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全4冊)/(蘇聯)伊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55113
- 條形碼:9787533955113 ; 978-7-5339-5511-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全4冊)/(蘇聯)伊林 本書特色
“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包括《十萬個為什么》《書的故事》《鐘表的故事》《燈的故事》四冊,是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代表作品,由我國教育家、科普作家董純才翻譯。
伊林擅長以歷史的、發展的視角分析事物,思緒馳騁世界、縱橫歷史,或運用問答的形式,或借助幽默有趣的故事,生動地講解關于日用品、書、鐘表和燈的知識,全面而簡潔地呈現了人類生活和文明發展史的精彩成果,引導讀者思考與觀察生活,傳授給讀者科學探究的方法和精神。
《十萬個為什么》采用屋內旅行的方式組織內容,形式新穎獨特,結構清晰完整。作品共設有水龍頭、爐子、餐桌和爐灶、廚房鍋架、碗柜、衣柜六個章節,作者圍繞每個“旅行站點”,針對該站點中常見的普通事物提出了許多意想不到又饒有興味的問題,比如,為什么用水來洗滌?為什么火柴會著火?為什么陳面包會發硬?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作者運用散文的筆調、簡練質樸的文字、一問一答的形式,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地講解和傳授了生活常識。“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包括《十萬個為什么》《書的故事》《鐘表的故事》《燈的故事》四冊,是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代表作品,由我國教育家、科普作家董純才翻譯。
伊林擅長以歷史的、發展的視角分析事物,思緒馳騁世界、縱橫歷史,或運用問答的形式,或借助幽默有趣的故事,生動地講解關于日用品、書、鐘表和燈的知識,全面而簡潔地呈現了人類生活和文明發展史的精彩成果,引導讀者思考與觀察生活,傳授給讀者科學探究的方法和精神。
《十萬個為什么》采用屋內旅行的方式組織內容,形式新穎獨特,結構清晰完整。作品共設有水龍頭、爐子、餐桌和爐灶、廚房鍋架、碗柜、衣柜六個章節,作者圍繞每個“旅行站點”,針對該站點中常見的普通事物提出了許多意想不到又饒有興味的問題,比如,為什么用水來洗滌?為什么火柴會著火?為什么陳面包會發硬?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作者運用散文的筆調、簡練質樸的文字、一問一答的形式,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地講解和傳授了生活常識。
《書的故事》分上下兩卷,上卷主要介紹書的內容——文字符號的演變,從結繩記事到圖畫文字,再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漢字、拉丁字母等。下卷主要介紹書的形式——載體的變遷,從石頭、獸骨到樹葉樹皮、陶器碎片,再到泥版、紙草紙、蠟版、羊皮紙和中國人發明的紙,隨著載體的變化,書也經歷了不同的形態。作者的思緒馳騁世界、縱橫歷史,借助一個個幽默有趣的故事串聯起文字、紙、書的發展演變歷程,用發展的、聯系的視角向讀者呈現了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個精彩側面,邏輯清晰,眼界開闊,內容豐富,讓人讀來津津有味。
《鐘表的故事》分上下兩卷,上卷介紹了鐘表尚未發明時,人們測量時間的方法,如觀察太陽,測量影子,利用“水鐘”“沙鐘”“火鐘”等。下卷介紹了比較現代化的各式各樣的鐘表,有巨大的塔鐘、小型的懷表,有擺鐘、發條鐘等,作者結合簡潔的示意圖,清楚地講解了鐘表的內部構造和運行原理。世界各地的人們為了計時,大膽暢想和實踐,不斷發明更加精準、可靠的計時工具,從追求實用到兼顧美觀,完成了一項項前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任務,創造了一個個驚喜的發明。圖書不但普及了有關鐘表的知識,加深了讀者對時間和計時工具的認知,而且能夠引導讀者關注身邊事物,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被忽視的有趣現象。
《燈的故事》以時間先后為脈絡,結合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圖景,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濃縮了燈繼承發展的演變史,全面而簡潔地呈現了人類制造光明的思路和征服黑暗的歷程。人們*初利用煙火、引火木、火炬來照明;后來通過尋找更合適的燃料、改進燈的構造,發明了油燈、蠟燭、煤油燈、煤氣燈等;為了避免有火焰的燈產生的煙炱,又發明了沒有火焰的燈——電燈、鎢絲燈、稀有氣體燈等。成千上萬的發明家不斷探索,使燈從粗苯簡陋、不易控制變得安全、便捷、舒適,燈的用途也逐漸擴大,不僅僅限于照明,還能用于裝飾等。
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全4冊)/(蘇聯)伊林 內容簡介
現代兒童科普文學的奠基之作 無障礙、無壓力閱讀
《十萬個為什么》入選小學《語文》教科書推薦閱讀書目
學習說明文寫作的優質文本
《書的故事》入選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甄選大量原版插圖
呈現名著經典氣質
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全4冊)/(蘇聯)伊林 目錄
屋內旅行記 1
**站 自來水龍頭
人們什么時候開始洗澡? 7
為什么用水來洗滌? 12
人怎樣迫使肥皂泡工作? 13
為什么我們要喝水? 15
水會不會炸毀房屋? 18
固體的水 20
為什么著上冰刀不能在地板上滑溜? 21
有沒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鐵? 22
第二站 爐子
人什么時候開始會取火? 24
為什么火柴會著火? 27
火柴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28
為什么水不會燃燒? 32
爐子燒著以后,劈柴到哪里去了? 33
爐子里火旺的時候,為什么呼呼直響? 37
為什么水能滅火? 40
關于爐子的謎 41
第三站 餐桌和爐灶
廚房實驗室 43
馬鈴薯是什么? 45
為什么我們不吃生馬鈴薯? 46
為什么烘烤的馬鈴薯有硬皮,煮的卻沒有? 47
為什么漿過的衣服是硬的? 48
面包的皮是從哪里來的? 49
為什么陳面包會發硬? 50
為什么面團里放上酵母會發起來? 51
面包芯里的小孔是從哪里來的? 52
面包的化學史 53
為什么啤酒會咝咝作響,并且起泡沫? 54
湯是什么? 55
為什么我們要吃肉? 56
人造食物 58
盛在瓶子里的美餐 63
為什么奶會變酸? 64
干酪里的小孔是從哪里來的? 65
為什么干酪放很久不會變壞? 66
古時候的人吃什么? 67
我們喝茶和咖啡有多久了? 71
從前的人吃東西用什么,怎么吃? 75
英國*早的餐叉 79
第四站 廚房鍋架
七樣東西——七個謎 83
為什么各種東西要用不同的材料來制? 85
什么材料*堅固又*不堅固? 87
為什么鐵要生銹? 88
為什么馬口鐵生銹不像普通的鐵那么厲害? 90
鐵器是用什么做的? 92
為什么生鐵不像熟鐵,熟鐵不像鋼? 95
害病的紐扣 98
有沒有黃色的銅? 100
除了瓦罐,還有什么東西是黏土制的? 102
從廚房用的瓦罐可以學到什么? 107
第五站 碗柜
廚房用的瓦罐的顯貴親戚 113
是誰發明細瓷器的? 114
細瓷器制造的秘密 122
你的碗柜里有沒有用沙制的東西? 126
有沒有硬的液體? 127
肥皂泡制造廠 129
不碎玻璃 133
第六站 衣柜
*后一站 135
鏡子的歷史 136
我們衣柜里有些什么?
144
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145
穿三件襯衣暖,還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襯衣暖? 146
有沒有用空氣筑成的墻壁? 147
為什么夏天穿毛呢衣服不好? 148
為什么我們要穿襯衣? 149
屋內導游 151
《書的故事》
《鐘表的故事》
《燈的故事》
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全4冊)/(蘇聯)伊林 作者簡介
作者
伊林(1895—1953),蘇聯著名科普作家,著有《十萬個為什么》等作品。他善于運用文藝的形式、散文的筆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形象具體的描寫,引人入勝地講解科學知識。他的科普作品深受讀者喜愛,得到了世界性的認可,對現代兒童科普文學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深遠。
譯者董純才(1905—1990),湖北大冶人,教育家、我國杰出的第一代科普作家之一。他是最早翻譯伊林科普名著的中國人,他的譯文兼具信達雅,深受讀者喜愛。同時,他也創作了很多優秀科普作品,代表作有《鳳蝶外傳》《馬蘭紙》等。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