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花案奇聞、二度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856771
- 條形碼:9787531856771 ; 978-7-5318-5677-1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花案奇聞、二度梅 本書特色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二度梅 花案奇聞(插圖)》收錄古代“人情小說”兩部:惜陰堂主人的《二度梅》和岐山左臣的《花案奇聞》。《花案奇聞》這部小說選用的是傳統(tǒng)的才子佳人的題材,但又不落窠臼,表現(xiàn)了一種具有進步意義的思想觀念。《二度梅》寫的是唐朝梅良玉與陳杏元的愛情故事,其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梅父遭宰相盧杞陷害,梅良玉在盛開梅花被狂風全部吹落的當晚設祭,祈禱梅花重開二度、父冤得以昭雪。后來,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陳歷經患難,終得圓滿結局。“梅開二度”從此廣為流傳。
花案奇聞、二度梅 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二度梅 花案奇聞(插圖)》錄古代“人情小說”兩部:惜陰堂主人的《二度梅》和岐山左臣的《花案奇聞》。 小說《二度梅全傳》是一部“佳話”類作品。《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二度梅 花案奇聞(插圖)》以唐代社會為背景,描寫吏部都給事梅魁為權奸盧杞所害,其子良玉投去職尚書陳東初家為仆,為祭悼其父祈得梅開二度。陳得知良玉為忠良之后遂將女兒杏元相許。后盧杞又迫害陳東初。逼其送杏元和番。 在杏元無奈自盡時,天神王昭君顯靈護救,良玉赴京會試得中并入仕,經人相助,二人破鏡重圓。又與諸忠良合力將奸黨剪除。小說以較多篇幅描寫忠奸斗爭,同時不失浪漫色彩。原書題“惜陰堂主人編輯,繡虎堂主人評閱”,作者姓名與生平、里貫均不詳。今存有清嘉慶五年福文堂等多種刻本。 小說《花案奇聞》屬于“艷情”類小說中較有特色的作品。全書描寫清初蘇州三位風流倜儻的秀才余夢白、梁文昭和張眉。在和他們交好的三位名妓倚妝、文娟和弱芳結社吟詩時突發(fā)奇想,出資邀集蘇州城妓女們模仿朝廷科舉考試做了一次“開科取士”,結果倚妝、文娟和弱芳分別中了“狀元”、“榜眼”和“探花”并游街夸官;不料樂極生悲,此一游戲之舉被惡徒誣為謀反告到官府;后歷經坎坷、磨難,三位才子金榜題名,與三位名妓分別喜結良緣。此書也稱《女開科傳》,據(jù)今人考證,小說事有所本,乃取材于清初順治間“虎丘花案”敷演而成。《花案奇聞》題“岐山左臣編次。蠡庵居士批評”。約刻于康熙間。
花案奇聞、二度梅 目錄
**回 老忠良衙齋自嘆 圣天子欽召梅公
第二回 聞王命忠臣訓子 為升遷誥命勸夫
第三回 眾黎民哭留青天 賢縣主慰勞赤子
第四回 梅公路途逢頭接 見奢華規(guī)戒來人
第五回 謁東閣險遭不測 拜都院誤觸良朋
第六回 天子命朝臣慶壽 盧杞著黃嵩陪賓
第七回 奸臣暗施詭巧計 忠良反受行刑罪
第八回 傳假旨捉拿全家 透真情放脫母子
第九回 假欽差唬詐財寶 陳府尹受驚囑托
第十回 梅公子儀征投岳父 侯知縣罪加假東床
第十一回 哭窮途公子捐生 救顛危禪僧仗義
第十二回 扮書童暫時服役 識年伯暗里悲傷
第十三回 賞梅花陡思同年 降風雨忽想云游
第十四回 拜求神圣因留父 上天垂象念孤兒
第十五回 梅開二度千古佳話 花園聯(lián)詩萬載奇逢
第十六回 眼識英賢冷友念故交 心結絲蘿惜舊遭奸變
第十七回 選民女百姓驚惶 認兄妹家庭痛哭
第十八回 趕程途民夫忿恨 到重臺兄妹沾襟
第十九回 雁門關夫妻哭別 蘇武廟主仆嘆忠
第二十回 落雁崖烈女殉節(jié) 眾韃靼劍唬佳人
第二十一回 真容投飛落崖下 假扮貴人和番邦
第二十二回 昭君顯圣送貞節(jié) 云英降香逢杏元
第二十三回 撞巡更梅生改姓 遇門生馮公薦友
第二十四回 路旁無奈春生投水 漁人有緣玉姐聯(lián)姻
第二十五回 江公子愛色搶玉姐 眾漁人動氣罵江魁
第二十六回 陳春生當街喊狀 邱軍門勘問奸雄
第二十七回 漁婆被唬吐出真消息 軍門憐才收留羨東床
第二十八回 梅夫人后堂觀審 陳公子異地逢親
第二十九回 梅夫人有心為月老 邱老娘無意得螟蛉
第三十回 失金釵梅公子得病 睹舊物陳小姐思夫
第三十一回 重臺贈釵忽睹得病 無奈只得吐露衷腸
第三十二回 巧丫環(huán)吟詩探心病 老夫人設席慶奇逢
第三十三回 昭君送杏元聯(lián)姻 鄒公回府知根由
第三十四回 穆榮會試人黌門 春生赴考住長安
第三十五回 罵禮部邱魁卻婚 陷榜眼黃嵩設計
第三十六回 眾舉子午門毆奸 圣天子金殿問供
第三十七回 三法司奉旨會審 兩奸賊法場受刑
第三十八回 雪沉冤封官賜爵 代巡狩削佞除奸
第三十九回 微服私訪斬侯鸞 建坊立碑祭先祖
第四十回 賜完婚洞房花燭 大家封贈慶團圓
花案奇聞
**回 新傾蓋風流出陣
第二回 誤尋芳花煞勾嬌
第三回 女生員棘闈對策
第四回 喬御史瓊宴辭魂
第五回 駕薰風背地興波
第六回 飽齋僧當堂獨桌
第七回 母夜叉訴逢馬扁
第八回 老驛丞命棄流妖
第九回 挈相思月肋偷泛
第十回 憑好夢鬼窟全生
第十一回 陡題名喜聯(lián)待詔
第十二回 三合巹各湊奇緣
花案奇聞、二度梅 節(jié)選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二度梅 花案奇聞(插圖)》: 詞云: 離了朝官位兒,跳出是非窩兒,清閑老人家心兒,消磨了豪杰性兒。尋一塊無人地兒,做幾間矮矮房兒,打幾扇窗兒,栽幾株樹兒。山上有草牧羊兒,池塘有水養(yǎng)魚兒。到春來養(yǎng)花兒,到夏來乘涼兒,到秋來觀菊兒,到冬來踏雪兒。一年四季收些五谷雜糧兒,做幾壇酒兒,殺一只雞兒,烹幾尾魚兒,請幾位知心的老兒,猜拳行令兒,謳歌唱曲兒,只吃到三更斜月兒。懷中抱子兒,腳旁睡妻兒,這才是無憂無慮快活逍遙一個老頭兒。 詩曰: 自古高風生大儒。忠君愛國費躊躇。 身至諫垣心輔政,豈知天意不能除。 奸臣反作君心腹,忠良頸血濺當衢。 文明日盛消群黨,方顯男兒是丈夫。 話說這部奇書,出在大唐肅宗年間。江南常州府,有一清廉正直之臣。 這位老爺,姓梅名魁字伯高,夫人邱氏,所生只得一位公子,名璧字良玉,自幼與侯鸞之女結親,因各為官出仕,故而未娶。單言梅公,乃科甲出身,初任特授山東濟南府歷城縣知縣。榮任十余載,為官清正,只吃民間一杯水,不要百姓半文錢。常聞起盧杞為相,信用奸邪,俱出銀錢寶玩結交權黨,都是剝削小民、席卷地皮之輩,但逢如意,就升轉得快,不上幾年,可任之極品。一切清廉正直之臣,又不能升遷,他還要尋出事來拿問他。可憐把那些忠良,貶的貶,殺的殺,不知害了多少官的性命。這梅公幸喜他還有故交同年的,有幾個在朝做到大位,故此才做得這幾年官。 不是同年之力,不知怎么結局。 你說這幾位同年是誰?一個是江南揚州府江都縣人氏,姓陳,名日升,字東初,官居吏部尚書;一個是淮安府山陽縣人氏,姓馮,名樂天,字度修,官居都察院左都御史;一個是河南開封府考城縣人氏,姓黨,名進,字懋修,官居翰林院大學士;一個是山東兗州府濟縣人氏,姓陸,名福齋,字爾修,官居詹事府正詹事。這幾位老爺,都是梅公的年兄,刎頸之交,故在京中照應,是以盧杞不能下手害他。 梅公平日無事,常對夫人說道:“我看現(xiàn)在登科發(fā)甲的官員,那個能與皇家出力,愛惜黎民,報皇家知遇之恩?只知逢迎上司,謀干遷擢。若奉迎上司,必要金銀珠寶、玩好古物,才能高升。你想,若要如此進獻權黨,至少也得千萬金方能充裕。我想一個讀書之人,十年寒窗,磨穿鐵硯,那有如此財寶?若要進獻當?shù)溃仨殑兿餍∶裰喽紴榧河校诺脴s升。下民易虐,只怕上天難欺。我這頂紗帽,也是十年苦換來的。又蒙皇上天恩,祖宗福庇,在此化民以正人倫之事,豈能效那貪官,拿珠寶去饋送上司,并那當?shù)赖臋噘F!我乃賴天之福,在此為官,做一日官,治一日民,盡一日忠。恐不做官時,回家同老妻兒子守著幾畝薄產,樂于林下,也是人生在世一場。要我梅魁結交上司,送饋權黨,謀干升遷,斷不敢做沒天理喪良心的事,且自由安天命而已。”忽一日沒事,梅公與夫人閑坐談心:“光陰如箭,不覺在此任所,已有十多年了。此日喜得沒事,后日又是夫人的壽誕,我想備兩碗肴菜,與夫人上壽。” 夫人道:“年年要老爺上壽,難為你了。”于是梅公即吩咐院子傳出去,叫值日買辦買菜。院子答應道:“曉得。”即將買菜單子,交與買辦。 不多時,買辦將菜送進宅門上。你道是什么東西?原來是兩把菠菜,八塊豆腐,半斤豬肉,兩斤水酒。家人送至廚房備辦不提。 再說梅公叫家人請公子與夫人上壽,公子聽得,即起身來整頓衣帽,叫書童鎖了書房門,一路走進內堂,只見老爺與夫人對坐談心。公子說道:“爹爹、母親在上,孩兒拜揖。”梅公與夫人說道:“我兒坐了。”梅公道:“今日衙中無事,后日又是你母親壽誕,叫你來把盞上壽。”公子道:“孩兒知道。”不多一會,家人就托出四碟小菜:兩碗豬肉,兩碗菠菜豆腐,三雙杯筷,安了坐位。梅公與夫人上坐,公子旁坐。梅公對夫人說道:“你我也算晚景有靠,此酒席雖不豐美,但孩兒禮節(jié)不差,后來必成大用。自古道‘為師夸徒,必不是好師;為父夸子,必不是好父’。只是我為父的,不是那不成才之父,夸為子的胸中之才。這一向不曾與你講讀,你把平日所習的經藝,呈上一篇,與為父的看看。” 夫人對梅公笑道:“孩兒讀書,原以功名為念,一朝脫白掛綠,繼你一脈書香,還有什么講究?”梅公道:“你乃婦人家見識,那知世間道理!圣人云:‘正則守經,亂則從權’。如今圣上被奸臣盧杞蒙混,總不能進朝見駕。倘若升金階面奏,除奸保忠,將盧杞一黨奸賊,啟奏龍顏。若圣上準奏,將盧杞一黨斬盡殺絕;若不準奏,下官必定遭其害。 即將斬首市曹,我亦含笑于九泉,縱死亦瞑目,留得一個好名,傳于后世。 一者也不負皇恩忠心未報,二則捐身于盛世,千載難逢。那時,我梅魁亦能見祖宗,方稱我志氣。 ……
- 主題:關于( 花案奇聞、二度梅)
這套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取版本不錯,印刷質量尚可,其品種之多、數(shù)量之大,影響之廣,并形成了一定的轟動效應,幾乎各大購物平臺都有銷售,且物美價廉,對研究和發(fā)掘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使今天的讀者能領略到中國的先人們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下的生產、生活狀況以及其精神面貌,鞭笞和諷刺了舊體制的糟粕和愚昧,歌頌和贊揚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正能量。但對中圖網的售價偏高有些失望。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