊祀歌二首260
燕射歌辭261
冬至初歲小會歌261
宴會歌261
鼓吹曲辭262
鼓吹曲四首262
凱歌二首264
舞曲歌辭265
宣武舞歌四首265
宣文舞歌266
鼙舞歌267
鐸舞歌268
拂舞歌詩三首268
白纻舞歌270
杯槃舞歌271
張華272
門有車馬客行272
輕薄篇273
游俠篇273
博陵王宮俠曲274
游獵篇274
勵志詩九章275
上巳篇276
答何劭三首277
情詩三首278
雜詩三首279
傅玄280
豫章行苦相篇280
和秋胡行281
艷歌行有女篇281
墻上難為趨282
怨歌行朝時篇282
秋蘭篇283
明月篇283
何當行283
董逃行十二章283
鴻雁生塞北行285
白楊行286
秦女休行286
云中白子高行287
西長安行288
雜詩二首288
雜言289
九曲歌289
歌詞289
傅咸289
贈何劭王濟289

卷之十291
晉二291
應禎291
華林園集詩九章291
賈充292
與妻李夫人聯句292
棗據293
雜詩293
摯虞294
雍州詩294
束皙294
補亡詩六首294
司馬彪298
贈山濤298
雜詩298
何劭298
贈張華299
游仙詩299
陸機299
短歌行300
隴西行300
日出東南隅行301
挽歌三首301
長歌行303
君子行303
從軍行303
苦寒行304
豫章行304
塘上行305
飲馬長城窟行305
門有車馬客行305
太山吟306
君子有所思行306
悲哉行306
齊謳行307
吳趨行307
前緩聲歌308
董桃行308
上留田行309
燕歌行309
猛虎行310
鞠歌行310
順東西門行311
日重光行311
月重輪行311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
賦詩312
贈馮文羆遷斥丘令八章312
答賈謐十一章314
贈馮文羆315
于承明作與弟士龍316
贈弟士龍316
贈尚書郎顧彥先二首316
贈顧交趾公貞317
答張士然317
為顧彥先贈婦二首318
為陸思遠婦作318
為周夫人贈車騎319
赴洛二首319
赴洛道中作二首320
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320
擬古八首321
招隱詩323
園葵詩324卷之十一325
晉三325
陸云325
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六章
325
太尉王公以九錫命大將軍
讓公將還京邑祖餞贈此
詩六章326
從事中郎張彥明為中護軍
六章327
贈顧驃騎八章328
贈顧彥先五章330
高岡四章331
答孫顯世十章332
失題八章333
同前六章335
答兄平原336
答張士然336
為顧彥先贈婦往返四首336
鄭曼季338
答陸士龍六章338
潘岳339
關中詩十六章340
家風詩343
金谷集作詩343
河陽縣作二首344
在懷縣作二首345
內顧詩二首345
悼亡詩三首346
哀詩348
潘尼348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
六章348
三月三日洛水作349
贈河陽詩350
贈侍御史王元貺350
贈隴西太守張正治詩350
迎大駕351
左思351
詠史八首351
招隱二首354
雜詩355
嬌女詩355
左貴嬪356
啄木詩357
張翰357
雜詩357

卷之十二358
晉四358
張載358
登成都白菟樓358
七哀詩二首359
霖雨360
失題360
張協360
詠史361
雜詩十首361
王贊365
侍皇太子祖道楚淮南二王
365
雜詩365
孫楚366
除婦服詩366
征西官屬送于陟陽候作詩
366
董京367
答孫楚詩367
石崇368
楚妃嘆368
王明君辭368
思歸引369
翔風370
怨詩370
曹攄370
思友人詩370
感舊詩371
贈石崇371
棗腆371
答石崇詩371
歐陽建372
臨終詩372
嵇紹373
贈石季倫373
嵇含373
伉儷373
阮修374
上巳會詩374
閭丘沖374
三月三日應詔詩二首375
郭泰機376
答傅咸376
劉琨376
答盧諶八章377
重贈盧諶379
扶風歌380
盧諶380
贈劉琨二十章380
贈崔溫384
答魏子悌384
覽古詩385
時興詩385
郭璞385
贈溫嶠386
游仙詩十首386
楊方390
雜詩二首390
謝尚390
大道曲391
孫綽391
秋日391
李充391
嘲友人392
曹毗392
夜聽搗衣392
王羲之392
蘭亭集詩393

卷之十三394
晉五394
陶淵明394
停云四章395
時運四章395
榮木四章396
勸農六章397
命子十章398
贈長沙公族祖四章399
酬丁柴桑二章400
答龐參軍六章400
歸鳥四章401
游斜川402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403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403
答龐參軍403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404
和劉柴桑404
酬劉柴桑404
和郭主簿二首405
贈羊長史405
歲暮和張常侍406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406
癸卯十二月中作與從弟
敬遠407
與殷晉安別407
于王撫軍座送客408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408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
于規林二首408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
行涂口作409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
都經錢溪409
詠二疏410
詠三良410
詠荊軻411
桃花源詩411
形影神412
九日閑居413
歸田園居五首414
乞食415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416
連雨獨飲416
移居二首416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417
還舊居418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418
己酉歲九月九日418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
早稻419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
舍獲419
飲酒詩二十首419
止酒426
述酒426
責子426
有會而作427
蠟日427
擬古九首428

卷之十四431
晉六431
陶淵明二431
雜詩十二首431
詠貧士七首435
讀山海經十三首437
悲從弟仲德440
擬挽歌辭三首441
四時442
殷仲文442
南州桓公九井作442
謝混443
游西池443
吳隱之443
酌貪泉賦詩443
王康琚444
反招隱詩444
張駿444
薤露行444
東門行445
馬岌445
題宋纖石壁詩445
苻秦446
趙整446
酒德歌446
諷諫詩二首446
諫歌447
琴歌447
支遁447
詠懷詩448
帛道猷448
陵峰采藥觸興為詩448
清商曲辭448
吳聲歌曲449
子夜歌三十首449
子夜四時歌五十首455
春歌十五首455
夏歌十首457
秋歌十首459
冬歌十五首460
大子夜歌二首463
子夜警歌463
子夜變歌三首464
上聲歌四首464

卷之十五466
晉七466
吳聲歌曲二466
歡聞歌466
歡聞變歌六首466
前溪歌六首467
阿子歌二首468
桃葉歌四首468
團扇郎歌四首469
團扇歌二章470
團扇郎四首470
七日夜女郎歌九首471
長史變歌三首473
黃生曲三首473
黃鵠曲四首474
長樂佳七章474
又一首476
歡好曲三章476
懊儂歌十一首476
黃竹子歌478
江陵女歌478
神弦歌十一首479
西曲歌481
三洲歌三曲481
采桑度七曲482
江陵樂二曲483
青陽度三曲483
青驄白馬八曲484
安東平五曲484
女兒子二曲485
來羅485
那呵灘六曲485
孟珠二曲486
又八曲487
翳樂三曲488
夜黃489
夜度娘489
長松標489
雙行纏二曲489
黃督二曲490
西平樂490
攀楊枝490
尋陽樂490
白附鳩490
拔蒲二曲491
作蠶絲四曲491
月節折楊柳歌十三首492
雜曲歌辭495
西洲曲495
長干曲496
東飛伯勞歌496
樂辭496
休洗紅二章497
邯鄲歌497
雜詩497

卷之十六498
宋一498
郊廟歌辭498
明堂歌三首498
章廟樂舞歌三首499
舞曲歌辭500
白纻篇大雅500
文帝500
北伐501
滑臺詩501
孝武帝502
自君之出矣502
登作樂山502
與廬陵王紹別503
拜衡陽文王義季墓503
七夕503
望月504
江夏王義恭504
自君之出矣504
登景陽樓504
南平王鑠505
白纻曲505
擬行行重行行505
擬明月何皎皎506
擬孟冬寒氣至506
擬青青河邊草506
過歷山湛長史草堂507
王韶之507
贈潘綜吳逵舉孝廉詩六章
507
詠雪離合508
何承天509
鼓吹鐃歌十一首509
顏延之514
應詔宴曲水作詩八章514
從軍行516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
517
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
曲阿后湖作517
拜陵廟作518
贈王太常518
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
519
直東宮答鄭尚書519
和謝監靈運519
北使洛520
還至梁城作520
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
陵城樓作521
秋胡詩九首521
五君詠五首523
歸鴻525
謝莊525
烝齋應詔526
七夕夜詠牛女應制526
游豫章西觀洪崖井526
自潯陽至都集道里名為詩
527
懷園作527

卷之十七528
宋二528
謝靈運528
折楊柳行529
君子有所思行529
悲哉行530
會吟行530
燕歌行530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531
述祖德詩二首531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
孔令532
從游京口北固應詔532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
初發都533
鄰里相送至方山533
過始寧墅534
富春渚534
七里瀨535
晚出西射堂536
登池上樓536
游南亭538
游赤石進帆海539
登江中孤嶼540
登永嘉綠嶂山詩540
郡東山望溟海詩541
游嶺門山詩541
石室山詩542
登上戍石鼓山詩543
白石嚴下徑行田543
齋中讀書544
命學士講書544
種桑詩545
初去郡545
田南樹園激流植援546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547
登石門*高頂548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
溪石瀨茂林修竹548
于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
549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550
過白岸亭詩551
夜宿石門詩551
南樓中望所遲客551
廬陵王墓下作552
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
553
酬從弟惠連五章554
登臨海嶠初發疆中作與從
弟惠連可見羊何共和之
四章555
初發石首城556
入東道路詩557
道路憶山中557
入彭蠡湖口558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
558
初往新安桐廬口559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
559
彭城宮中直感歲暮563
歲暮563
答惠連564
初發入南城564
東陽溪中贈答二首564
詩一首564
王子晉贊565

卷之十八566
宋三566
謝瞻566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
令詩566
答靈運567
于安城答靈運五章567
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為豫
章太守庾被征還東568
張子房詩568
謝惠連569
塘上行569
猛虎行570
三月三日曲水集570
西陵遇風獻康樂五章570
秋懷572
搗衣572
泛湖歸出樓中望月572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573
鮑照573
代挽歌574
代東門行574
代放歌行575
代陳思王京洛篇575
代白頭吟576
代東武吟576
代出自北門行576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577
代悲哉行577
代升天行578
松柏篇578
代苦熱行579
代結客少年場行580
扶風歌580
代陽春登荊山行581
代貧賤苦愁行581
代邽街行581
蕭史曲582
吳歌三首582
采菱歌三首582
幽蘭三首583
代白纻舞歌詞四首583
代白纻曲二首585
擬行路難七首585
梅花落588
代淮南王588
代雉朝飛589
代空城雀589
代春日行589
從拜陵登京峴589
登廬山590
登廬山望石門590
從登香爐峰591
從庾中郎游園山石室591
登翻車峴591
登黃鶴磯592
贈故人馬子喬六章592
答客594
和王丞594
日落望江贈荀丞594
秋日示休上人595
吳興黃浦亭庾中郎別595
與伍侍郎別595
贈傅都曹別596
送盛侍郎餞候亭596
與荀中書別596

卷之十九597
宋四597
鮑照二597
從過舊宮597
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
597
還都道中598
上潯陽還都道中作598
還都至三山望石頭城598
還都口號599
行京口至竹里599
發后渚600
岐陽守風600
詠史600
擬古八首601
紹古辭四首603
擬青青陵上柏604
學劉公幹體二首605
擬阮公夜中不能寐605
臨川王服竟還田里605
行藥至城東橋606
園中秋散606
觀圃人藝植606
遇銅山掘黃精607
夢歸鄉607
玩月城西門廨中608
喜雨608
秋夜609
和王義興七夕609
望水609
望孤石609
山行見孤桐610
詠雙燕610
在荊州與張使君李居士
聯句610
鮑令暉611
擬青青河畔草611
代葛沙門妻郭小玉作611
題書后寄行人611
寄行人612
傅亮612
奉迎大駕道路賦詩612
范曄613
樂游應詔詩613
臨終詩613
吳邁遠614
飛來雙白鵠614
袁淑614
效古615
種蘭615
王微615
雜詩二首616
王僧達616
答顏延年617
和瑯琊王依古617
顏師伯617
自君之出矣618
湯惠休618
楊花曲618
白纻歌618
秋風619
孔欣619
相逢狹路間619
湛茂之619
歷山草堂應教619
蕭璟620
貧士詩620
沈慶之620
侍宴詩620
劉俁621
詩一首621
王歆之621
效孫晧爾汝歌621
陸凱622
贈范曄詩622
漁父622
答孫緬歌622
清商曲辭622
吳聲歌曲623
丁督護歌六首623
碧玉歌三首624
華山畿十六章624
讀曲歌三十二首626
西曲歌631
石城樂五曲631
莫愁樂二曲632
烏夜啼八曲632
襄陽樂九曲633
壽陽樂九曲634
西烏夜飛五曲634

卷之二十636
齊一636
謝636
雩祭送神五章636
高帝636
群鶴詠636
王儉637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詩637
春日家園637
王僧祐638
贈王儉638
王融638
淥水曲639
巫山高639
江皋曲639
永明樂五首639
棲玄寺聽講畢游邸園七韻
應司徒教640
蕭諮議西上夜集640
寒晚敬和何征君點640
和王友德元古意641
游仙詩二首641
凈行詩四首642
餞謝文學離夜643
詠幔643
詠池上梨花643
詠女蘿644
自君之出矣二首644
謝644
入朝曲645
校獵曲645
登山曲645
泛水曲646
江上曲646
蒲生行646
詠邯鄲故才人嫁為廝養
卒婦647
芳樹647
臨高臺647
同謝諮議詠銅爵臺647
永明樂五首648
同王主簿有所思648
玉階怨648
金谷聚649
王孫游649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
皇太子作九章649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
應詔十章651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九章653
游山654
游敬亭山655
將游湘水尋句溪655
游東田656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
贈西府同僚656
酬王晉安656
郡內高齋閑望答呂法曹
657
在郡臥病呈沈尚書657
別王丞僧孺658
同羈夜集658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658
懷故人659
始之宣城郡659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659
休沐重還丹陽道中660
京路夜發660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661
始出尚書省661
直中書省662

卷之二十一663
齊二663
謝二663
觀朝雨663
宣城郡內登望663
冬日晚郡事隙664
高齋視事664
冬緒羈懷示蕭諮議虞田曹
劉江二常侍664
落日悵望665
賽敬亭山廟喜雨665
賦貧民田665
移病還園示親屬666
治宅666
春思666
秋夜667
詠風667
詠落梅667
詠墻北梔子668
和劉西曹望海臺668
和宋記室省中668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668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669
夏始和劉潺陵669
新治北窗和何從事670
和王主簿季哲怨情670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670
和劉中書671
和蕭中庶直石頭671
和王長史臥病672
和江丞北戍瑯琊城672
和沈祭酒行園672
奉和隨王殿下六首673
贈王主簿674
望三湖674
送江水曹還遠館674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還
上國675
后齋回望675
出下館675
落日同何儀曹煦675
詠兔絲676
詠鏡臺676
詠燈676
詠琴676
詠烏皮隱幾676
詠席677
詠竹火籠677
還涂臨渚聯句677
紀功曹中園聯句677
江奐678
綠水曲678
王侍常678
離夜678
劉繪678
有所思679
劉679
上湘度琵琶磯679
張融679
別詩680
孔稚珪680
游太平山680
陸厥680
邯鄲行681
中山王孺子妾歌681
臨江王節士歌681
奉答內兄希叔五章681
虞炎682
詠簾682
顧歡683
臨終詩683
顧則心683
望廨前水竹683
柴廓684
行路難684
韓蘭英684
奉詔為顏氏賦詩684
清商曲辭685
楊叛兒八首685
估客樂686
同前二首686
同前二首686
吳聲獨曲687
共戲樂四曲687

卷之二十二688
梁一688
郊廟歌辭688
雅樂歌十一首688
燕射歌辭691
三朝雅樂歌九首691
武帝693
臨高臺693
雍臺693
子夜歌694
子夜春歌二首694
子夜夏歌四首694
子夜秋歌四首695
子夜冬歌三首696
碧玉歌696
白纻辭二章696
河中之水歌697
逸民697
直石頭698
登北顧樓698
撰孔子正言竟述懷詩698
游鐘山大愛敬寺699
代蘇屬國婦699
搗衣700
織婦700
詠燭701
昭明太子701
和武帝游鐘山大愛敬寺
701
開善寺法會702
玄圃講702
晚春703
簡文帝703
京洛篇705
棹歌行705
美女篇705
茱萸女706
棗下何纂纂706
折楊柳706
洛陽道706
艷歌曲707
采蓮曲707
北渚707
蜀道難707
采菱曲708
夜夜曲二首708
烏棲曲四章708
東飛伯勞歌二首709
隴西行710
江南曲710
采蓮曲710
侍游新亭應令710
奉和登北顧樓711
玩漢水711
贈張纘711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
太守劉孝勝712
仙客712
往虎窟山寺712
望同泰寺浮圖713
蒙華林園戒詩713
旦出興業寺講詩714
和徐錄事見內人作臥具
714
戲贈麗人714
秋閨夜思715
詠內人晝眠715
詠舞715
戲作謝惠連體十三韻716
守東華門開716
喜疾瘳716
晚景納涼717
玄圃寒夕717
送別718
秋夜718
金閨思718
詠藤718
詠單鳧719
蜂719
詠籠燈719
壞橋719
和蕭侍中子顯春別三首
719
夜望單飛雁720
春情721
傷離新體721
元帝722
驄馬驅722
烏棲曲四章722
赴荊州泊三江口723
和王僧辯從軍723
藥名詩724
望江中月影724
夜宿柏齋724
和劉上黃春日725
和林下作妓應令725
五言詩725
遺武陵王詩725
詠螢火726
春別應令四首726
邵陵王綸727
入茅山尋桓清遠題壁727

卷之二十三728
梁二728
沈約728
長歌行729
江蘺生幽渚729
青青河畔草730
梁甫吟730
君子有所思行730
白馬篇731
芳樹731
臨高臺731
趙瑟曲732
秦箏曲732
陽春曲732
朝云曲732
樂未央733
四時白纻歌五首733
三日侍鳳光殿曲水宴應制
734
為臨川王九日侍太子宴
735
從齊武帝瑯琊城講武應制
735
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應制
736
侍宴樂游苑餞呂僧珍應詔
736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五章
736
登高望春738
游金華山738
劉真人東山還738
登玄暢樓738
酬謝宣城朓739
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
邑游好739
送別友人739
早發定山740
和竟陵王游仙詩740
游沈道士館740
還園宅奉酬華陽先生741
赤松澗741
八關齋742
古意742
少年新婚為之詠742
夢見美人743
直學省愁臥743
休沐寄懷743
宿東園744
奉賀竟陵王郡縣名744
三月三日率爾成章744
應王中丞思遠詠月745
詠湖中雁745
冬節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
中作745
奉和竟陵王經劉墓746
悼亡746
侍游方山應詔746
泛永康江747
別范安成747
效古747
春思747
秋夜748
檐前竹748
玩庭柳748
領邊繡749
懷舊詩五首749
詠箏750
侍宴詠反舌751
寒松751
詠孤桐751
詠梧桐751
園橘751
詠梨應詔751
詠鹿蔥752
詠菰752
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752
為鄰人有懷不至752
石塘瀨聽猿752
六憶詩四章753
八詠詩八首753

卷之二十四760
梁三760
江淹760
侍始安王石頭760
從冠軍行建平王登廬山
香爐峰761
從建平王游紀南城761
望荊山762
秋至懷歸762
渡西塞望江上諸山762
渡泉嶠出諸山之頂763
遷陽亭763
游黃檗山763
贈煉丹法和殷長史764
從蕭驃騎新帝壘764
惜晚春應劉秘書764
秋夕納涼奉和刑獄舅765
池上酬劉記室765
采石上菖蒲766
雜體三十首766
效阮公詩六首778
清思詩五首779
悼室人六首781
云山贊三首782
范云783
有所思784
古意贈王中書784
贈張徐州謖784
答句曲陶先生785
答何秀才785
治西湖785
效古786
建除詩786
州名詩786
奉和齊竟陵王郡縣名詩787
贈沈左衛787
送沈記室夜別787
詠桂樹787
自君之出矣788
別詩788
丘遲788
九日侍宴樂游苑788
侍宴樂游苑送張徐州應詔
789
旦發漁浦潭789
敬酬柳仆射征怨790
答徐侍中為人贈婦790
贈何郎790
芳樹790
玉階春草791

卷之二十五792
梁四792
任昉792
贈王僧孺792
答劉居士793
九日侍宴樂游苑793
奉和登景陽山793
泛長溪794
落日泛舟東溪794
濟浙江794
贈郭桐廬出溪口見候余既
未至郭仍進村維舟久之
郭生方至795
答何征君795
贈徐征君795
答劉孝綽796
答到建安餉杖796
寄到溉797
別蕭諮議797
厲吏人講學797
出郡傳舍哭范仆射三首
798
王僧孺799
朱鷺799
鼓瑟曲有所思799
白馬篇800
登高臺800
侍宴二首800
落日登高801
中川長望801
贈顧倉曹802
秋日愁居答孔主簿802
至牛渚憶魏少英802
忽不任愁聊示固遠803
為何庫部舊姬擬蘼蕪之句
803
何生姬人有怨803
為人傷近而不見804
月夜詠陳南康新有所納
804
與司馬治書同聞鄰婦夜織
804
為人述夢805
春日寄鄉友805
夜愁示諸賓805
送殷何兩記室805
秋閨怨806
在王晉安酒席數韻806
為人寵姬有怨806
為姬人自傷807
見貴者初迎盛姬聊為之詠
807
春思絕句807
為徐仆射妓作807
張率808
短歌行808
遠期808
對酒809
相逢行809
白纻歌七章810
柳惲811
江南曲812
長門怨812
起夜來812
獨不見813
贈吳均三首813
搗衣詩五首814
從武帝登景陽樓815
贈吳均815
庾肩吾815
賦得有所思816
賦得橫吹曲長安道816
侍宴餞湘州刺史張續816
九日侍宴樂游苑應令816
從皇太子出玄圃應令817
奉和泛舟漢水往萬山應教
817
山池應令817
游甑山818
蔬圃堂818
尋周處士弘讓818
賽漢高廟819
亂后行經吳郵亭819
過建章故臺819
和竹齋820
奉和春夜應令820
奉和太子納涼梧下應令
820
侍宴餞湘東王應令821
詠美人看畫應令821
和晉安王薄晚逐涼北樓
回望應教821
贈周處士821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822
看放市822
歲盡應令822
詠檐燕822
道館823
賦得轉歌扇823
詠舞曲應令823
詠長信宮中草823
被執作詩一首823
三日侍宴詠曲水中燭影
824

卷之二十六825
梁五825
吳均825
秦王卷衣825
采蓮曲825
有所思826
雍臺826
楚妃曲826
白浮鳩826
陽春歌826
淥水曲826
綠竹827
行路難二首827
登鐘山燕集望西靜壇828
與柳惲相贈答二首828
贈任黃門二首829
答蕭新浦829
酬周參軍830
贈杜容成830
贈搖郎830
贈王桂陽別831
酬別831
贈別新林831
發湘州贈親故別831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
832
送柳吳興竹亭集832
春怨832
贈周散騎興嗣833
贈周興嗣833
江上酬鮑幾833
酬聞人侍郎別833
別王謙834
奉使廬陵834
古意五首834
雪835
春詠835
主人池前鶴836
雜句836
山中雜詩836
周興嗣836
答吳均836
何遜837
銅雀妓838
擬輕薄篇838
望廨前水竹答崔錄事839
暮秋答朱記室839
酬范記室云839
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840
道中贈桓司馬季珪840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
江主簿840
寄江州褚諮議841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841
下直出溪邊望答虞丹徒敬
841
贈諸游舊842
秋夕仰贈從兄寘南842
贈江長史別842
送韋司馬別843
南還道中送贈劉諮議別
843
與崔錄事別兼敘攜手844
別沈助教844
與蘇九德別845
贈韋記室黯別845
初發新林845
渡連圻846
下方山846
入東經諸暨縣下浙江作
846
還渡五洲847
宿南洲浦847
學古贈丘永嘉征還847
和蕭諮議岑離閨怨848
嘲劉郎848
詠照鏡848
學古848
臨行公車849
夜夢故人849
從主移西州寓直齋內霖雨
不晴懷郡中游聚849
劉博士江丞朱從事同顧不
值作詩云爾850
春暮喜晴酬袁戶曹苦雨
850
苦熱851
七夕851
詠早梅851
行經孫氏陵852
塘邊見古冢852
登禪岡寺望和虞記室852
贈王左丞853
敬酬王明府853
野夕答孫郎擢853
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
853
臨行與故游夜別854
與胡興安夜別854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854
曉發854
慈姥磯855
見征人分別855
同虞記室登樓望遠歸855
與虞記室諸人詠扇856
望新月示同羈856
行經范仆射故宅856
送褚都曹聯句856
送司馬入五城聯句857
邊城思857
為人妾思857
為人妾怨857
閨怨二首857
苑中858
苑中見美人858
相送858
臨別聯句858
照水聯句859
相送聯句859
蕭子范859
東亭極望859
望秋月860
蕭子顯860
春閨思860
春別二首860
蕭子云861
東郊望春酬王建安雋晚游
861
落日郡西齋望海山861
寒夜直坊憶袁三公862
蕭鈞862
晚景游泛懷友862

卷之二十七863
梁六863
王籍863
入若耶溪863
王864
詠舞864
王筠864
有所思865
雜曲865
行路難865
侍宴餞臨川王北伐應詔
866
北寺寅上人房望遠岫玩
前池866
和衛尉新渝侯巡城口號
867
寓直中庶坊贈蕭洗馬867
春日867
游望868
劉孝綽868
銅雀妓868
三婦艷869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869
三日侍成安王曲水宴869
春日從駕新亭應制870
侍宴集賢堂應令870
侍宴離亭應令870
陪徐仆射晚宴870
上虞鄉亭觀濤津渚學潘安
仁河陽縣詩871
夕逗繁昌浦871
發建興渚示到陸二黃門
872
酬陸長史倕872
答何記室873
答張左西874
歸沐呈任中丞昉874
淇上戲蕩子婦874
古意875
賦得照棋燭詩刻五分成
875
賦得遺所思875
林下映月876
詠素蝶876
月半夜泊鵲尾876
和詠歌人偏得日照詩876
詠姬人未肯出877
遙見美人采荷877
劉孝儀877
行過康王故第苑877
舞就行878
劉孝威878
行行且游獵篇878
獨不見878
行幸甘泉宮歌879
蜀道難879
奉和六月壬午應令879
登覆舟山望湖北880
郄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
880
侍宴賦得龍沙宵明月881
行還值雨又為清道所駐
881
望雨882
苦暑882
望棲烏883
賦得曲澗883
春宵883
冬曉883
和定襄侯初笄884
劉孝先884
春宵884
劉苞884
九日侍宴樂游苑正陽堂詩
885
劉孺885
相逢狹路間885
劉遵885
度關山886
繁華應令886
從頓還城應令886
應令詠舞886
劉邈887
萬山見采桑人887
見人織聊為之詠887
秋閨887
陶弘景888
寒夜怨888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888
題所居壁888
華陽頌889
曹景宗889
光華殿侍宴賦競病韻889
宗夬890
荊州樂三首890
周舍890
還田舍891
徐勉891
迎客曲891
送客曲891
徐悱891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瑯琊城
892
徐892
賦得簾塵892
徐君893
初春攜內人行戲893
別義陽郡893
孔燾893
往虎窟山寺893
劉峻894
自江州還入石頭詩894
始居山營室894
劉緩895
江南可采蓮895
和晚日登樓895
冬宵896
寒閨896
劉瑗896
左右新婚896
在縣中庭看月896
劉顯897
發新林浦贈同省897
陸897
和昭明太子鐘山解講897
以詩代書別后寄贈898
荀濟899
贈陰梁州899
江從簡900
采蓮諷901

卷之二十八902
梁七902
虞羲902
送友人上湘902
詠霍將軍北伐902
虞騫903
登鐘山下峰望903
游潮山悲古冢903
視月903
擬雨詩904
江洪904
采菱曲904
秋風曲三首904
和新浦侯齋前竹905
江行905
伏挺905
行舟值早霧906
高爽906
詠鏡906
詠酌酒人906
何思澄907
奉和湘東王教班婕妤907
擬古907
南苑逢美人907
何子朗907
和虞記室騫古意908
費昶908
有所思908
長門怨908
采菱曲909
和蕭洗馬畫屏風二首909
到溉909
秋夜詠琴910
庾丹910
......
卷之二十九946
陳一946
后主946
三婦艷詞六首946
昭君怨947
巫山高948
有所思二首948
隴頭水948
洛陽道二首949
楊叛兒曲949
舞媚娘949
自君之出矣四首950
玉樹后庭花950
烏棲曲951
東飛伯勞歌951
長相思951
古曲952
同江仆射游攝山棲霞寺
952
獻歲立春光風具美泛舟玄
圃各賦六韻952
上巳宴麗暉殿各賦一字
十韻952
祓禊泛舟春日玄圃各賦
七韻953
上巳玄圃宣猷嘉辰禊酌
各賦六韻以次成篇953
七夕宴玄圃各賦五韻953
入隋侍宴應詔954
沈后954
答后主954
陰鏗954
新成安樂宮955
班婕妤怨956
蜀道難956
和登百花亭懷荊楚956
奉送始興王956
廣陵岸送北使957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957
渡青草湖957
渡岸橋957
游始興道館958
開善寺958
閑居對雨958
行經古墓959
和樊晉陵傷妾959
和侯司空登樓望鄉959
晚出新亭959
晚泊五洲960
游巴陵空寺960
侯司空宅詠妓960
經豐城劍池960
西游咸陽中961
觀釣961
詠石961
侍宴賦得夾池竹961
雪里梅花962
徐陵962
中婦織流黃962
出自北門行962
隴頭水963
折楊柳963
關山月二首963
洛陽道964
梅花落964
紫騮馬964
烏棲曲二首965
雜曲965
長相思二首966
山齋966
山池應令966
別毛永嘉967
秋日別庾正員967
新亭送別應令967
詠織婦967
內園逐涼968
春日968
奉和簡文帝山齋968
徐孝克968
仰同令君攝山棲霞寺山房
夜坐六韻969
仰和令君969
沈炯969
獨酌謠969
長安還至方山愴然自傷
970
離合詩贈江藻970
建除詩971
為我彈鳴琴971
周弘正971
還草堂尋處士弟971
入武關972
和庾肩吾入道館972
隴頭送征客972
于長安詠雁972
周弘讓973
留贈山中隱士973
陸瓊973
長相思973
陸瑜974
東飛伯勞歌974
張正見974
釣竿篇975
采桑975
艷歌行975
置酒高殿上976
門有車馬客行976
白頭吟976
怨詩977
輕薄篇977
帝王所居篇977
戰城南978
雉子斑978
臨高臺978
隴頭水978
關山月979
洛陽道979
梅花落979
雨雪曲979
劉生979
長安有狹斜行980
泛舟橫大江980

卷之三十981
陳二981
張正見二981
御幸樂游苑侍宴981
重陽殿成金石會竟上詩
981
征虜亭送新安王應令982
從藉田應衡陽王教作三首
982
從永陽王游虎丘山983
陪衡陽王游耆阇寺983
與錢玄智泛舟983
游匡山簡寂館984
山家閨怨984
和陽侯送袁金紫葬984
傷韋侍讀984
星名從軍詩985
行經季子廟985
賦得落落窮巷士985
賦得日中市朝滿985
賦得雪映夜舟986
薄帷鑒明月986
賦得佳期竟不歸986
江總986
隴頭水987
折楊柳987
關山月987
洛陽道987
怨詩二首988
雜曲三首988
宛轉歌990
侍宴玄武觀991
秋日游昆明池991
秋日登廣州城南樓991
詒孔中丞奐991
贈賀左丞蕭舍人992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992
別南海賓化侯993
入龍丘嚴精舍993
明慶寺993
入攝山棲霞寺994
游攝山棲霞寺994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
德施山齋三宿決定罪福
懺悔詩995
詠采甘露應詔995
借劉太常說文995
山庭春日996
南還尋草市宅996
和張記室源傷往996
在陳旦解酲共哭顧舍人
997
別袁昌州二首997
歲暮還宅997
夏日還山庭998
賦得謁帝承明廬998
賦得攜手上河梁應詔998
衡州九日998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
行薇山亭賦韻999
哭魯廣達999
新入姬人應令999
閨怨篇1000
姬人怨1000
姬人怨服散篇1000
顧野王1001
芳樹1001
陽春歌1001
艷歌行1001
傅1002
雜曲1002
岑之敬1002
折楊柳1003
烏棲曲1003
徐伯陽1003
日出東南隅行1003
蔡凝1004
賦得處處春云生1004
阮卓1004
詠魯仲連1005
陳暄1005
洛陽道1005
祖孫登1005
詠水1006
詠柳1006
賦得涉江采芙蓉1006
劉刪1006
侯司空宅詠妓1006
泛宮亭湖1007
采藥游名山1007
賦松上輕蘿1007
賦得獨鶴凌云去1008
蕭詮1008
巫山高1008
賦得婀娜當軒織1008
賀循1009
賦得庭中有奇樹1009
李爽1009
山家閨怨1010
何胥1010
被使出關1010
傷章公大將軍1010
哭陳昭1011
王1011
洛陽道1011
潘徽1011
贈北使1011
張君祖1012
詠懷二首1012
贈沙門竺法1013
陽縉1013
賦得荊軻1013
照帙秋螢1014
陽慎1014
從駕祀麓山廟1014
賀力牧1014
關山月1014
亂后別蘇州人1014
伏知道1015
從軍五更轉五章1015
詠人娉妾仍逐琴心1015
賦得招隱1016
蕭淳1016
長相思1016
徐湛1016
賦得班去趙姬升1016
吳尚野1017
詠鄰女樓上彈琴1017
吳思玄1017
閨怨1017
賈馮吉1017
自君之出矣1017
許倪1018
破扇1018
蕭1018
詠袙復1018
蕭琳1018
隔壁聽妓1018
釋惠標1019
詠山二首1019
曇瑗1019
游故苑1019
釋洪偃1020
登吳升平亭1020
游鐘山之開善定林息心
宴坐引筆賦詩1020
高麗定法師1021
詠孤石1021
陳少女1021
......
李謐歌1460
古謠辭1460
殷末謠1460
周宣王時童謠1460
魯童謠1461
趙童謠1461
秦人謠1461
泗上謠1462
漢謠辭1462
元帝時童謠1462
后漢時蜀中童謠1462
會稽童謠1462
同前1463
桓帝末京都童謠1463
二郡謠1463
獻帝初京都童謠1463
魏謠辭1464
軍中謠1464
吳謠辭1464
吳謠1464
時人謠1464
晉謠辭1464
太康后童謠三首1464
惠帝永熙中童謠1465
元康中童謠1465
永嘉初童謠1465
同前1465
王彭祖謠1466
棗郎謠1466
愍帝初童謠1466
幼輿謠1466
明帝太寧初童謠1466
吳中童謠1467
哀帝隆和初童謠1467
太和末童謠1467
京口謠二首1467
元興初童謠二首1467
義熙初童謠1468
安帝義熙初謠二首1468
永嘉中長安謠1468
西土謠1469
洪水謠1469
苻生時長安謠二首1469
苻堅時長安謠1469
苻堅初童謠1470
苻堅時童謠1470
燕童謠1470
梁謠辭1471
梁童謠1471
鮑佐謠1471
北魏謠辭1471
曲堤謠二首1471
北齊謠辭1471
東魏鄴都謠1471
白鳧謠1472
武平末童謠1472
隋謠辭1472
大業中童謠1472
漢里語1473
楊伯起1473
幘如屋1473
考城諺1473
袁文開1473
五門1473
晉里語1474
貂不足1474
王與馬1474
王僧珍1474
五樓1474
琴操1475
襄陵操1475
岐山操1475
拘幽操1475
文王操1476
克商操1476
伯姬引1476
逸詩1477
荀子1477
列子1477
莊子1477
呂氏春秋1478
漢書1478
古諺1478
史記六則1478
后漢書1479
古銘1479
鑒銘1479
楹銘1479
矛銘1479
書車1480
鏡銘1480
觴銘1480
展開全部

新書--采菽堂古詩選(全三冊) 作者簡介

陳祚明(1623-1674),字胤倩,號嵇留山人,書室號采菽堂,錢塘人(今杭州人)。清初著名的詩人兼詩論家。 整理者李金松,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駢文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古代文學學會理事,《駢文研究》編委等。在《文史》、《文學遺產》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90馀篇,出版了《四六叢話》(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5月)、《述學校箋》(中華書局,2014年7月)、《洪亮吉年譜》(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群書札記》等著作。主編或參與編寫10多種教材或工具書。現從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清代乾嘉時期士人游幕與文學研究” (編號14BZW072)的研究工作。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观看在线视频成人 | 欧美色图另类小说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狠狠热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 熟女无套高潮内谢吼叫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97综合网| 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久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 欧美亚洲综合成人a∨在线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 大ji巴好深好爽又大又粗视频 | 久草在线看 |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忘忧草在线影院www日本 |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视频 | 日日干日日插 |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 女人被弄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 国产免费人人看大香伊 | 国产六区| 免费国产自线拍一欧美视频 | 久久久精品一区 | 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在线观看 |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 伊人久久网国产伊人 | 亚洲成年人电影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 亚洲精品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猛交内射兽交老熟妇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99 | 亚洲色图综合区 |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 青青伊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