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蒙古與外貝加爾地區的石板墓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7031
- 條形碼:9787100167031 ; 978-7-100-1670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蒙古與外貝加爾地區的石板墓文化 本書特色
深入而徹底地了解石板墓——蒙古和外貝加爾地區半森林半草原與草原地帶*常見的考古遺跡之一。 石板墓是外貝加爾地區和蒙古國半森林半草原與草原地帶*常見的考古遺跡之一。但直至今日,我們對這一重要遺存仍有許多不解之處,如徹底完成石板墓文化的編年以及解決其在中央亞細亞地區考古學上的歷史文化地位的問題。本書詳細而全面地介紹了流行于中央亞細亞及其鄰近地區的石板墓文化的特點。進而提出了關于其年代和分期的新觀點,認為該文化的年代為公元前13至公元前6世紀。作者對石板墓與同時期蒙古和外貝加爾地區的其他喪葬類遺跡的相互關系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亦對石板墓文化與鄰近地區發現的考古學文化及關于石板墓文化的一些觀點進行了分析研究。進而認為,青銅時代與早期鐵器時代之交的中央亞細亞地區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歷史發展態勢,當時這里的各種民族文化傳統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互動,這些民族文化傳統可分為中央亞細亞地區的土著文化傳統,還有來自西方的薩彥嶺—阿爾泰文化傳統和來自東方的東亞文化傳統三大類。 因此,本書的出版對于石板墓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蒙古與外貝加爾地區的石板墓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而全面地介紹了流行于中央亞細亞及其鄰近地區的石板墓文化的特點。進而提出了關于其年代和分期的新觀點,認為該文化的年代為公元前13至公元前6世紀。作者對石板墓與同時期蒙古和外貝加爾地區的其他喪葬類遺跡的相互關系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亦對石板墓文化與鄰近地區發現的考古學文化及關于石板墓文化的一些觀點進行了分析研究。進而作者認為,青銅時代與早期鐵器時代之交的中央亞細亞地區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歷史發展態勢,當時這里的各種民族文化傳統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互動,這些民族文化傳統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即中央亞細亞地區的土著文化傳統,還有來自西方的薩彥嶺—阿爾泰文化傳統和來自東方的東亞文化傳統。
蒙古與外貝加爾地區的石板墓文化 目錄
蒙古與外貝加爾地區的石板墓文化 作者簡介
А.Д.策比克塔洛夫教授,俄羅斯人,獲得博士學位,專門從事西伯利亞和遠東考古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石板墓文化。 孫危,蒙古族,1973年生人。1991—1995年在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并獲得學士學位;1995—2005年就職于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其間于1997—2004年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就學,先后獲得碩士(2000年)和博士(2004年)學位。2005年調至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工作,同年晉升為文博系列副研究館員;2006年被遴選為鄭州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同年還獲得國家田野考古領隊資格,并在鄭州大學轉評為副教授,2013年評為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北方民族考古、中西文化交流考古,還兼顧文化遺產保護及研究。目前已出版專(譯)著四部,發表論文近二十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