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59418
- 條形碼:9787511559418 ; 978-7-5115-594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全二冊) 本書特色
如果沒有迅速及時發布可靠權威消息,或者試圖封堵消息,6小時就會成為輿論謠傳點,12小時就會成為輿情爆發點,24小時就會成為輿評混亂點。要糾正一條錯誤的新聞,至少要花7倍的力量!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貴在“早”與“快”!中央、國家網信辦原副主任任賢良將領導指揮、成功處理、跟蹤研究的多起重大危機、群體性社會事件進行概括、總結、分析,指出了應對突發事件需掌握的3個重要時間點,列舉了包括滴滴公司系列輿情、紅黃藍虐童事件在內的超50個重大熱點焦點新聞,闡述了各級領導干部正確面對媒體、有效引導輿論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介紹了**的新聞理論知識,具有極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全二冊) 內容簡介
該書高站位、大視野、寬角度、多側面,采用新觀點、新規律、新理論,立體解釋了媒體的性質和作用。
1. 高站位
*同志指出:要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與媒體保持密切聯系,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本書首次提出并闡述了“政黨的媒體形象”,維護了黨的執政地位和在人民群眾中的光輝形象。
2. 大視野
一般新聞事件有哪三個重要時間點?如何避免猜測性報道、謠傳性報道、無序性報道?
如何與媒體交朋友?如何接待好采訪團?
怎么爭取通過新聞媒體有更高的上稿率?怎么成為媒體特約通訊員?
如何成功召開發布會并正確回答記者提問?面對不同場合如何做到得體著裝?
對于不確定的正面熱點政府如何做到及時準確回應?如何使負面事件產生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從古至今新聞傳播規律的歸納總結,從中國視野到世界眼光不斷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的探索。
——國內外特別事件中的新聞輿論效應,新形勢下新聞傳播的新特點、新規律、新理論。
——重大危機事件的輿論引導經驗,官員應對輿論的成敗得失分析。
——統籌、打通兩個輿論場,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
3. 寬角度
本書列舉了包括滴滴公司輿情、紅黃藍虐童事件、SARS、昆山反殺案、孫志剛案、華南虎照、石首事件、甕安事件等國內的熱點話題或新聞,既有刺痛人心的個案,也有哄動一時余波不斷的重大社會群體事件,分析、總結、概括了各個時期、各種類型的正反典型案例。
通過大量的案例辨析,幫助讀者在理論和實踐上,增強對新聞媒體的認識,加深對新聞規律的理解,強化對輿論引導方略的把握。該書高站位、大視野、寬角度、多側面,采用新觀點、新規律、新理論,立體解釋了媒體的性質和作用。
1. 高站位
*同志指出:要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與媒體保持密切聯系,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本書首次提出并闡述了“政黨的媒體形象”,維護了黨的執政地位和在人民群眾中的光輝形象。
2. 大視野
一般新聞事件有哪三個重要時間點?如何避免猜測性報道、謠傳性報道、無序性報道?
如何與媒體交朋友?如何接待好采訪團?
怎么爭取通過新聞媒體有更高的上稿率?怎么成為媒體特約通訊員?
如何成功召開發布會并正確回答記者提問?面對不同場合如何做到得體著裝?
對于不確定的正面熱點政府如何做到及時準確回應?如何使負面事件產生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從古至今新聞傳播規律的歸納總結,從中國視野到世界眼光不斷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的探索。
——國內外特別事件中的新聞輿論效應,新形勢下新聞傳播的新特點、新規律、新理論。
——重大危機事件的輿論引導經驗,官員應對輿論的成敗得失分析。
——統籌、打通兩個輿論場,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
3. 寬角度
本書列舉了包括滴滴公司輿情、紅黃藍虐童事件、SARS、昆山反殺案、孫志剛案、華南虎照、石首事件、甕安事件等國內的熱點話題或新聞,既有刺痛人心的個案,也有哄動一時余波不斷的重大社會群體事件,分析、總結、概括了各個時期、各種類型的正反典型案例。
通過大量的案例辨析,幫助讀者在理論和實踐上,增強對新聞媒體的認識,加深對新聞規律的理解,強化對輿論引導方略的把握。
4. 多側面
本書作者:中央部級領導中做媒體(曾任職新華社)、管媒體(曾任職中央、國家網信辦)、應對媒體(曾任職省委宣傳部)的*人。
本書讀者:各級黨政干部、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各類社會組織負責人(教會各級領導干部如何熟悉、整合、領導、應對、用好媒體,教育基層干部如何應用媒體架橋梁、樹形象、說意圖,與群眾共鳴共振,如何監督媒體),相關院校教學人員、媒體從業者(教會媒體自身如何脫俗,是年輕一代新聞工作者的教材與范文,可提高政治文化素養)
5. 廣譽度
8年11次印刷,位列新華社向全國領導干部推薦的7本好書之首,受到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170余單位領導參加的首場座談會,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領導、新聞傳播領域專家學者、中央各大媒體主要領導參加的中國記協組織的專題研討會,與會人員均對本書給予高度評價。
圍繞本書內容,作者多次受邀到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進行專題演講,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參考消息》《南方周末》、(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國內外媒體以及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網等全國主要網站,對本書進行多次重點報道和部分章節摘登,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
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全二冊) 目錄
目錄
上 冊
再版前言
**章 “順風耳”與“千里眼”—新聞傳媒事業及其發展
**節 試將新水煮新茶—新聞新解/005
一、新聞的定義和特征
二、事實是新聞的本源
三、新聞與事實的關系
四、新聞與信息的關系
五、新聞與歷史的關系
六、新聞與宣傳的關系
第二節 道可道,非常道—新聞傳播的形式/014
一、口頭傳播
二、文字傳播
三、廣播傳播
四、電視傳播
五、多媒體傳播
第三節 生存還是毀滅—戰爭年代的新聞傳播/025
一、古代戰爭中的新聞傳播
典型案例:陳勝、吳廣巧用輿論傳播
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新聞傳播
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新聞傳播
四、抗日戰爭時期的新聞傳播
五、解放戰爭時期的新聞傳播
典型案例:近代戰爭中的新聞輿論戰
第四節 輿論一律—計劃經濟時期的新聞傳播/039
一、計劃經濟時期新聞事業的發展
二、計劃經濟時期新聞報道的成就
三、計劃經濟時期新聞工作的失誤
第五節 百花齊放—改革開放中的新聞傳播/046
一、有力推動思想解放運動
二、改革開放中的新聞工作
三、恢復和加強了輿論監督
四、新形勢下新聞工作方針的確立
第二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新形勢下新聞傳播的新特點
**節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社會意識多元化傾向/052
一、關于是非觀念問題
典型案例:昆山寶馬男砍人被反殺事件
二、關于價值取向問題
典型案例:關于國民黨軍官仵德厚的報道
三、關于理想信念問題
典型案例:一些影視劇存在的問題
四、關于民族大義問題
典型案例:剖析電影《色·戒》的社會影響
第二節 為價值觀而戰—輿論斗爭成為政治較量/064
一、西方媒體伺機圍攻中國的冷戰思維沒有改變
二、國際傳媒肆意美己丑我
三、新聞傳媒話語權之爭愈演愈烈
四、我國對輿論斗爭重要性認識的深化
五、實施國家公關戰略,奪取新聞輿論斗爭的主動權
第三節 風起于青萍之末—正確引導輿論的作用/074
一、深化改革遇到的矛盾
二、制約發展的實際問題
三、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
第四節 衣帶漸寬終不悔—新聞媒體的管理越來越開放/088
一、“流動、交流、融合”—新聞生產全球化越來越明顯
二、“松動、開放、自由”—媒體管理政策越來越寬松
三、“全面、靈活、突破”—新聞報道內容越來越進步
第五節 亂花漸欲迷人眼—新聞報道界限/096
一、跨國新聞采訪報道—“我們也是受益者”
二、跨省新聞采訪報道—“資源共享實現多贏”
典型案例:時政微視頻刷屏朋友圈
三、跨媒體新聞報道—“混合輿論場勢不可當”
典型案例:孫志剛事件
第六節 黑馬激起萬里塵—新興媒體異軍突起/113
一、認識新興媒體的新特點
二、重視新興媒體的新挑戰
三、研究新興媒體的新規律
典型案例:紅黃藍幼兒園事件的涉軍輿情
典型案例:山西尾礦庫特大潰壩事件中的洼地效應
典型案例:滴滴公司系列輿情事件
第三章 欲知朝中事,上山問野人—熟悉新聞和媒體
**節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了解新聞采編過程/140
一、新聞媒體的新聞來源
二、輿論監督報道的采編
典型案例:從《焦點訪談》欄目看采編程序
三、如何接待新聞采訪團
典型案例:A市接待新聞采訪團失誤案例
第二節 好雨知時節—建立融洽的媒體公共關系/154
一、社會公眾擁有的權利
二、表達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相互關系
三、社會公平正義的捍衛者:新聞媒體的職能
四、政府如何確立與媒體的關系
五、建立融洽的媒體關系是大勢所趨
典型案例:水門事件
第三節 兩岸猿聲啼不住—如何建立高效的新聞發布機制/175
一、主要領導干部必須真正重視
二、主要領導干部必須轉變觀念
三、主要領導干部必須真心鼓勵
四、主要領導干部必須切實支持
五、主要領導干部必須直接參與
典型案例:云南省省長回應旅游亂象
第四節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如何搞好新聞發布工作/189
一、新聞發布工作的基礎和內容
二、辯證認識正面事件與負面事件
三、實現正面事件社會效益*大化
典型案例:雷鋒事跡的發現和推介
四、如何避免正面事件形成負面效果
典型案例:陜西華南虎照片事件新聞發布的反思
典型案例:湖北神農架野人事件
五、如何使負面事件產生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典型案例:平陸事件負面事件產生正面效果
第五節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新聞發布的禁忌/220
一、要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材料
典型案例:湖北石首事件帶來的啟示
二、內容要科學巧妙
典型案例:杞縣新聞發布不科學造成群眾集體外逃
三、不能自相矛盾
典型案例:杭州飆車案“70碼”的尷尬
典型案例:陜西鳳翔縣“血鉛事件”新聞發布的失誤
四、給記者提問的機會
典型案例:石家莊雷擊塌房事件新聞發布會的不足
下 冊
第四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如何正確引導媒體
**節 有理不在聲高—唱響更要唱好/002
一、唱準是唱響的前提
二、唱好是唱響的保證
三、沒有預見性就不會有主動性
典型案例:習近平總書記與新興媒體
四、要爭得主動,就必須精心策劃、組織、部署
第二節 多樣與統一的和諧—引導都市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融入主
旋律/014一、都市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唱響主旋律的生力軍
二、都市類媒體承載—條條道路進萬家
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積極引導都市類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加
入主旋律大合唱
第三節 通俗,但不能媚俗—及時清除低俗報道之源/023
一、低俗報道的種種不良表現
二、低俗之風產生的原因
三、采取有效措施,抵制低俗之風
第四節 媒體的“牛皮癬”—不良廣告/037
一、不良廣告的具體體現
二、指導新聞單位要堅持報道導向與廣告導向相統一,自覺抵制
各種不良廣告
三、采取有效措施,抵制不良廣告,不斷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
益的協調發展
四、努力增強品牌意識,不斷提高媒介自身品位
五、關于新聞性廣告的問題
第五節 一枚硬幣的兩面—積極支持輿論監督/047
一、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有正確的目的和出發點
二、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正確選題,注重典型
三、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四、開展輿論監督要講究藝術,把握好度
五、開展輿論監督要注重效果,有始有終
六、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尋求合作,爭取支持
七、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遵紀守法,恪守道德
第五章 金杯銀杯抵不過群眾的口碑—如何正確引導輿論
**節 莫把杭州作汴州—消除認識上的誤區/056
一、通稿萬能意識
二、輿論一律意識
三、諱疾忌醫意識
四、官僚主義意識
典型案例:陜西橫山官煤勾結事件
第二節 民為貴,社稷次之—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意識/080
一、以人為本是有效引導輿論之基
二、統籌安排,重視輿論引導
典型案例:小鳳雅慈善事件真相大反轉
三、善待人民群眾,避免危機事件
四、站在人民一邊處理復雜問題
典型案例:北京豐臺鬧市搶孩子事件
第三節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堅決摒棄封堵思想/092
一、新聞資源的不可封堵性
二、封堵消息后果嚴重
典型案例:“非典”事件
典型案例:石家莊三鹿奶粉事件
三、有效避免新聞群體事件
典型案例:陜西省丹鳳縣徐梗榮案件
四、負面事件中的輿論引導藝術
典型案例:陜西省陳家山礦難輿論引導的啟示
第四節 寧吃鮮桃一口—及時搶占輿論先機/115
一、新聞傳播的首聲效應
二、新聞媒體的合聲效應
三、唱響主聲部
典型案例:“3·14”打砸搶燒事件的教訓
四、努力形成合聲效應
五、處處搶占輿論先機
典型案例: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兒死亡事件的輿論掌控
典型案例:河南省杞縣群眾集體外逃事件
第五節 人生歧途的*大誘惑—徹底打消僥幸心理/136
一、何謂僥幸心理
典型案例:備受關注的云南“躲貓貓”事件
二、刻意僥幸之弊
典型案例:山西省襄汾縣新塔礦業公司特大潰壩事故的教訓
三、善意僥幸之害
典型案例:四川廣元柑橘事件
四、消極僥幸之禍
典型案例:石家莊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訓
五、勿以主觀之心,揣度群眾之腹
六、積極開展負面事件新聞報道
第六章 濃妝淡抹總相宜—如何正確面對媒體和記者
**節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政黨的媒體形象/164
一、國外政黨媒體形象塑造
二、黨的媒體形象探討
三、黨的媒體形象塑造實踐
四、強化黨的媒體形象建設的思考
典型案例:蘇共形象坍塌造成災難性后果
第二節 媒體是面聚焦鏡—領導干部的媒體形象/188
一、領導干部媒體形象的作用
二、領導干部媒體形象的組成要素
典型案例:國共之爭中的組織形象和領導者形象
典型案例:周恩來總理經典的媒體形象
三、領導干部媒體形象的塑造
四、領導干部的著裝
典型案例:領導干部著裝的典范周恩來
典型案例:人民代表習近平
典型案例:溫家寶總理在地震廢墟上會見聯合國秘書長
第三節 畫眉深淺入時無—如何面對記者采訪/207
一、新聞記者的屬性
二、領導干部如何面對記者
典型案例:橫山縣委書記角色把握不當造成被動
典型案例:鄭州市規劃局敵視記者的教訓
典型案例:“西電卡門事件”
典型案例:寶雞市有關干部面對媒體的不當言行引來非議
典型案例:總理的回應
典型案例:蘭考縣委書記面對記者行為失當的教訓
三、領導干部如何面對采訪
典型案例:溫家寶總理的大家風范
四、面對采訪應注意的細節問題
典型案例:溫家寶總理巧用乘除法
典型案例:我國著名的新聞照片泄密事件
第四節 陽光是*好的防腐劑—正確面對輿論監督/237
一、正確認識輿論監督
二、輿論監督面臨的問題
三、關鍵在于政府與媒體良性互動
四、適應在媒體注視下開展工作
五、建立輿論監督合作機制
六、積極對待輿論監督
典型案例:陜西榆林市委成功處理負面事件
七、正面糾正失實的報道
典型案例:陜西洋縣成功糾正嚴重失實報道
八、正確面對輿論監督的根本
第五節 并不多余的話—應當終結的一些不妥說法/253
一、經不起推敲的語言
二、論煽動群眾和發動群眾
三、幾個疑問
參考文獻/268
編后記:領導干部面對媒體的根本大計/269
展開全部
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全二冊) 作者簡介
任賢良,河北平山人。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高級記者。出版了包括《最前沿:國家網信工作沉思錄》在內的多部專著,多次加印、再版,廣受好評。
曾任:新華社陜西分社社長、黨組書記;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其間掛職西安市委副書記),陜西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黨組書記(期間當選第六、七、八屆中國記協副主席),陜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
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